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4月16日 星期六

論語第六,雍也篇,第十八章,

論語第六,雍也,第十八章,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說: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知:是知道,

好:是喜好,喜歡,

不如:是比不上,

很多人,
知道,運動,有益健康,
但是,還是,「不喜歡」運動,

不如,那個,

不知道,
運動,有益健康,
卻喜歡,跑跑跳跳,運動的人,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好之者,

喜歡,素食的人,很多,

但是,不如,那個,

樂道素食,生活於素食的人,

孔子的意思是:

樂道,

不是個人,喜不喜歡的問題,

人,
知道的,不一定喜愛,

人,
喜愛的,不一定有「道」,

人,
得道,有道,則「樂」,

人,
離道,無道,則「苦」,

樂,
不是喜歡,不是一時的快樂,

樂,
是喜樂,樂道,
人,悠遊於道時,自得其樂也,

修道,辦道,

不是,知,不知道的問題 

也不是,喜,不喜歡的問題,

修道,辦道,能不能,樂在其中呢?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416,

2016年4月15日 星期五

論語第六,雍也篇,第十七章,

論語第六,雍也,第十七章,

子曰:
人之生也,直,
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說:
人,很特別,
是所有的動物中,
唯一,直立而行的動物,

直,是頂天立地,
直,是鼻子在前,要勇往直前,

罔,則曲,不直也,

人,
不直了,不頂天立地了,

罔之生也,

像是其他的動物,
罔曲其身,趴著,背天而行了,

幸而免,

還心存僥倖,想要免於災難,

中庸云:

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

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
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天命,之謂「性」,

人,的「命」,

從天而來,謂之「天命」,

這個「天命」,
我們給祂一個名字,稱之為「性」,

率性,之謂「道」,

率:是直接的,

從,人的天命,人的本性,

直接,流露出來的,稱之為「道」,

子曰:

人之「生」也,直,

人之「生」也:

就是人的,天命,良心,本性也,

直:

是「道」也;「率性」之路也,

直:
是直率的,是直「道」而行,

直:
是「不假外求」,是「本來如是」,

罔,之生也,幸而免,

道,
人人本有,人人本知,人人本能,

罔:
是曲折,邪而不正也,

罔:
人,離道而行,甚至,背道而馳,

孟子曰:

仁,人心也,義,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
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所以,中庸云:

修道,之謂「教」

教,是教導,教化也,

教,
是教人,求道,
是教人,把道找回來,

教,
是教導人,
返回其道,找回迷失的自性,

孟子云:

人,

有雞犬放,則知求之,
有放心,而不知求,

學問之道,
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罔,之生也,

人,
放其心,而不知求,
離道而行,背道而馳,會怎樣呢?

幸而免,

是僥倖,而免於一時之難也,

為什麼呢?

我們看,

人,
之於「道」,
就像是,火車在軌,

人,之離「道」,
就像是,火車離軌,會如何呢?

災劫,至矣!

罔之生也,幸而免,

人,
離道了,
這情況,比較,像是,
飛機,輪船,偏離了,航道,

雖然,
它不像是火車出軌,災難立現,

但是,
那也只是,
一時的僥倖,暫免而已,

災難,
其實,早已經,「潛藏」其中了,

咱,
修行的人,修道,辦道了,

有過,要改!

眼光,
要,看得,遠一點,
受點苦,了點罪,不算是壞事,

古佛說:

人,為善,
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人,為惡,
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易經,也說: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俗話,更常說: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太上感應篇則說: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415,

2016年4月14日 星期四

論語第六,雍也篇,第十六章,

論語第六,雍也,第十六章,

子曰: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質:是質的,本質,特質,

文:是文飾,文采,文明,

野:是粗野,簡陋,未開發,

史:是虛文,官樣文章,世故老練,

彬彬:是中庸,平和,文質相稱,

君子:是知命,有道的人,

孔子,
主張,中庸之道,
所以,勉礪我們,要中道而行,

子曰:

孔子說:

質,勝文,則野,

質,勝文:

滿山的原木,不經雕琢,

一個人,本質良好,但不學習,

野:

是,原始,勝過了,文明,

野:

原木,人才,

不經雕琢,不能成器,

則,不能大用,顯不出他的價值,

文,勝質,則史,

文采,裝飾,勝過了本質,

木頭本身,質的不好,

卻有,
一流的雕塑,上等的漆面,

一個人,
居於,高位,
世故,老練,打著,官腔,
卻是,無學,無才,無道,無德,

史,

是文飾,勝過了,本質,

白話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彬彬:

是文質相稱,學能兼修,

彬彬:

是中庸之道,
不偏,不倚,過猶不及,

野:

玉,不琢,不成「器」,

一塊,
良材,美玉,
若沒有大匠,明師的雕琢,

終其一生,
空有其材,而無器用,
不過是,天地間的一塊石頭,

史:

人,不學,不知「義」,

人,
有道德,有仁義,
放失,而不知求,哀哉!

質:

道也,仁也,本也,根也,

文:

德也,義也,末也,樹也,

質,勝文,則野,

一個人,
有道,而無德行,
有根卻不長樹,這個根,能活嗎?

文,勝質,則史,

一個人,
有德行,而無道,
有樹卻沒有根,這樹,能不死嗎?

文質彬彬,

本固,而且,枝榮,

內聖,有道,外王,有德,

此之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也,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414,

2016年4月13日 星期三

論語第六,雍也篇,第十五章,

論語第六,雍也,第十五章,

子曰:
誰能,出不由戶?
何莫,由斯道也!

子曰:

孔子,談「道」,
打了一個「比喻」,說:

誰能,出不由戶,

由:是經由,經過,

戶:是一家之門,

大門:
單扇為,戶,雙扇為,門,

誰能,出不由戶?

有誰,能夠,
不由,大門,出入,的嗎?

何莫,由斯道也!

道,
就像是,一家之「門」,
人,出入,生活,又怎能離開道呢!

人,字,
兩撇,一陽,一陰,

陽,
一撇,在上,自天而來,
天命之性,不生不滅,謂之真人,

陰,
一撇,在下,父母所生,
四大假合,五蘊之身,謂之假人,

人,字,
是,兩撇「合」,

真人跟假人,結合,謂之「生」,

人,字,
若是,兩撇「分」,

一個「站」,一個「躺」,

真人跟假人,分離,謂之「死」,

中庸云:
性在人在;性去人亡,

臺灣話:
人,死了,叫做「過身」,

到底,
是「誰」,過身了,
是「誰」,過,「誰」的身呢?

所以,
這句話,有智慧,

過身,
過去的身,
生死的,是,假人,
真人,沒有生死,只有來去,

認真的說,

假人,不曾活過;真人,不曾死過,

誰能,出不由戶,

人,這個假人,「色身」,

每天,從大門,出入其「家」,

那麼,

人,的真人,「靈性」呢?

真人,的「家」,在哪呢?

真人,的「大門」,在哪呢?

何莫,由斯道也,

何莫:何不,

由:經由,

斯:這個,

何莫,由斯道也,

何不,經由,這個,「道」啊!

孔子,的意思是:

道,
才是,人,真正的「門」,

道,裡頭的,
才是,人,真正的「家」啊!

大家,都還記得嗎?

回顧一下,里仁篇,第八章,

孔子,甚至,還說:

朝,聞道,夕死,可矣!

那麼,這個「門」,

真正的「道」,在哪兒呢?

道,怎麼「聞」啊!

這個,「道」,有人,想知道嗎?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413,

2016年4月12日 星期二

論語第六,雍也篇,第十四章,

論語第六,雍也,第十四章,

子曰:
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
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祝鮀,
衛國大夫,字子魚,

祝:廟祝,
是職掌,衛國宗廟之禮官,

子魚,
善於辭令,巧言,能辯,
得到,衛靈公的信任,參與會盟,

宋朝,
衛國大夫,
是宋國公子,名,朝,

宋朝,
是當時,有名的美男子,
得到,衛靈公夫人,南子的寵愛,

子曰:

孔子,
出入,衛國三次,有點感嘆:

不有,祝鮀之佞,

一個人,
如果,沒有,
像祝鮀,那麼會說話,

而有,宋朝之美,

也要有,像宋朝那樣的美貌,

難乎?

這,不是,挺難的嗎?

免於今之世矣?

一個人,
若,沒有美貌,
或是,不善於,巧言,

難道,

就要,被這個社會,淘汰了嗎?

這一章,

可真是,反映了,
當今社會,真實的狀況了,

現代人,重視的,
正是,一個人,外在的表現,

網路,虛擬的世界,

誰,
有,美貌,會,說話,
就可以,賣錢,就可以,出名,

佞,
會說話的,
甚至,還可以,
搖身一變,變成「大師」,
或是,參加選舉,成了「大官」,

而,
那些,
真才實學的,有道德,仁義的,

反而,

被人,被這個社會,給遺棄了,

連著,三天,

以,子羽的,醜,而守禮,

用,孟之反的,善,而不伐,

再對比,孔子,的無奈,

南子,愛,宋朝之美,

衛靈公,用,祝鮀之佞,

如此,鮮明的,

強調,世人,華而不實的問題,

不知道,
能否,喚醒,我們的選擇,

選擇,

決定了,
一個人,生命,真實的價值,

選擇,

也決定了,
這個社會,這個世代,興衰的命運,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412,

2016年4月11日 星期一

論語第六,雍也篇,第十三章,

論語第六,雍也,第十三章,

子曰:
孟之反不伐,
奔而殿,將入門,
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子曰:
孟之反,不伐,

孟之反,
魯國孟孫氏家族,名側,字子反,

伐:是伐善,誇功,

孔子說:
魯國大夫,孟之反,
能藏善行,不誇揚,自己的功勞,

奔而殿,

奔:是戰敗,奔逃,

殿:是殿後,以阻斷敵軍的追擊,

齊魯大戰,
魯軍,戰敗,而奔逃,
孟之反,本是,前軍之將,
反而殿後,成功阻斷,敵軍的追擊,

將入門,策其馬,

等到,
所有的魯軍,
都安全,全都進城了,
孟之反,做了殿軍的最後一名,

到了,城門口了,
才假裝,揚鞭,策馬,讓馬快點,

曰:

不好意思的說:

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不是我,故意,跑的慢,
實在是,我這匹馬,不行啊!

我們想,
一軍之將,前軍之馬,
這怎麼可能會,跑不快呢?

所以,孔子說:

孟之反,這個人啊!
有德,不伐,不誇善,不居功啊!

戰爭中,戰敗逃命,誰敢不快,

但是,
有德,有擔當的人,
永遠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

人之死,
有輕於鴻毛,有重於泰山,

每當,生死關頭,
最能遇見,一個人真實的修養,

孟之反,
用生死,行道,
過了關,還要「隱其善」,

虛假的,策馬,還慚愧的說:

實在,對不起啊,

不是,我不跑,
都怪這馬,真是,跑不快啊!

推功,攬過,

這,可不是,一般人,做的事吧?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411,

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

論語第六,雍也篇,第十二章,

論語第六,雍也,第十二章,

子游,為武城宰,

子曰:女,得人焉,爾乎?

曰:
有澹臺滅明者,
行不由逕,
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子游,
姓言,名偃,字子游,

子游,
小子夏一歲,小孔子45歲,

子游,子夏,
都是,
孔門十哲中,文學科,的專才,

孔子,
有,「六經」之教,
詩,書,易,禮,樂,春秋,
子夏,專於詩書;子游,精於禮樂,

孔子,死後,

子夏,西行,創西河學派,

子游,
南行,回到了故鄉吳國,
道化江南,被譽為,南方夫子,

本章,

子游,為武城宰,

子游,
做了,魯國武城縣,縣長,

子游,
教導人民,禮樂,
武城中,到處一片弦歌之聲,

孔子,對此,十分讚賞,

子曰:

孔子,笑著,問子游:

女,得人焉,爾乎?

女:汝,你也,

得人焉:有人幫你嗎?

爾乎:是你自己,辦到的嗎?

曰:

子游,回答說:

有澹臺滅明者,

我有一個賢才,
複姓澹臺,名滅明,字子羽,

子羽,
人,長的「醜」,
但,是個守禮,正直的賢才,

子羽的醜,有名,
孔子,其實之前也認識,
只是,孔子,並沒有特別注意他,

子游,
向孔子,說起,武城之治,
得力於,這個人才,澹臺滅明,

子游說:

這個,澹臺滅明,的人品,

行不由徑,

徑,是捷徑,

我們看,
公園綠地上,都有步道,
但是,有很多人,貪求一時方便,

不走正道,「抄小路」,

徑,
就是,綠油油的草地上,
被走出來的,一條條的,小土路,

由:是經由,

子羽,
有多守禮呢?
他走路,正道而行,不由小徑,

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

子羽,
有多正直呢?
他,是我極親近的幕僚,

但是,
除非是,為了公事,
目前為止,他不曾,私下見我,

孔子,
終於,想起,這個人來了,

孔子,
感嘆的說: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我們,學習子游,

為正,辦道,
要懂得,虛己讓賢,
才能,識才,舉才,用才,
以造,天下蒼生,萬代人之福,

我們學習,澹臺滅明,

自覺,修道,
要能夠,克己,復禮,
行不由徑,光明磊落,正直不阿,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