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

論語第六,雍也篇,第二十五章,

論語第六,雍也,第二十五章,

子曰:

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

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曰:

孔子說:

君子:

是一個知命,有道的人,

一個有仁德的人,一個正人君子,

博學於文:

博:是廣博的, 深入的,

學於「文」:

學:是學習,

文:是真文章,是聖訓,是經典,

約之以禮:

約:是「規範」、以:是「用」,

用「禮」,

來約束自己的身心,言行、舉止,

亦可以,弗畔矣夫!

弗:不、畔:違背,

孔子說:

一個,知命有道的人,

一個,有仁德的,正人君子

如果,還能做到,

博學於「文」,約之以「禮」,

應該,就可以,

不違背,「道」,了吧!

能,做到這樣,

博學於「文」,約之以「禮」,

應該,就可以算是,「修道」了吧!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423,

2016年4月22日 星期五

論語第六,雍也篇,第二十四章,

論語第六,雍也,第二十四章,

宰我問曰:

仁者,
雖告之曰:
井,有仁焉,其,從之也?

子曰:

何為其然也?

君子,
可逝也,不可陷也,
可欺也,不可罔也,

宰我
姓宰,名予,字子我,

小孔子,二十九歲,
和冉有,仲弓,同年,
大顏回一歲,比子貢,大兩歲,

是,孔門「十哲」之一
他是,「言語科」的高材生,

宰我問曰:

宰我,問老師:

仁者,雖告之曰:
井,有仁焉,其,從之也?

仁者:是有仁德的人,

雖告之曰:

如果,告訴他說:

井,有仁焉,

仁,在井裡面啊,

其,從之也?

他,會跳下去嗎?

子曰:何為其然也?

何為: 為什麼?

其然也:是這樣呢?

孔子,回答說: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可逝也:

逝:是死去,

君子,仁,而可逝也,

君子,
可以,為仁德,為救人而死,

不可陷也:

陷:是陷阱也,

君子,智,而不可陷也,

君子,
是無法,使他,掉入陷阱的,

一個,有仁德的君子,

他的仁德,

可以,為仁德,為救人而死,

但是,他的智慧,

是你無法欺騙他,使他掉入陷阱的,

可欺也,不可罔也,

可欺也:

可以欺負他,可以欺騙他,

不可罔也,

無法罔曲他,無法改變他,

一個正人君子,

誠,而可欺也,

君子,的「誠實」,

使你,可以欺負他,可以欺騙他,

但是,

直,而不可罔也,

君子,
的「直心」,他守道的精神,

是,任何人,任何事,

都無法,改變,無法「罔曲」他的!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422,

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

論語第六,雍也篇,第二十三章,

論語第六,雍也,第二十三章,

子曰:
觚,不觚,觚哉!觚哉!

觚,
是高腳杯,
古代盛酒的禮器,
杯圓,身方,在杯身及杯腳,
共有八條,稜線,稱之為「觚」,

不觚,
觚器,的特色是稜線,
為的是,提醒人,飲酒之禮,

但是,
當時的人,為了方便,
把觚的身,從方正,改成了,圓,

觚,
是因為,取其方正,稜稜角角,
所以,才命名為,觚,

但是,現在,

觚,的方正,變成了圓,
觚,的八條稜線,也被去掉了,

真的,很像是,現代的高腳杯了!

孔子說:

觚,不觚,

觚,已經,不是「觚」了,

但是,人們,
還是,管這個,叫做「觚」,

孔子,就感慨了:

觚哉!觚哉!

觚啊!觚啊!這,還是「觚」嗎?

孔子,
藉著,「觚」器,的轉變,

感嘆,禮樂制度,之名存實亡啊!

我們,

修道,辦道,也已經,久了,

都要,小心啦!

切莫,

道場,流於形式,修辦,虛有其名,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421,

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論語第六,雍也篇,第二十二章,

論語第六,雍也,第二十二章,

子曰:
齊,一變,至於魯,
魯,一變,至於道,

齊,是齊國,

魯,是魯國,

變, 是進化,

孔子說:

齊,一變,至於魯,

齊,一進化,就成了,魯,

齊,魯,相鄰,

齊國,
有姜太公的遺風,
加上有,
管仲,輔助齊桓公,成就霸業 ,

齊,
重「法」,
所以,民情風俗,比較急功好利,

魯,
是周公的封地,
土地,比齊國小,國力較弱,

但是,
民風淳樸,普遍的,重視禮樂,

齊,一變,至於魯,

齊國,
重「法」的社會,

一旦,
進化了,就到了,
魯國,重「禮」的社會,

魯,一變,至於道,

魯國,
是一個,有「禮」的社會,

魯國,
一旦,進化了,
就到了,有「道」的社會,

道:

是聖道,是王道,

是內聖,外王,之道也,

是堯,舜,禹,
禪讓天下,相承之道也,

是,商湯,
文,武,周公之「道」也,

孔子,
藉此提醒,魯國社會進化的方向,

為政篇,第三章

孔子說: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這就是,
齊,跟「魯」,社會的不同,

或者說,
這就是,魯國,社會進化的方向,

其實,

這也是,我們修道的進程,

從「法」,入「禮」,

由「禮」,入「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

從外在的,守法精神,

進化到,內在的,禮樂世界,

再從禮樂,回歸於本來,自性之道,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420

2016年4月19日 星期二

論語第六,雍也篇,第二十一章,

論語第六,雍也,第二十一章,

子曰: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知者,動,仁者,靜,

知者,樂,仁者,壽,

子曰 :

孔子說: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知者:是事理通達的人,

仁者:是安於道德的人,

樂,是喜樂,是愛好,

知者,樂水:

智者,
通達,事理,
愛好,水的川流不息,

智者,的喜樂,接近於,水,

智者,老子,

老子說: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
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仁者樂山:

仁者,
安於,道德,
喜歡,山的厚實,安止,

仁者,的喜樂,接近於,山,

仁者,孔子,

樂山,知「艮」,

孔子,有「知止」之志,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在親親,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仁者,樂山,

一山,還有,一山高,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知者,動:

知者,剛健,常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仁者,靜:

仁者,柔順,常靜,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知者,樂: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知者,樂:

是人,離,一切苦,謂之,極樂,

仁者,壽:

仁者,

果仁也,天命也,如來,本性也,

仁者,壽: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419,

2016年4月18日 星期一

論語第六,雍也篇,第二十章,

論語第六,雍也,第二十章,

樊遲問知,

子曰:
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
可謂知矣,

問仁,

曰:
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樊遲,
姓樊,名須,字子遲,

小孔子,三十六歲,為孔子駕車,
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樊遲問知,

樊遲,問老師什麼是智慧?

子曰:
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
可謂知矣,

孔子說:

務:是專務,民:是百姓,

務民之義:

是專注於,做人,綱常的道理,

敬鬼神,而遠之,

敬鬼神:

一個人,誠心,敬意,
就可以明白,自己,心中之鬼神,

人,心邪,為鬼,心正,為神,

而遠之,

知其,不正,而能遠之,

可謂知矣,

這樣,就是有「智慧」了,

問仁,

樊遲,又問老師,什麼是仁?

曰:
仁者,先難而後獲,
可謂仁矣!

孔子說:

仁者:一個有仁德的人,

先難:
是先難於人,

面對困難時,先於人前,

後獲:
是後獲於人,

面對利益時,退居人後,

孔子說:

一個,
修行,有仁德的人,

面對,
困難的時候,
他總是,勇往向前,

面對,
利益的時候,
他總是,退居人後,

能做到這樣,
就可以,
稱為是,有仁德的君子了,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418,

2016年4月17日 星期日

論語第六,雍也篇,第十九章,

論語第六,雍也,第十九章,

子曰: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語: 是告知,是教導,

上,中,下,怎麼分?

身分,地位嗎?

資質,學歷嗎?

大學,中學,小學嗎?

當然,不是!

中,是普通的,一般的,

中人,
就是普通人,一般的人,

所以,

孔子的意思是:

一般人,以上,
就可以,教導他,上乘之道了,

一般人,以下,

心有旁騖,而不能跟上學習者,

必先,去其左旁,

否則,
就無法,傳授他,上乘的道了,

人,沒有不能,向上,學習的,

除非是,
不肯學,自我障蔽了,自我設限了,

這一類的人,

貪、嗔、痴、慢、疑、不正見,

就可以,稱之為,中人,以下了,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