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4月9日 星期六

論語第六,雍也篇,第十一章,

論語第六,雍也,第十一章,

子謂子夏曰:

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子夏,
姓卜,名商,字子夏,

小孔子,四十四歲,

嫻熟,詩書,兼通「六經」,
以「文學」,名列孔門十哲之一,

孔子,死後,
子夏,西行,開創「西河學派」,

造就,人才無數,

戰國七雄,
首先崛起稱雄的,魏文侯,
及其重臣,李克,吳起,西門豹,,

幾乎,全都是,他的學生,

後世,
考究,「秦火」,以前的典籍,
很多資料,都取自,子夏門人之手,

本章,

孔子,
教導,子夏說:

子夏啊,儒者,有兩種,

君子,喻於義,

學習,或傳授,仁義道德者,
稱為,君子儒,

小人,喻於利,

學習,或教導,文章知識的,
謂之,小人儒,

你要,成為「君子儒」,
不要,做了「小人儒」,

何為「君子」?何為「小人」?

論語中,
有很多的記述,
我們,可於將來,逐章討論,

但本章,
子夏,絕不是,
一般人,所謂的「小人」,

所以,
我們,就以,
孔子所說,人有五儀,略說,

一,庶人:

凡夫俗子,芸芸眾生,

是旁騖,不學,
不知「道」,無明之人也,

二,士:

是,立志,立品,
樂道,學「道」之人也,

三,君子:

是,學道,有成,
得「道」,知命之人也,

四,賢人:

是,得道,能修,
以「道」,正己之人也,

五,聖人:

是,有道,能辦,
以「道」,成人之人也,

所以,
儒學:乃是聖,賢,君子之學也,

君子儒,是「有道」;
小人儒,則是「不知道」也,

小人儒,
賢人,只是修道,正己,
佛家說,自修自證,阿羅漢也,

君子儒,
聖人,則是辦道,成人,
佛家說,自覺覺他,菩薩道也,

那麼,
為「君子儒」,
到底,是要如何做呢?

大學之道也,

學為,「大人」之路也,

在明明德,

在光明,人人本有之自性也,

在親親,

在親其親,仁民而愛物也,

在新民,

在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也,

在止於至善,

在促進世界大同,而達於至善地也,

君子儒,之於修道之人,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也,

君子儒,之於辦道之人,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

莫為,小人儒,

學儒,修道,
千萬不可,把自己,變成了,
知識文章,聰明智術,之學之教也,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409,

2016年4月8日 星期五

論語第六,雍也篇,第十章,

論語第六,雍也,第十章,

冉求曰:
非不說,子之道,
力,不足也,

子曰:
力不足者,中道而廢,
今,女畫,

冉求,
冉有,名求,字子有,

善長於「政事」,
是「行政院長」之良才也,
為人謙虛,博學多聞,才能出眾,

冉求曰:

有一次,
冉求,感嘆的說:

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

說:同悅,喜愛,歡喜,

非不說:
不是,不喜歡;不是,不愛,

子之道,

子,是您,
子,是對老師的尊稱,

子之道:老師,您的道,

力,不足也,

實在是,
力氣,不夠啊;能力,不足啊!

子曰:

孔子,教導他說:

冉求啊!

力不足者,中道而廢,

力不足者:

力氣不足,能力不夠,

中道而廢:

中道:

是,在「道」中;中於道,而行,

而廢:

廢:
因力氣不足,氣衰,而止矣,

廢:半途,而廢矣,

廢:像是打棒球,留下了「殘壘」,

中道而廢;

孔子的意思是:

行道,
不是,悅,不悅,
更不是,「能力」的問題,
行道,是行其,「本來」所當行,

道,
是生命,是仁心,是義路,

人,離道,
就像是,火車離軌,就是「劫」,

人,怎麼可以,
因為他,喜不喜歡,
因為他,所謂能力不足,

就說,
行「道」,是不可能的,

我們,還是,
做做,其他的,無道,的事吧!

在這裡,
很多人,就像冉求一樣,弄錯了!

今女畫,

今:現下,
女:你,
畫:畫線,自我設限,

我們,還沒有做呢!
怎麼可以,先自我設限呢?

一個儒者,正人,君子,

曾子說: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活佛老師說:

咱,任重,而道遠,
可以,重來,不可以,認輸,

道,
始終是,
肯辦的人,辦出來的,
不是,能力好的人,辦出來的,

道,
到最後,
不是那個,先走在「前」的,
也不是那個,走的「漂亮」的,

而是,

那個,始終堅持,走到「最後」的,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408,

2016年4月7日 星期四

論語第六,雍也篇,第九章,

論語第六,雍也,第九章,

子曰:
賢哉!回也,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回也,
或稱,顏淵,
小孔子,三十歲,
姓顏,名回,字子淵,

顏回,
孔門弟子,第一名,
四科十哲,德行科,榜首,

子曰:
賢哉!回也,

孔子說:
真是賢德啊!顏回,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簞:竹編的碗,
食:食糧,米飯,

瓢:葫蘆瓢,瓢水之具,
飲:喝水,

在:居住的地方,
陋巷:非獨棟,破陋的巷屋,

人,不堪其憂,

人:一般人,

堪:是承受,

不堪:是無法承受,是受不了,

憂:是不舒適,是身心憂苦,

回也,不改其樂,

顏回,過著這樣的生活,

不改:從不改變,一本初衷的,

其樂:安貧樂道,樂道安貧,

貧,有何樂?

修道人,賢人,君子,

顏回之樂,
到底樂什麼?樂在哪呢?

我們,可以試試看嗎?

每天,就,

一碗白飯,一杯開水,

一套衣服,一條小被,不犯冷,

家徒四壁,謹一張桌子,幾張小凳,

不假外求,不求名,不求利,

這日子,
且,過上幾天,看看,

苦,在哪?

樂,又在哪呢?

然後,
或許,我們有機會,
真的,找到了,道,在哪兒呢!

賢哉,回也,

然後,我們真的知道,

顏回,真是賢德啊!

這個,大師,真是個標竿啊!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407,

2016年4月6日 星期三

論語第六,雍也篇,第八章,

論語第六,雍也,第八章,

伯牛有疾,子問之,

自牖執其手曰:

亡之?命矣夫?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伯牛,
姓冉,名耕,字伯牛,
小,孔子七歲,卒年不詳,

孔子,
五十四歲,
任魯國大司寇,
使伯牛,為魯中都宰,

孔子,
五十五歲,周游列國,
伯牛,亦辭官,一路相隨,
經匡地受難,陳蔡絕糧的歷練,

伯牛,以德性,
名列,孔門十哲之一,
與顏淵,仲弓,閔子騫齊名,

伯牛有疾,子問之,

孔子,回國之後,

顏淵,死,
而伯牛,有重疾,
孔子,前往探病,慰問他,

自牖,執其手,

牖:是窗戶,

執其手:是抓著他的手,

伯牛,
病重,無法行禮,
或說,
伯牛,隔離,唯恐傳染,

總之,
看著,伯牛,將死,
孔子,心疼,
讓伯牛,從窗戶伸出手來,
孔子,抓著他的手,百般無奈,

亡之?命矣乎?

亡之:我將失去你了嗎?

命矣乎:天啊,這真是命嗎?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像這樣的人,
怎麼會,讓他,像這樣的病呢!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像這樣的人,
怎麼會,讓他,像這樣的病呢!

孔子,
一個七十歲的老人了,

含著淚,
兒子,才走,
眼看著,顏回死,
又看著,伯牛病重,
心裡,真是悲痛到了極點,

天亡我耶?這真是命嗎?

讀到了這裡,真的,心好痛啊!

伯牛,德行科,的人才,

絕對是,
孔子,道脈相承,的口袋名單,

顏回死,對孔子,已是重創,

伯牛,又死,情何以堪!

孔子說: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這,孔子的痛,有誰,能明白呢?

經歷,人生傷痛,了知,世事無常,

這,也正是,

人生,誰都躲不掉,的功課,

就算是,
佛陀,住世,臨老,
也要,示現,「病」一場啊!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406,

2016年4月5日 星期二

論語第六,雍也篇,第七章,

論語第六,雍也,第七章,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

閔子騫曰:
善為我辭焉,
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閔子騫,
姓閔,名損,字子騫,
孔子學生,小孔子,十五歲,

閔子騫,
小小年紀,就有「孝」行,

蘆衣順母,
寧可,自己,含屈受辱,
也要,保全弟弟,父親和母親,

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

這個,哭聲,
融化了,寒天雪地,
而且,餘音繞樑,迴盪至今,

孔子,說他: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這個人,
性情沉穩,平時,不說話,
但是,只要開口,必定「有道」,

閔子騫,
以其敦厚的「德行」,
名列,「孔門十哲」之一,
與顏回,仲弓,冉伯牛,齊名於世,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

季氏:
應該是,季康子,

使:派使,

使:派使者,去請,

費:音唸必,縣名,季氏之邑,

宰:令宰,縣令,縣長,

亂世中,
閔子騫,志,不在此,
或者,並不想成為,季氏家臣,

閔子騫曰:

閔子騫,告訴使者:

善為我辭焉,

請妥善的,幫我辭退了吧!

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不要,再徵召我了,
我,不出仕為官的心意,是堅決的,

如有復我者:

復:是一而再,

如果,執意,復又召我,

則吾必在汶上矣!

則:那麼,

我只好學習,伯夷叔齊,
退隱山林,逃到,那汶水之上了,

名利當前,

儒者,君子,修道人,怎麼辦呢?

阿難,
跟世尊,走在路上,

突然,看到了,路旁有一包金子,

世尊,對阿難說,
毒蛇啊!然後,就走過去了,

後面,
來了一個人,
一看到,金子,喜出望外,

拿起,金子,
當他,確認,無誤時,
他覺得,前面那兩個,真是傻子,

可是,沒多久,

官兵,卻追了上來,把他逮補了,

在監獄裡,受盡了苦刑,

也不能,認那個強盜殺人之罪啊,

他才發現,原來,

世尊,那一句,毒蛇啊!,

不是,對阿難說的,是說給他聽的,

見得思義,見利不忘義,

是古今儒學,君子,基本的態度,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405,

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

論語第六,雍也篇,第六章,

論語第六,雍也,第六章,

季康子問:

仲由,可使從政也與?
子曰:
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

曰:
賜也,可使從政也與?
曰:
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

曰:
求也,可使從政也與?
曰:
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季康子,
是魯國上卿,季孫氏,
名,肥,諡號,康,世稱季康子,

以「三家」之尊,
居相位,權掌,魯國之政,

他是,迎孔子回國之人,

季康子,之問,
一則,了解孔子的實力,
一則,欲求強國治世之賢才,

所以,季康子,
第一個問,軍事之才,

仲由,可使從政也與?

子路,仲由,
這個人,實力如何?
他有能力,可以從政嗎?

子曰:
由也,果,

孔子說:
子路,這個人,
言,必信,行,必果,
統率三軍,剛毅堅強,勇敢果斷,

於從政乎,何有?

子路,這樣的人,
讓他從政,將領一方,有何困難呢?

曰:
賜也,可使從政也與?

季康子,
第二個想問的是,外交之才,

子貢,端木賜,
這個人,實力如何?
他有能力,可以從政嗎?

子曰:
賜也,達,

孔子說:
子貢,端木賜,這個人,
禮樂嫻熟,言語精準,思路通達,

於從政乎,何有?

子貢,這樣的人,
讓他從政,出使外交,有何困難呢?

曰:
求也,可使從政也與?

季康子,
第三個想問的是,行政之才,

子有,冉求,
這個人,實力如何?
他有能力,可以從政嗎?

曰:
求也,藝,

孔子說:
子有,冉求,這個人,
性格謙遜,才華出眾,善長政事,

於從政乎,何有?

冉求,這樣的人,
讓他從政,管理政事,有何困難呢?

孔子,
回到了魯國,被尊為國老,

子路,子貢,子有,

三人,
早已名聲,在外,
年紀輕輕,各有所長,
全都是,「孔門十哲」之良才,

其實,季康子,
對三人,都熟,也都曾共事,

咨詢,
除了,再次,確認之外,
也有,
要,孔子,表態,支持的意思,

本章,孔子,
直陳,每一個人,的能力,
一貫,正直精準,然心中明白,

在此,
我們暫且放下,歷史政治,
回到,「儒者風範」,的學習,

由也,果,果敢剛毅;

賜也,達,理事通達;

求也,藝,才能出眾;

身為儒者:
一個,正人君子;一個,修道人,

學習子路,我們,

言,必信,行,必果,

剛毅,堅強,勇敢,果斷,

學習子貢,我們,

禮,樂,嫻熟,

言語精準,思路清晰,辦事通達,

學習冉求,我們,

謙,恭,遜己,

博學多聞,做事敏捷,才能出眾,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404,

2016年4月3日 星期日

論語第六,雍也篇,第五章,

論語第六,雍也,第五章,

子曰:
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
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子曰:

孔子,
觀察,學生的學習,
得到,一個結論,孔子說:

顏回,
表現,最為優秀,

其心,三月不違仁,

其心:他的心,

三月:

月,有陰晴圓缺,表示變化,

三,是,一而再,再而三,

三,是聞,思,修

三,是修身,定心,入性,

三,是,身戒而心定,心定而慧明,

三月:
一年四季,三月一變,天之道也,

三月:
是春耕,已完成,
則夏長,秋收,冬藏,可期也,

三月:將近百日,(九十分矣),

不違仁:

這是,本篇,本章的重點,

一個儒者,
一個正人,君子,
一個修道人,應有的,基本風範,

違:是違背,違反,

違:是離開了,久違不見,

仁,是什麼?

我們「觀」:

一顆桃子,這是個「果」,

果,桃子,從哪裡來?

我們,把桃子剖開,

果,的中心,是一個「核」,

核,是核心,是「種子」,
沒有這個,核,就沒有這個,果,

那麼,核裡面,是什麼呢?

把核剖開,核,裡面就是「仁」,

核,是「果」的心,

仁,
就是果仁,是「核心」的心,

所以,
仁,這個字,
另一個寫法是,「天」,

天,是什麼?

天,是天性,天命也,

中庸云: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命,從天而來,謂之天命,

天命,之謂性:

天命,
現在,我們,
給「祂」一個名字,稱之為「性」,

率性,之謂道:

率,是直接的,不假外求,

率性,
凡是,直接的,
來自於,天心本性的,
我們就,稱之為有「道」,

一顆,
桃子,的種子,
落了地;種入了土,
沒多久,
核,破了,仁,長出來了,

仁,
有,一陰,有,一陽,
陰,向下紮根,陽,向上發芽,

慢慢的,
芽,冒出了土,稱為,「苗」,

苗,又長成了,「樹」;

小樹,變,大樹,

開了,滿樹的「花」,

然後,結了,滿樹的「果」,

果裡,有「核」,
核裡,有「仁」,生生不息,

這,行「仁」的過程,

叫做:「率性」,就稱之為「道」,

仁,
天心,本性也,
仁,在植物裡,也在萬物中,

仁,
當然,也在「人」的身上,
而且,表現的,更是,淋漓盡致,

仁,
天心,佛性,真人也,
人人本有,人人本知,人人本能,

但是,
人心,貪執,無明,
真人,迷失,假人,做主,
人在凡塵中,違仁,背禮,無義,


孟子云:

仁,人心也;義,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
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人,

有雞犬,
放,則知求之,
有放「心」,而不知求,

學問之道,無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人,

將本有的,仁心,義路,

放失了,不見了,

人,而不仁,這就叫做:「違仁」,

孔子說:

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

顏回,
其心已定,其性已明,
而能,不違仁,達三月之久,

其餘,

其他的同學,

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有的,
不違仁,一天,
有的,一個禮拜,
有的,可以,一個月,
能做到這樣的,也算是,不錯了,

但是,
做學問,修道,要像挖井,

一天,一天的挖,
揮汗如雨,卻看不到水,

要繼續挖嗎?

要挖到什麼時候?

一鏟子,下去,水,出來了,

行深,
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樣,
井,就成了,可以了,
有水喝了,可以,分享了!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