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7年9月1日 星期五

中庸證釋,第五章,第五節,

中庸證釋,第五章,第五節,


君子之道,費而隱。

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

及其至也,

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

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

及其至也,

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

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

故君子,

語大,天下莫能載焉;

語小,天下莫能破焉。

詩云:

鳶飛戾天,魚躍於淵,

言其上下察也。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

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君子之道,費而隱:


這個,

中庸之道,可大,可小,


放之彌綸六合,

退之卷藏於密,


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


夫婦之愚:


就算是,

一般人,普通,尋常的智慧,


可以,與知焉:


也可以,

透過,教導,與學習,而明白,


及其至也:


但是,

若要,論到,道,的深處,


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


那麼,

就算是,聖人,


恐怕,

也不一定,能夠,完全明白。


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


道,在自身,

道,在日用,平常,


夫婦之不肖:


只是,

一般人,普普通通的,能力,


可以能行焉:


道,

人人,本有,


任誰,

都可以,把它,發揮出來,


及其至也:


但是,

若要,論到,道,的極致,


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


那麼,

就算是,聖人,


恐怕,

也不一定,能夠,完全達到。


天地之大也:


天地,

廣大,無邊,多麼的浩瀚,


陰陽,

更是,變化,無窮,高深莫測,


人,猶有所憾:


人,

就算是,擁有,不滅的生命,


也不一定,


能夠,

真正的,了知,完全的,明白,


故,君子:


所以,

一個,君子,


一個,

真正的,有道,修道的人,


語大:

若論,道的廣遠,浩瀚之處,


天下莫能載焉:


這個,天下,

整個,宇宙,全都還在,道之內,


語小:

若論,道的微細,玄奧之處,


天下莫能破焉:


這天下,


恐怕,

沒有比,0,更小的,單位了,


道,

大無不包,細無不入,


詩云:

詩經,大雅,旱麓篇:


鳶飛戾天,魚躍於淵:


鳶飛戾天:

最高最高的天上,還有,鳥的蹤跡,


魚躍於淵:

最深最深的海底,還有,魚的存在,


言其,上下察也:


言其:


這個,

詩經上,的道理,其實,是說:


上下察也:


察:

仔仔細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道,

清楚,明白,而且,無所不在,


不論是,

飛翔,上於,九天之上,


亦或是,

潛藏,下於,九地之下,


祂,

依然,存在,始終,不變,


君子之道:


這個,道,

這個,君子,的,中庸之道,


造端乎夫婦:


造端:

是,起始,


萬物,

創造,的開始,變化,的起點,


夫婦:


陰陽,之象,

無極,一動,太極,之生也,


一顆,

蘋果,的種子,落入了地,


兩儀,四象,八卦成:


生根,發芽,

四面,八方,開枝,散葉,


及其至也:


等到祂,

發展到,完成,極致,的時候,


察乎天地:


祂將,

充滿,這天地之間,無所不在啊!


一粒,種子,萬粒收,


蘋果裡,還有種子,

種子裏,還有蘋果,


生命,

就這樣,生生不息,永無休止,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7-0901,


明日,後學請假,去一趟泰國,

我們,下週二見,

2017年8月31日 星期四

中庸證釋,第五章,第四節,

中庸證釋,第五章,第四節,


君子之道,

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詩曰: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兄弟既翕,和樂且耽;

宜爾室家,樂爾妻孥。

子曰:父母其順矣乎!



君子之道:

修道人,修道,怎麼修呢?


辟如行遠必自邇:


就像是,

旅行,要去到遠方,

一定是,一步一步的,由近而遠,


辟如登高必自卑:


就像是,

爬山,要上到山頂,

一定是,一階一階的,由下向上,


詩曰:

詩經,小雅,常棣篇: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夫妻,和樂,

有如,琴瑟和鳴,音樂悠揚,


兄弟既翕,和樂且耽:


兄弟,和睦,

猶如,手足,彼此配合,互相支援,


宜爾室家:


照顧好,

每個人,自己的家庭,


樂爾妻孥:


讓妻子,

讓兒女,都感到,快樂和幸福,


子曰:


然後,

孔子,強調的說:


父母其順矣乎!


我們,

年老的,父母,


是不是,

也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顧了呢?


大學,首章:


古之,

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這個,

就是,修道,行遠必自邇,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

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這個,

就是,辦道,登高必自卑,


明白了,

這一個,修道,辦道,的次第,


動渡人,靜渡己,


夫妻,

一陰,一陽,之謂,道,


乾,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坤,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沒有天,哪有地,

沒有天地,又哪裡,有萬物?


然而,

孤陰不生,獨陽不長,


只有,白天,

沒有,黑夜,行不行?


如果,

沒有,冬天的休息,含藏,


那麼,

春天的草木,如何,生發呢?


夫妻之道,


就是,

天地之道,日月之道,陰陽之道,


這是,

一個家,的起點,


也是,

天下太平,最根本的所在,


夫妻,亂了,

家,就亂了,天下,就亂了,


兄弟,

就像是,左手右手,左腳右腳,


請問,

哪一隻手,哪一隻腳,比較好呢?


如果,

少一隻手,少一隻腳,好嗎?


左手,

不配合右手,事,能做嗎?


後腳,

不配合前腳,路,能走嗎?


五根,手指頭,

長短,不一,哪一根,不好?


這個,就是,

我們,跟世間萬物,的關係,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我們

修道,辦道,離不開,人群,


修道,辦道,

當然,也從,這個,家,開始,


好好地,

用心的,整理好,自己的家,


讓夫妻和樂,

讓兄弟和睦,讓孩子,快樂幸福,


但是,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根,


我們的,父母,

我們,是否,都孝順了呢?


父母,


才是,

這個,家,的中心啊!


一個,家,


如果,

沒有,這個,中心,


我們,

如何,成就,這個,圓呢?


孝順父母,


我們,

藉此,想一想,


如果,

沒有,中心,有沒有,陰陽?


如果,

沒有,父母,有沒有,我們?


太極,

沒有,中心,


陰陽,

能不能,運轉,會不會,離散?


家,


沒有,父母,

能不能,運轉,會不會,離散呢?


孝順,父母,


就是,

守護,我們,這個家,的中心,


請問,

這個,重要嗎?


如果,

父母,不在了,


夫妻,兄弟,


這個,家,

恐怕,就要,離散了呀!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7-0831,

2017年8月30日 星期三

中庸證釋,第五章,第三節,

中庸證釋,第五章,第三節,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

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

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

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庸德之行,庸言之謹;

有所不足,不敢不勉;

有餘,不敢盡。

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



君子之道四:


一個,

有道的,君子,


一個,

正道而行,修道,辦道的人,


有四件,

非常,重要的,道行,德性,


孝,悌,忠,信,


丘未能一焉:


但是,

到現在,為止,


我孔丘,

慚愧的,一件,也沒能夠做好,


一、做為人子的,孝:


所求乎:

我,想要,


子以事父:


做一個,

孝子,孝順,我的父母,


未能也:

但是,我卻,做不到,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


二,作為臣子的,忠,


所求乎:

我,想要,


臣以事君:


做一個,

忠臣,善事,我的君上,


未能也:

但是,我卻,做不到,


總為浮雲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三,作為弟弟的,悌,


所求乎:

我,想要,


弟以事兄:


做一個,

弟弟,親愛,我的哥哥,


未能也:

但是,我卻,做不到,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四、作為朋友的,信,


所求乎:

我,想要,


朋友,先施之:


做一個,

能夠,照顧朋友,的朋友,


未能也:

但是,我卻,做不到,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庸德之行:


庸:

常而不變,變而有常,


庸德:


人之常德:

仁、義、禮、智、信,


庸德之行:


道,不遠人,

道,在,日用尋常,


三綱,五常,五倫,八德,


孝、悌、忠、信、

禮、義、廉、恥、


庸言之謹:


論語,學而篇,第三章,


子曰:

巧言,令色,鮮矣仁,


論語,里仁篇,第二十四章:


子曰: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論語,顏淵篇,第三章:


司馬牛,問仁:


子曰:

仁者,其言也訒。


修道人:


齋莊中正,

循規蹈矩,莊嚴肅敬,靜默凝神,


有所不足:

還沒,做到,還沒有,做好的,


不敢不勉:

不敢,懈怠,不敢,不勤勉,


有餘:

行有餘力,做得不錯的事,


不敢盡:

不敢,自滿,不敢,自以為是,


精益求精,

百尺竿頭,要能,更進一步,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言顧行,行顧言:


論語,里仁篇,第二十二章,


子曰: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論語,憲問篇,第二十一章,


子曰:

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憲問篇,第二十七章:


曾子曰:

君子,思不出其位。


憲問篇,第二十八章:


子曰: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論語,為政篇,第二十二章,


子曰: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修道人,

要能,知行合一,言行相顧,


君子胡不慥慥爾:


一個,君子,

一個,真正的,修道人,


胡不慥慥爾:

無時無刻,無不努力,精進不已,


慥慥爾:

於此,精進,精進,於此,


我們,

修道,修什麼?


儒者:

君子,之道,是什麼?


上一節,


孔子,講,

道在自身,身外無道,


這一節,


孔子,講,

道在日用,道在尋常,


君子之道: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7-0830,

2017年8月29日 星期二

中庸證釋,第五章,第二節,

中庸證釋,第五章,第二節,


子曰:

道,不遠人,

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詩云:

伐柯,伐柯,其則不遠,

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違道不遠,

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子曰:

孔子,說:


道,不遠人:


道,


在,人的身上,

人,跟道,的距離,並不遠,


人之為道,而遠人:


人,為了修道,

深山古洞,去修行,遠離人群,


不可以,為道:


遁世,

這樣,並不是,真正的,修道,


詩云:

詩經上,說:


伐柯,伐柯:


柯:

木可也,是,多年的大樹,


引申為:


一個人,

長期以來的,脾氣,毛病,


伐:

砍伐,革除,


伐柯,伐柯:

去去自己的脾氣,改改多年的毛病,


其則不遠:


則:

標準,準則,道,


準則,依歸,

道,在哪裡,有多遠呢?


其則不遠:

這個,道,其實,不遠,


眾裡尋她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佛家,說: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本在爾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執柯以伐柯:


善人,王鳳儀,說:

講道,不離身;打鐵,不離砧,


心法,心法: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

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修道,修道,


找找看,

自己的,毛病,在哪裡?


找到了,

自己的毛病,自己改了,就好了,


我們的,

脾氣,毛病,


我們,

自己不改,讓誰來改呢?


睨而視之:


睨:

睥睨,雄視,放眼天下,


人,

瞇著眼睛,瞪大了眼睛,


傲視,

世間一切,拼命的,向外尋找,


猶以為遠:


一心,

以為,道,在遠方,


這樣,

離道,反而,越來,越遠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故君子:


所以,


一個,

有道,真正,修道的君子,


以人治人:


迴光返照

以覺,為師,以道,正心,


入世修行,

藉事練心,藉眾修己,藉假修真,


以,

自覺,覺他,


正己,成人,

作為,自己,修行,的重點,


改而止:


不斷地,

自我,反省,懺悔,改過,


日新,其德,

使自己,能夠,止於,至善,


忠恕,違道不遠:


忠:

誠於中,不離,其本心,


故,

盡己,之謂,忠, 


恕,

如,其心,如其本心,


忠:

天命,之謂,性,


恕:

率性,之謂,道,


曾子,云: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恕,違道不遠:


忠恕,

這兩個字,離道,不遠,


佛家,說:


慈悲,慈悲,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將心,比心,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施諸己,而不願:


所有,

我們,不願意,


讓它,

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的事情,


亦,勿施於人:


那麼,


也不要,

使它,發生在,別人的身上,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7-0829,

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

中庸證釋,第五章,第一節,

中庸證釋,第五章,第一節,


子曰:

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

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孔子,

繼續,談,行道,


子曰:

孔子,感嘆的說:


道,其不行矣夫!


這個,道,

難道,已經,無人能行了嗎?


子曰:

孔子,靜默了一下,繼續說: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道之不行也:

道,為什麼,無人能行呢?


我知之矣:

我,知道了,我,發現了,


知者,過之:

很多人,自以為是的, 把道看輕了,


愚者,不及也:

不知道的,又離道,太遠了,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道之不明也:

道,為什麼,不能夠普及呢?


我知之矣:

我,知道了,我,發現了,


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


賢者,過之:


做的到的,

以為,道,太簡單,太平常了,


不肖者,不及也:


做不到的,

又以為,道,太特別,太困難了,


這,就好像是,


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人,莫不飲食也:


只要,

是人,沒有,不需要,飲食的,


鮮能知味也:


鮮:

鮮少的,很少,很少的,


卻是,

沒有,幾個人,


能夠,在飲食中,

嚐到,食物,真正的,滋味的,



道,


為什麼,

不能夠,在我們的身上,彰顯呢?


第一個原因,

當然是,不知道,有道,


愚者,不及,


第二個原因是,知而不行,


知者過之,

很多人,自以為是的, 把道看輕了,


修道人,

知而不行,謂之,過,


我們,


都,知道,

道,很好,道,也很重要,


可是,


生活中,

我們,把道,擺在,第幾順位呢?


我們,

總是,用種種的,理由,


把這個,

性命的,道,擺在,最後的順位,


這個,

叫做,智者過之,愚者不及,


孔子,又說:


大道,

為什麼,不能夠普及呢?


不肖者,不及:


修道,

辦道的人,本身,不在道中,


我們,講道,

但是,本身,不一定,行道,


道,

在,行者的身上,


很多人的道,


始終是,

自己的,執著,妄想,


並不是,

天心,本性,本來如是,的道,


不肖者不及:

我們,這是,把道,辦錯了,


賢者過之:


素隱,行怪,

著形著相,神通法術,左道旁門,


道本自然,


但是,

有很多,辦道者的道,並不自然,


所以,

孔子,用飲食為例,


飲食,

是最稀鬆平常的,


但是,

不能,太過,也不能,沒有,


我們,

都注意過,自己的飲食了嗎?


是不是,太過呢?

又或者是,不及呢?


我們,


有聽過,

有人說,我沒辦法,控制我自己嗎?


我們,

想一想,這個身體,是誰的?


誰,

是,這個身體,的主人呢?


飲食,重要嗎?


問題是:

我們,重視,飲食嗎?


我們,

每天,每餐,有好好的飲食嗎?


看看,我們,

把身體,照顧成,什麼樣子了?


從,飲食,


我們,

是不是,可以,看到,


自己,

生活,的態度,修道,的樣子呢?


孔子,說:

人,莫不飲食,鮮能知味也,


我們,

能在,每一口,食物中,


品嚐,

每一口食物,的,真滋味嗎?


每一口,

都是,一個,全新的感受嗎?


這個,就叫做,清靜,

這個,就叫做,生活,


這個,就叫做,活在當下

這個,就叫做,有道,


道,

應該,在我們的身上,彰顯,


這樣,才叫做,修道,


引導別人,發現,道,


讓道,

在每個人的身上,自然彰顯,


這個,就是,辦道,


人,在道中,道,在人中,


這個,

就是,中庸之道,率性之道,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7-0828,

2017年8月27日 星期日

中庸證釋,第四章,第八節,

中庸證釋,第四章,第八節,


或生而知之,

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

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

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

及其成功,一也,



或生而知之:


智慧,

有的人,是天生的,


或學而知之:

有的人,是學習來的,


或困而知之:

有的人,是困難中,磨出來的,


及其知之,一也:


但是,

不論,從哪一個路徑,而來,


最後的,

智慧,全都是,一樣的,


或安而行之:


有的人,

自然而然地,就會,這樣做,


或利而行之:


有的人,

是因為,有好處,所以才這樣做,


或勉強而行之:


有的人,

是因為,被迫,而勉強的,去做,


及其成功,一也:


但是,

不論是,什麼原因去做,


最後的,

成功,全都是,一樣的,



每個人的,智慧,本來一樣,

為什麼,會有不同呢?


因為,遮蔽,不同,


有的人,

遮蔽少,幾近於,本來,


這個,

我們,稱之為,生而知之,


有的人,

遮蔽淺,容易除去,


這個,

我們,稱之為,學而知之,


有的人,

遮蔽深,不容易除去,


這個,

我們,稱之為,困而知之,


及其知之:


人,

如果能夠,好好的,學習,修行,


恢復,

人人,本有的,先天,智慧,


一也:


聖人,

凡夫,的智慧,又哪裡不同呢?


人,

因為,智慧,不同,


為人,

處世,的態度,也不一樣,


智慧,

充足,沒有遮蔽的人,


生活,


處世,

總是,安然,自在,沒有恐懼,


智慧,

不足,略有遮蔽的人,


生活,


處世,

總是,思考,斟酌,趨利而行,


智慧,

不足,遮蔽嚴重的人,


生活,


總是,

執著,恐懼,需要,別人的引導,


及其成功:


一個人,

因為,清楚,明白,而走到終點,


或是,因為,

謹慎選擇,趨吉避凶,而走到終點,


又或者是,


因為,

能聽從,別人的指導,而走到終點,


一也:

到達,終點,不都是,一樣的嗎?


每個人,

修道,辦道,的基礎,環境,


都不一樣,


但是,

對一個,真修,真辦的人,而言,


道,

難道,有什麼不同嗎?


將來,

成道,的結果,又有何不同呢?


好學,近乎,智,

力行,近乎,仁,

知恥,近乎,勇,


我們的,


智,仁,勇,

跟別人,跟聖人,有何不同呢?


如果,

我們好學,怕什麼,無智?


如果,

我們力行,怕什麼,無仁?


如果,

我們知恥,怕什麼,無勇?


如果,

一切,的一切,本自俱足,


只要,

我們,永不放棄,


怕什麼,

人生,種種困難,逆境重重呢?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7-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