莊子讀書會 大宗師 第六章之二
孔子曰:「彼遊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內者也。外內不相及,而丘使女往弔之,丘則陋矣。彼方且與造物者為人,而遊乎天地之一氣。彼以生為附贅縣疣,以死為決患潰癰。夫若然者,又惡知死生先後之所在!假於異物,託於同體,忘其肝膽,遺其耳目,反覆終始,不知端倪,芒然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業。彼又惡能憒憒然為世俗之禮,以觀眾人之耳目哉!」子貢曰:「然則夫子何方之依?」孔子曰:「丘,天之戮民也。雖然,吾與汝共之。」子貢曰:「敢問其方。」孔子曰:「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養給;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故曰: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子貢曰:「敢問畸人。」曰:「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
本節筆記:
孔子曰:
孔子,
聽完,回答子貢,說:
彼遊方之外者也,
而丘游方之內者也。
外內不相及,
而丘使女往弔之,丘則陋矣。
他們
都是,離世,超脫世俗的人,
而我,
和你,則是入世,接觸世俗的人,
所以
這是,兩個不同世界,的思維,
看來,
這次,我讓你去弔唁,
可能,
有點,思慮不週,欠考慮了,
彼方且與造物者為人,
而遊乎天地之一氣。
彼以生為附贅縣疣,
以死為決患潰癰。
像是,
這類,不落世俗的人,
他們,
企圖,把自己和天地,融為一體,
對於,
肉體,生死,
這在,
他們,看來,所謂,生,
只是,
五氣,凝結成的,腫瘤,罷了,
那麼,
對於,死,
就是,
五氣,消散,腫瘤大患,解除了,
夫若然者,
又惡知死生先後之所在!
對比,
我們,大部分的人,
大都,
執著,這個,肉體,的生死,
或是,
為生,而喜;為死,而悲,
但是,
其實,並不知道,
有這,
肉體,之前,我們,已經存在,
或者,
肉體,消失之後,
那個,
我們,又是,什麼樣,的存在?
假於異物,託於同體,
忘其肝膽,遺其耳目,
反覆終始,不知端倪,
芒然彷徨乎塵垢之外,
逍遙乎無為之業。
世間,
萬物,形體不同,
但是,
其實,都是,大自然的,化物,
內有,
五臟,外有,五官,
生命,
在這,漫漫的,歲月長河裡,
生了,
又死,死了,又生,
不知道,
起於何處,也不知道,終於哪裡,
說實在,
悟透,
這個,生死事,
生死,
還真是,與,真生命,無關,
那更,
何況,只是這(生死之間)的,
人間,
悲歡,(世俗瑣事)呢?
既然,
他們,的生命,
已然,
逍遙於,這個肉體,生死,之外,
彼又惡能憒憒然為世俗之禮,
以觀眾人之耳目哉!
那麼,
他們,又怎麼會,
在乎,
這個,世俗,生死之禮,呢?
或者,
這個,
世俗,之人,怎麼看,他們呢?
子貢曰:
然則夫子何方之依?
所以,
子貢,就問:
既然,
如此,那麼,老師,
您又是,
為什麼,不跟他們,一樣呢?
孔子曰:
丘,天之戮民也。
雖然,吾與汝共之。
孔子,
回答,子貢,說:
因為,
你我,選擇了,入世,
所以,
我們,才會,
接受,
這個,世俗,禮教,的束縛,
好像,
囚徒,一樣,
但是,
其實,我們,一樣,
也是,
可以,活得,像是,出世,一樣的,
子貢曰:「敢問其方。」
然後,
子貢,興趣盎然的,問:
老師,
那要,怎麼做呢?
孔子曰:
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
相造乎水者,穿池而養給;
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
故曰:
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
於是,
孔子,告訴子貢,說:
就像,
水裡的,魚,不能,離開水,
我們,
活在,世間,
也要,
有道,不能離開,這個,「道」,
養魚,
我們,
得要,給牠,造個,大池子,
養道,
那麼,
我們,就要,有這種,
看透,
生死,能夠,超脫世俗,的能力,
就像,
那魚,活在,水,裡面,
但是,
也許,牠,並不知道,
水的,
存在,和這個,有水,的重要,
大概,
我們,人,也是這樣,
我們,
不知道,自己是,道,的一部分,
是因為,
有這個,道,我們才,能活著,
如果,
我們,離開,道,
其實,
那跟,魚離水,是沒有,兩樣的,
子貢曰:敢問畸人。
然而,
子貢,又問,
一個,
特立,獨行,的人,
豈不是,
要和,
這個,世俗,格格不入,嗎?
曰:
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
孔子,
笑笑,回答說:
一個,
真正,特立獨行,的人,
雖然,
他們,跟世人,的標準,不同,
但是,
他們,卻是,
以天地,
以自然,作為,他們的,標準的,
故曰:
天之小人,人之君子;
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
所以說:
一個,
依循,禮教,
但若,
卻是,忘了天,違了性,的人,
也許,
他是,社會的,君子,
但是,
在天,看來,卻只是個,小人,
相反的,
一個,
特立,獨行,
看似,
一個,違反,禮俗,的人,
也許,
並非,小人,
其實,
是個,依循天性,自然的人,呢!
讀後討論:
也許
這裡 莊子講的 孔子的回答
並不
一定 就是 真的
通常
只是 莊子
一種
個人 習慣性的 譬喻 舉例
後學
個人 認為
有更多
的成份 是屬於 莊子的 主張
不過
關於 生死 的真相
我們
實在 不得不去 讚佩 (莊子)
採用
這樣 的說法
讓人
聽了 都想要 跳脫 禮教
去做
那個 遊於生死之外的 方外之民了
魚相造乎水 人相造乎道
魚離不開水 就像 人離不開道
養魚用水 養人用道
這是
一個 多麼美好的 比喻啊
我們 為魚
打造 一個 深潭 大池
那麼
我們
為自己 為 道 打造了什麼呢?
魚相忘乎江湖
人相忘乎道術
重要的
永遠
都是 我們要 活在 道中
而不是
只是
活在 世俗之內 或是 世俗之外
比起
世間 禮俗
還要
更更 重要的 不是 「道」 嗎?
天之小人 人之君子
人之君子 天之小人也
禮
是 道術
可以
引導 人們 看見 道 發現 道
可是
這個 「禮 」
它
終究 還不是 「道」 的本身啊!
千萬
不要 因為 禮 卻忘了 道
這句話
實在是 可以
作為
我們 修道 辦道人的 警醒之語啊!
感謝天恩浩瀚 師德無邊 謝謝大家
202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