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8年2月3日 星期六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篇, 第二章,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篇,


第二章,


滕定公薨。世子謂然友曰:

昔者孟子嘗與我言於宋,於心終不忘。

今也不幸至於大故,

吾欲使子問於孟子,然後行事。

然友之鄒問於孟子。

孟子曰:

不亦善乎!親喪固所自盡也。

曾子曰: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可謂孝矣。

諸侯之禮,吾未之學也;

雖然,吾嘗聞之矣。

三年之喪,齊疏之服,饘粥之食,

自天子達於庶人,三代共之。

然友反命,定為,三年之喪。

父兄百官皆不欲,曰:

吾宗國魯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

至於子之身而反之,不可。

且志曰:喪祭從先祖。


滕定公,薨:

滕國,的國君,滕定公,死了,


世子,謂然友,曰:


太子,

滕文公,跟師傅,然友,商量說:


昔者孟子嘗與我言於宋,於心終不忘:


之前,

我曾經,到過,宋國,拜見,孟子,


向他,請益,學習。


對於,

孟子,的教導,


至於今,

我仍然,還是,銘記在心,念念不忘。


今也不幸至於大故:


現在,

不幸,我碰到了,喪父,的大事,


吾欲使子問於孟子,然後行事:


我想要,

請老師,幫我,到鄒國,去請教,孟子,


然後,

再來,舉行,父喪之禮。


然友之鄒問於孟子:


然友,

奉命,到了鄒國,來請教,孟子,


孟子曰:

孟子,回答,說:


不亦善乎!親喪固所自盡也:


好極了,

為父母,好好的,辦一場喪事,


這個,

本來,就是,


做為,

一個,孝子,應該,盡心盡力的事啊,


曾子曰:

先聖,先賢,曾子,曾說:


生,事之以禮:


父母,

在世,的時候,要以禮,來事奉他們,


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一旦,

父母,別世,的時候,


也要,

以禮,來,安葬他們, 祭祀他們。


可謂孝矣:


能夠,

做到這樣,也就可以,稱為,孝子了。


諸侯之禮,吾未之學也:


真正的,王室,

諸侯的,大禮,現在,已經,衰頹,


這個,

我也,沒有,真正的,見識過。


雖然,吾嘗聞之矣:


雖然,是這樣,

但是,我想,天下的禮,都是一樣的,


禮經,裡面說:


三年之喪,齊疏之服,饘粥之食:


父母,

別世,的時候,


孝子,

需守,三年之喪,以報,父母之恩,


穿著,

粗麻布,沒有,縫底邊的,孝服,


吃著,

平淡的,稀飯,不敢,吃飽。


自天子達於庶人,三代共之 :


這個,

父母之喪,的,禮,


上從,天子,

下到,臣民,百姓,都是,一樣的。


雖然,

經過,三個朝代,夏、商、周,


這個,禮法,

卻是,始終,還是一樣,不變的,


然友反命,定為,三年之喪:


然友,

回國,向滕文公,覆命。


滕文公,

就決定,施行,三年,的喪禮,


父兄百官皆不欲,曰:


可是,

宗族,長輩,朝廷百官,皆不願意,


他們,說:


吾宗國魯先君莫之行:


我們的,宗國,

魯國,的先君,並沒有,這樣做,


吾先君亦莫之行也:


我們,滕國,

歷代的,先王,也沒有,這樣做,


至於子之身而反之,不可:


現在,

到了,您的身上,


您,

卻要,違反,這樣的,一個傳統,


且志曰:喪祭從先祖。


而且,

古書上,不是,也說:


一切,

喪事,祭拜,的禮儀,


不是,

應該,就要,遵循祖父輩的規矩嗎?


本章,

章句,較長,


所以,

我們,分成,兩天,說明,


這一段,我們,學習,


人,

做任何事,別人,都會有意見,


尤其,

越是,一個,位高,權重者時,


所要,

承受的,批評,毀謗,將會,越多,


這時候,


我們,

應該,怎麼樣,權衡,利弊得失呢?


好壞,

我們,要怎麼看呢?


首先,


所有,

我們,所做的事,


就代表,

我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所以,

與其,選擇做事,不如,選擇做人,


那麼,

做人,要怎麼做呢?


人,

有一個,天心,本性,


如果,


我們,

能夠,依照,這個天心,本性,而為,


這個,

叫做,率性,就叫做,有道,


一個人,

如果,能夠,做有道的事,


那麼,

這個人,就叫做,有德。


所以,


每當,

我們,面臨,重大的決定,的時候,


應該,要怎麼選擇呢?


是不是,

應該,以道,以德,為依歸呢?


如果,

能夠,這樣,


我們,

是不是,就叫做,一個,有道者,


一個,

能夠,修道,行道,辦道的人呢?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8-0203,

天氣,好冷,大家注意保暖喔,

2018年2月1日 星期四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篇, 第一章,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篇,


第一章,


滕文公為世子,將之楚,過宋而見孟子。

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

世子自楚反,復見孟子。

孟子曰:

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

成覸謂齊景公曰:

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顏淵曰: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公明儀曰:

文王我師也,周公豈欺我哉?

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

書曰:若藥不瞑眩,厥疾不瘳。



滕文公為世子:

滕文公,還是,太子,的時候,


將之楚:

有一次,要到,楚國去。


過宋而見孟子:

特別,繞道宋國,前來,拜見孟子。


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


孟子,

特別,為他,宣講,


孔子,

大學之道,中庸之性,止於至善之理,


而且,

不斷的,用堯舜,聖王之言,作為舉證,


世子自楚反:

等到,滕文公,從楚國回來的時候,


復見孟子:

又再一次,恭敬的,前來,拜見孟子,


孟子曰:

孟子,說:


世子疑吾言乎?


太子,

對於,我所說的話,有所疑問嗎?


夫道一而已矣:


其實,

這個,天下的道,都是,一樣的,


自古至今,

自聖王,明君,以至於,庶民,百姓,


道,

是,沒有不同的。


我們,

舉幾個,例子:


成覸謂齊景公曰:


就像是:

齊國的勇士,成覸,在回答齊景公時,


曾說:

自己的,勇士之道,就是,


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他,

是個,男子漢,


我,

也是個,男子漢,


既然,這樣,

那麼,我,有什麼,好怕他的呢?


顏淵曰:

聖哲,顏淵,也說: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舜,

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我,

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如果,

我,所做的,跟舜,一樣,


那麼,

我們,兩個,又有什麼不同呢?


公明儀曰:

魯國,賢人,公明儀,說:


文王我師也,周公豈欺我哉?


如果,

我以,文王,作為導師,


那麼,

就算是,周公吧,又怎能,欺騙我呢?


今滕:

現今,你們滕國,


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


國土,

稍微,截長補短,


大概,

也將近,有方圓,五十里吧。


猶可以為善國:


這樣的條件,

是絕對可以,成為,至善之地的,


書曰:

書經上說:


若藥不瞑眩,厥疾不瘳。


就像,

醫生,在醫療大病,的時候,


如果,

藥力,不夠,


病人,

服藥,以後,就不會有,


類似,

暈眩,這樣的,「好轉反應」,


那麼,

這個,病,恐怕,就會,醫不好了,


因為,

生病,跟康復,


恰恰,


剛好是,

扭轉,身體,截然不同的,兩個方向。


人的,身體,

怎麼,可能,不會,暈眩一下呢?


本章,

孟子,勉勵,太子,滕文公,


千萬,

不要,小看自己,


道,

人人本有,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聖人,

明君,也全都是,人,行出來的,


顏回,說: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這個,

真是,千古名言。


這個,

也正是,一個,真修道者,的風骨,


修道人,

如果,少了這個風骨,就長得,不像了。


鳥隨鳳凰飛得遠,人學聖賢品自高。


修道人,

怎麼,可以,任隨,自己。


一身,

脾氣,毛病,不立志,不立品呢?


我們,

豈可,病懨懨的,不思振作。


何不,

就此,下猛藥,猛回頭,懸崖勒馬,


活佛恩師,慈訓:


【生命的五項修練】


一、修道,最怕的,是什麼?

      就是,「應付自己」。


二、修道,最怕的,是什麼?

      就是「光說不練」、「虛心假意」。


三、修道,最怕的,是什麼?

      就是,自以為自己很行,很有能力!


四、修道,最怕的,是什麼?

      就是,「漸變」。


五、修道,最怕的,是什麼?

      就是,「白來這人世間一趟」。


我們,

是否,早已經忘了,自己是,原胎佛子,


我們,

是否,早已經忘了,自己的,佛前誓言,


當初,

我們,奉命,臨凡,


我們

是來,治世的,不是,來隨波逐流的。


我們,

現在,都在,忙些什麼呢?


2018,

匆匆,忙忙,又過了,一個月,


農曆,新年的氣息,也到了,


修道人,


我們,

是否,聽聞,世間的,苦難之聲呢?


我們,

還有多少,可以修,可以辦,的光陰呢?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8-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