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8年2月9日 星期五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篇, 第四章,之二,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篇,


第四章,之二,


孟子曰:許子必種粟而後食乎?

曰:然。

許子必織布而後衣乎?

曰:否。許子衣褐。

許子冠乎?

曰:冠。

曰:奚冠?

曰:冠素。

曰:自織之與?

曰:否。以粟易之。

曰:許子奚為不自織?

曰:害於耕。

曰: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

曰:然。

自為之與?

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為厲陶冶;

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豈為厲農夫哉?

且許子何不為陶冶。

捨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

何為紛紛然與百工交易?

何許子之不憚煩?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

然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為與?

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

如必自為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故曰:或勞心,或勞力;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

天下之通義也。



孟子曰:許子必種粟而後食乎?


孟子,

反問,陳相,說:


許先生,

吃的,一定是,自己種的粟米嗎?


曰:然。

陳相,說:是的。


許子必織布而後衣乎?


孟子,又問:


那麼,

許先生,所穿的,衣服,


布,

也是,自己織的嗎?


曰:否。許子衣褐。


陳相,說:

當然,不是的。


不過,


許先生,

所穿的,都是,最粗劣的,毛布衣服,


許子冠乎?


孟子,又問:

那麼,許先生,平常,戴帽子嗎?


曰:冠。


陳相,說:


戴。

帽子,禮也,當然,要戴了,


曰:奚冠?


孟子,說:

那麼,他戴的,是什麼樣的帽子呢?


曰:冠素。


陳相,說:


許先生,

的帽子,是白色的,生絹,做的,


曰:自織之與?


孟子,說:


許先生,

的帽子,也是,自己織的嗎?


曰:否。以粟易之。


陳相,說:


不是的。

許先生,是用,粟米,跟人換來的,


曰:許子奚為不自織?


孟子,說:


那麼,


許先生,

為什麼,不自己,織這個帽子呢?


曰:害於耕。


陳相,說:

如果,這樣,就沒有時間,耕田了。


曰: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


孟子,笑笑,說:


許先生,

煮飯,會用到,鐵鍋,陶盆嗎?


許先生,

耕田時,需要,使用到,農具,鐵器嗎?


曰:然。

陳相,說:當然,是的。


自為之與?


孟子,說:

這些,都是,許先生,自已製作的嗎?


曰:否。以粟易之。


陳相,說:


不是的,

這些,全都是,用粟米,換來的。


以粟易械器者,不為厲陶冶:


於是,

孟子,告訴,陳相,說:


既然,

農夫,拿,粟米,


去換,

農耕,的器具,或是,鐵鍋,陶盆,


不算是,

傷害了,燒窯,和打鐵的人,


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豈為厲農夫哉?


那麼,

燒窯,和打鐵的人,


拿著,

他們的,鐵鍋,陶碗,來換,粟米,


應該,

也不算是,傷害了,耕田的農夫吧?


且許子何不為陶冶:


否則,


許先生,

為什麼,自己,不燒窯,打鐵呢?


捨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


為何,

還是,放棄了,


什麼,

都得,自家,自己來,的做法呢?


何為紛紛然與百工交易?


又何必,

那麼,忙碌的,拿著,粟米,


去跟,

各行,各業的,工人,交換東西呢?


何許子之不憚煩?


難道,

許先生,不覺得,這樣,很麻煩嗎?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


陳相,說:


這種,

各種,工匠,所做的事,


本來,

就不是,我們,可以,


一邊,耕田,

一邊,還能,兼著做,的事啊,


然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為與?


孟子,說:


既然,這樣,


那麼,

請問,王者,治理天下,的事,


這個,

難道,就是,


可以,

一邊,耕田,一邊,兼差的嗎?


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這個,

天下的事,本來,就有兩種:


有行政,

施教的,屬於,在上位者,的事,


有耕田,

製器的,屬於,在下位者,的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


再說,

一個人,日常,生活,之所需,


不論,

食,衣,住,行,育,樂。


全都,

必須,依靠,


各種的,

工匠,工人,所製作的,東西,


我們,

生活,才能,比較,輕鬆,便利,


如必自為而後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如果,

這些事,全都要,自給,自足,


都得要,

是自己,製作的,才可以,使用,


那麼,

這個,不就是,


想要,

率領,天下人,一起勞碌一生嗎?


那麼,

百姓,什麼時候,才可以休息呢?


故曰:

所以,古人,才說:


或勞心,或勞力:


人啊,

有兩種:不是,勞心,就是,勞力。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勞心的,

是上位者,是來,管理人的,


勞力的,

是下位者,這是,被人管理的,


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


所以,

勞心,的人,管理,勞力的人,


讓,

這個,天下,太平。


然後,

勞力,的人,供養,勞心的人。


天下之通義也:


這個,

本來,就是,天下通行的常理啊。



這一節,

孟子,用問答的方式?


釐清,

陳相,的觀念,


打破,

許行,自給,自養,農家的學說,


我們,

跟世界,是一體的,


我們,


不可能,

只是,獨善其身,而不,兼善天下,


一個,

只有自己,沒有天下的人,是自私的,


一個,

自私,的人,


自己,

修得,再好,又有什麼用呢?


今日,

我們,修道,一定要,辦道。


道理,在此。


誠然,

個人,生死事大,


但是,

對於,一個,覺者,


對於,

菩薩,行者,而言,


解脫,

眾生,的生死,這個事,更大。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8-0209,

2018年2月8日 星期四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篇, 第四章,之一,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篇,


第四章,之一,


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

自楚之滕,踵門而告文公曰:

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願受一廛而為氓。

文公與之處,

其徒,數十人,

皆衣褐,捆屨、織席以為食。

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

負耒耜而自宋之滕,曰:

聞君行聖人之政,是亦聖人也,

願為聖人氓。

陳相見許行而大悅,盡棄其學而學焉。

陳相見孟子,道許行之言曰:

滕君,則誠賢君也;

雖然,未聞道也。

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倉廩府庫,

則是厲民而以自養也,惡得賢?



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


神農氏,

古帝王,親嚐百草,教人耕種,


後世,

稱為,炎帝,


中國人,

常稱,自己,為,炎黃子孫,


炎,就是,炎帝,

黃,就是,黃帝。


黃帝,

打敗了,蚩尤,統一,天下,


成為,

各部落的,共主,


這是,

中國,第一位,君王,


後人,

推崇,神農氏,推廣,神農之學,


史記,

司馬遷,把他們,歸類為,農家,


成為,

一個,學派,納為,九流,之一,


有個,

研究,農家學說的人,叫做,許行,


自楚之滕,踵門而告文公曰:


從楚國,

來到了,滕國,


親自,

來到了,滕文公,的門口,


向滕文公,報告,說:


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願受一廛而為氓:


我是,

一個,從遠方,來的人,


因為,

聽說,君上,推行,井田的仁政,


所以,

希望,能夠,在滕國,


領受,

一個,住宅,成為,滕國,的移民,


文公與之處:


滕文公,

就,給了他,一個,住的地方,


其徒,數十人:


許行,

和學生,幾十個人,就住了下來,


他們,

生活,簡單,克勤,克儉,


皆衣褐,捆屨、織席以為食:


穿著,

粗布,做的衣服,編蔴鞋,織草蓆,


過著,

自給,自足,的生活,


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


不久,

楚國,又有,一個學者,


本是,儒家,

陳良,的學生,名叫,陳相,


帶著,

他的,弟弟,叫做,陳辛,


負耒耜,而自宋之滕,曰:


背著,

農具,鋤頭,和,鐵鍬,


經過了,宋國,

來到了,滕國,拜見了,滕文公,


陳相,說:


聞君行聖人之政,是亦聖人也:


聽說,

君上,推行,古聖人的,仁政,


那麼,

君上,的德行,


就跟,

聖人,一樣,沒有,什麼不同了,


願為聖人氓:


我們,

兄弟,遠來,衷心,希望,


能夠,

成為,聖人,的子民,


於是,

陳相,也成為,滕國的,新移民,


陳相見許行而大悅:


在那裏,

陳相,兄弟,遇見了,許行,


兩人,

相談,甚歡,有點,相見恨晚,


盡棄其學而學焉:


陳相,

甚至,放棄了,自己的,儒學,


拜在,

許行,門下,專心的,向他學習,


陳相見孟子,道許行之言曰:


有一天,

陳相,前來,拜見,孟子,


談到了,

許多,有關,許行,的言論,主張,


陳相,說:


滕君,則誠賢君也:


滕文公,

實在是,一位,難得一見,的明君啊,


雖然,未聞道也:


可惜的,就是,

他還沒有,真正的明白,聖人之道,


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


如果,

一個,真正的,聖人,明君,


就應該,


跟著,

百姓,一起,耕種,過活,


一邊,

可以,照顧,自己的三餐,


一邊,

可以,治國,處理,國政,國事。


今也滕有倉廩府庫:


現在,

滕文公,並沒有,親自,種田,


既有,

倉廩,可以,儲存,米糧,


也有,

府庫,可以,積聚,財貨,


則是厲民而以自養也,惡得賢?


這個,

就是,搜括,殘害百姓,


拿著,

人民,的血汗,來供養,自己了,


一個,

這樣,的,君王,


又怎麼,

能夠,稱為,真正的,明君呢?



上一節,


我們,

才說,第三章,長,花了三天,


今天,

後學,一看,第四章,更長,


對於,

農家,學者,的主張,


孟子,

會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我們,

明天,繼續,


這樣,

好像,有點,像是,盛竹如,了吧?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8-0208, 


冷厲,寒風中,


我們,

齊心,為,災難中的人們,祈福,

2018年2月7日 星期三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篇, 第三章,之三,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篇,


第三章,之三,


使畢戰問井地。

孟子曰:

子之君將行仁政,選擇而使子,子必勉之!

夫仁政,必自經界始。

經界不正,井地不均,穀祿不平。

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經界。

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

夫滕壤地褊小,

將為君子焉,將為野人焉。

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

請野九一而助,國中什一使自賦。

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畝。

餘夫二十五畝。

死徙無出鄉,鄉田同井。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則百姓親睦。

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

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

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所以別野人也。

此其大略也。

若夫潤澤之,則在君與子矣。



使畢戰問井地:


之後,

滕文公,又派遣大臣,畢戰,


詢問,

有關,井田制,施行的辦法,


孟子曰:

孟子,告訴,畢戰,說:


子之君將行仁政,選擇而使子,子必勉之!


您的,國君,

將要,施行,聖人,明君,的仁政,


所以,

在群臣之中,特別選擇,派你而來,


這是,

一件大事,你一定,要努力做好,


夫仁政,必自經界始:


一個,君王,

如果,想要,施行,仁政,


應該,

要從,哪裡,開始呢?


一定,

要從,土地的清查,規劃,開始,


首先,

必須,確實,劃清,田畝的界線,


經界不正,井地不均,穀祿不平:


如果,

田畝,的界線,不夠,準確,


井田,

的大小,就不夠,平均,


稻穀,的收成,

政府,的徵收,就會,不夠,公平。


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經界:


因為,這樣,


所以, 

貪官,污吏,暴虐,無道的君王,


一定要,

廢弛,模糊,那田畝,的界線,


這樣,

他們,才好,從中取利,


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


所以,

如果,田畝的界線,


能夠,

確實,清查,規劃,正確,


那麼,

分配,土地,制定,官吏的俸祿,


就能,

輕鬆,不費事的,辦好了。


夫滕壤地褊小:


雖然,

你們,滕國,的土地,狹小,


將為君子焉,將為野人焉:


但是,

土地,大概也分為,兩個種類,


君子,

是指,在朝,為官者,的土地,


野人,

是指,在民間,耕種者,的土地,


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


如果,

沒有,官吏,


耕種的,

農民,百姓,就沒有人,管理,


如果,

沒有,耕種的,農民,百姓,


那麼,

所有的,官吏,就會,沒有飯吃,


所以,

應該,怎麼處理,這個問題呢?


請野九一而助,國中什一使自賦:


古人,

居住,的規劃,分成,三區,


城門,

城內,城中區,


城外,

郊門,之內,稱為,郊區,


過了,

郊門,之外,就稱為,野。


孟子,說:


對於,

那些,在郊門之外,的,野地,


依照,「助」,法,

在九區裡,劃出,一區公田,


對於,

那些,在郊門之內,的,國地,


依照,「徹」,法,

十分,取一分,讓人民,自行納稅,


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畝:


官吏,

從,上卿,以下,一直到,士,


一定,

要有,專供,其祭祀用,的圭田,


圭田,

每人,給他,五十畝,


餘夫二十五畝:


已經,

年滿,十六歲,


還沒有,

獨立,門戶,的子弟,稱為,餘夫,


餘夫,

一半,每人,給他,二十五畝,


死徙無出鄉,鄉田同井:


這樣,

不論是,死者安葬,或是,生者遷居,


都會,

因為,受到產業,的影響,


不敢,

隨便的,離開,自己的家鄉,


百姓,

住在,同一個鄉村裡,耕種,


每天,

在同一塊,井田,上面,生活,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他們,一起,

互相,為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他們,

彼此,照顧,互相,協助,


就算,

有了,疾病,也能,互相的,救護,


則百姓親睦:


這樣,

百姓,自然,就能夠,親近和睦了,


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


所謂,

井田,的辦法,


就是,

在方圓,一里的土地上,


畫上,

一個,井,字,


把它,分成,

九個區,就叫做,一個,井,


一區,一百畝地,

這樣,每一個,井,佔地,九百畝,


井字,

中央,的一區,就是,公田,


其它,

週邊,分給,八家,


每家,

也有,私田,一百畝,


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


八家,

除了,耕種,自己的,私田,


八家,

也要,合作,共同,耕種,公田,


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


一定是,

先要把,公田裡的事情,做完了,


然後,


各家,

才敢,處理,自己,私田裡的事,


所以別野人也:


這個,

就是,讓,郊內的,官吏,


和野地,

的百姓,分別,管理,的辦法,


此其大略也:


井田,

制度,的實施,


這個,

大略的,重點,就是,這樣,


若夫潤澤之,則在君與子矣:


至於,

施行,的時候,的細節,


就要,

全靠,你的國君,和,你的努力了,


第三章,

的章句,真的,非常長,


我們,

用了,三天,終於,把它讀完,


這一節,

專談,井田制度,的好處,


制度,


如果,

只有,公,沒有,私,可以嗎?


當然,


如果,

只有,私,沒有,公,也不可以,


所以,

井田,制度,


其實,

是一個,有公,有私,的智慧,


井,

就是,一個組織,一個,團隊,


全國,

是一個,大井,


大井,裡面有,中井,

中井,裡面有,小井,


不論,

於城,於郊,於野,


於官,於民,

於公,於私,井井有條,有條不紊。


這是,

一個,多麼完整的,組織規劃呀!


這個,

可不可以,做為,


我們,

辦道,經營天下,的參考呢?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8-0207,


痛哉!

祈求,天佑,大劫遠退,眾生免劫。

2018年2月6日 星期二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篇, 第三章,之二,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篇,


第三章,之二,


夏後氏五十而貢,

殷人七十而助,

周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

徹者,徹也;助者,藉也。

龍子曰:

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貢。

貢者,校數歲之中以為常。

樂歲,

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為虐,則寡取之;

凶年,

糞其田而不足,則必取盈焉。

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

將終歲勤動,不得以養其父母,

又稱貸而益之。

使老稚轉乎溝壑,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夫世祿,滕固行之矣。

詩云: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為有公田。

由此觀之,雖周,亦助也。

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

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

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

有王者起,必來取法,是為王者師也。

詩云: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文王之謂也。

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國。



夏後氏五十而貢:


最早,

夏朝,的時候,


每一個,

成年的,男子,給他五十畝田,耕種,


讓他,

按照,連續幾年的,平均產量,


每年,

貢上,五畝田,的租稅,


這個,稅法,就叫做,「貢」。


殷人七十而助:


到了,

商朝,的時候,


每個,成年男子,給他田,七十畝,

其中,七畝,是公田,


讓他,

幫助,公家,耕種,


這個,稅法,就叫做,「助」,


周人百畝而徹:


我們,

周朝,的制度,


每個,

成年,男子,給他,一百畝田,


向他,

徵收,十畝田的生產,作為賦稅,


這個,稅法,叫做,「徹」,


其實,皆什一也:


其實,

不論是,哪一個,朝代,


或是,

稅法,叫做,什麼,


都是,

十份之中,取一份,作為,稅收。


徹者,徹也;助者,藉也。


徹,的意思,

是,徵收,收取,的意思,


助,的意思,

卻是,幫助,幫忙耕種,的意思,


龍子曰:

古代,有一位賢人,龍子,說:


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貢:


關於,

徵收,田稅,的辦法,


沒有,

比,助,的方法,更仁德的了,


沒有,

比,貢,的方法,還更糟糕的了,


貢者,校數歲之中以為常:


因為,

貢,的,徵稅,方法,


是比較,

幾年之中,平均收成的產量,為稅,


樂歲:


如果,

碰到,豐年,收成好,


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為虐,則寡取之:


滿地的,

稻穀,狼藉,多收一點稅收,


政府,

也不算是,暴虐,


但是,

偏偏,按照定額,收取得,少,


凶年:


等到,

災年,收成,不好,的時候,


糞其田而不足,則必取盈焉:


百姓,

田裡的,肥料,不足,收成不好,


但是,

政府,卻按照,原來的規矩,


一定要,

收滿,稅收,的數目,


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


這樣,

徵稅的,政府,民之父母,


使人民,

怨恨的,瞪著眼睛,


看著,

他們,不多的收成,被政府收走,


將終歲勤動,不得以養其父母:


他們,

一整年,拼命的,勞動,


不但,

不夠,拿來,養家,奉養父母,


又稱貸而益之:


甚至,


還要,

貸款,舉債,去繳納,規定的稅額,


然後,

因為,債台高築,


使老稚轉乎溝壑:


使得,

家裡的,老人,小孩,餓死了,


屍體,

全都,丟到了,江裡,河裡。


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這樣的君王,

這樣的政府,怎麼能夠,為民父母呢?


夫世祿,滕固行之矣:


談到,

世襲,俸祿,的制度,


這個,

滕國,本來,就已經施行的制度,


詩云:

詩經,小雅,大田之篇,說: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雨啊,

請您,先下在公田上吧,


然後,

也請您,下在我的私田上面吧,


惟助為有公田:


應該是,

採用,助耕,的方式,


這個,

才是,真正的,「公田精神」吧,


由此觀之,雖周,亦助也:


所以,


我們,

從詩經的,這一段話,來看,


周朝,

所實行的,「徹」法,


應該,就是,

改良,商朝,「助」法,的延伸吧!


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


如果,

人民,有了資產,可以養生。


生活,

安康,沒有,飢餓,的煩惱,


政府,

就要,設立,庠,序,學,校,


辦理,

人才,教學,進行,人民,教化。


庠者,養也:


國家,

教化,百姓,的地方,叫做,庠。


因為,

那裡,也是,


政府,

供養,退休的,文武將相,住的地方,


讓他們,

負責,國家教育,培養人才,的使命,


校者,教也:


校:

是有關,文化,禮儀,教學的地方,


序者,射也:


序:

是有關,騎射,軍事,教學的地方,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這種,

國家,教學,養士,的地方,


夏朝,稱為,校,

商朝,稱為,序,

周朝,稱為,庠。


學,則三代共之:


至於,

國立的,最高學府,


不論,

夏,商,周,皆稱為,「學」。


皆所以明人倫也:


這些,

教學,的重點,


都在於,

讓人們,明白,人倫,的大道。


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


人倫:

三綱,五常,五倫,八德,


如果,

能夠,顯現在,國家的,人才,


上位的人,

士人,君子,卿大夫,的身上,


那麼,

在下位的,人民,百姓,


就能,

有個,好模範,


可以,

親仁,可以仿效,學習,的對象,


有王者起,必來取法,是為王者師也:


這樣,

如果,有聖人,明君,興起時,


一定,

就會,恭敬的,前來,學習,取法。


一個,

那夠,這樣的,王,


就會,

成為,聖賢,王者,的老師了,


詩云:

詩經,大雅,文王篇,說: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周,

雖然是,一個古老的,邦國,


但是,

祂的,天命,卻是,始終不變的,


文王之謂也:


這個話,

稱讚的,正是,文王,的仁德啊,


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國:


如果,


文公,

願意,力行,這樣的,文王之道,


那麼,

現在,就可以,開始,


用仁德,

來開創,滕國的,新局,


創造,

一個,全新的,滕國的天下了。



本節,

孟子,談到,


治國之道,

的第二個部分,在於,養民。


如何,

建立,一個,良好的稅收制度,


對於,

國家的,財政,百姓的,福祉,


真的,

非常的,重要,


苛政,猛於虎,


老虎,

餓了,吃人,了不起,一個,兩個,


一個,

錯誤,的政策,貪心,的政府,


傷害,

百姓,可就不是,一個,兩個了,


等到,

百姓,亂了,


那麼,

國家,也就,危險了,


所以,

制定,政策,之初,


一定,

不能,忘了,仁德之心,


如果,


人民,

的身體,能夠,溫飽了,


接著,

人心,的教化,就很重要了,


不論是,

文化,禮儀,人才,的養成。


或者是,

騎射,軍事,人民,的訓練,


人才,的投資,

永遠是,國家,最重要的,投資,


用國家,

最巔峰,的人才,


辦理,

國家,最重要的,人才,教育,


這是,

多麼,高明,的做法呀,


這個,

遠在,幾千年前,孟子的教學,


不知道,

今日的,我們,是否適用呢?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8-0206,本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