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1月22日 星期五

論語第三,八佾篇,第十三章,


論語第三,八佾,第十三章,

王孫賈問曰:
「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
子曰:
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孔子,
周游列國,到了衛國,
衛靈公,似乎有意,重用孔子,
但是,當時的關鍵,在於,
衛靈公的夫人,南子,

南子,
是衛靈公寵愛的美人,
衛靈公對她,幾乎是言聽計從,

南子,認為,
如果,孔子,想在衛國發展,
就應該要來拜見她,
不過,孔子拒絕了,

孔子,
曾經,三次來到衛國,
但是,這個關鍵,始終打不開,

最後,迫於無奈,
孔子,只好,面對南子,
因此,孔子,就應了南子之約,

王孫賈,
是衛國的大夫,
深得衛靈公的信任,權柄在握,

他認為,
孔子,既然見了南子,
那麼孔子,就應該也要知道,
我王孫賈,也是一個關鍵人物啊!

於是,
王孫賈,質問孔子,
俗話說,「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
知道這話,是什麼意思嗎?

媚,是討好,諂媚也,

奧,是古人居室之西南隅,
奧,西南隅,屬坤位,就是土地神,
奧,是家主,所居之處,(主臥室),
奧,王孫賈,此是,暗喻南子,

灶,是廚房的灶君,灶神,

在地位上,
灶,當然比不上「主臥室」之位,

灶神,雖然比不上「土地神」大
不過,
灶,是每天一家飲食的主宰者,

媚於灶,

民間傳說,灶神,
每年年底,都要回天稟報,
這一年,
這一家的,功功過過,
以定明年,
這一家的,吉凶禍福,
所以,
民間有,送灶神,
拜灶神,討好灶神的傳說,

灶,是王孫賈,暗喻自比也,

孔子,當然明白,王孫賈的問題,

所以,孔子回答說:

不然,
孔子說,不是這樣的,

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一個人,如果,
違背了天理,造了罪,
就算他,求神,希望,獲得赦免,

可是,又有哪個神,
可以接受,他這樣的祈求呢?

孔子,說的是,

比去諂媚神明,更重要的是,

不要獲罪於天,

重要的,
不是,拜哪個神明,比較靈?

重要的是,人,要依天理而行,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122,明晨有事,今晚先發,

2016年1月21日 星期四

論語第三,八佾篇,第十二章,

論語第三,八佾,第十二章,

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祭,是禮拜,
如在,是如親人,祖先在世,

祭如在,
中庸云: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祭神,
是禮拜,天地,日月,山川,神明,

如神在,必信其神也,

神明,是神而明之也,

神,是中心一點,光也,
明,是光,之所及也,圓也,

人,若肯細參,則能自見,

天覆地載,日月照臨,山川水火,
萬物生靈,無一不神,無一不明,

可惜,世人糊塗,卻看不見,

不信鬼神者,說是迷信,
或是,
繪影繪聲者,說紅道白,惑亂人心,

到底,有神明否?今,願為釋疑,

神鬼俱在,但看自身,

人,若神不明,「失神」,則癡呆矣,

乍見美女,而「其神不明」,美乎?

看人,是看其人,還是看其神呢?

精,氣,神,為三寶,
萬物,若失其「神」,還是萬物嗎?

道家,為神,儒家,稱性,佛家,謂覺,

此覺性,此神明,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性在人在,性去人亡,

人,肉體有生死,
性,卻無生死,只有來去,

性,能出入生死,

此不生不滅之性,
若被氣秉所拘,為鬼,
真性不滅,故有「輪迴」,

人,性之正覺者,為神,
人,性之邪迷者,為鬼,
此之謂「鬼神」,
生,是如此,死,也是如此,

一個人,是鬼?是神?
見其生,則知其死也,
這個事,一點迷信也沒有,

所以,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神明昭昭,神目如電,何必自欺呢,

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祭祀,變成「形式化」了,

吾不與祭,是本人不祭,派代表了,

孔子說,
如果是這樣的「祭」,

雖然,祭了,但是,等於沒祭,
此章,說的是:

人,一旦,不重視「禮」了,
雖然,在「行禮」,
還是,等於,「沒有行禮」,

人,如果,
連「祭祀」,都不能誠信了,
請問,
這樣的人,他,還能對誰誠信呢?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121,

2016年1月20日 星期三

論語第三,八佾篇,第十一章,

論語第三,八佾,第十一章,

或問「禘」之說,
子曰:
不知也,
知其說者之於天下,其如示諸斯乎,
指其掌,

禘,是一種「禮」,
先王祭祀上天,上帝的一種禮,

上天,上帝,在哪裡呢?

禮門義路,
禮,是入道之門,

簡單的說,
人,透過「禮」,來發現「道」,
人,透過「禘」,來發現「天」,

或問「禘」之說,

或問,是有人問,有人想知道,

禘,的禮法,禮義,到底是什麼?

這就像,
有人問,禪,是什麼?
或者問,佛,在哪裡呢?

孔子的答案,很妙,

不知也,

但是,猜猜看,
孔子,「知」,還是「不知」呢?

因為,不知,卻有「後文」,

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
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其如,就好像,
示,是顯示,
諸,是之於,
斯,是此,(指孔子之掌),
指其掌,孔子指著自己的手,

知其說者,

對於能知道「禘」的人來說,

他之了解天下,
就像了解自己的手掌一樣,
他管理天下,
就像管理自己的手一樣,

這,像不像禪門對話呢?

這樣,
大家知道「禘」是什麼了嗎?
後學,
是不是,也該,就此打住了呢?

好幾章了,
讀論語,妙不妙呢?
短短,幾個字,
我們幾乎看見了孔子,躍然紙上,
而忍不住,跟著聖者一顰一笑了,

除非,乘坐時空機器,

禘,我們無從考證,
但是,得道之人,不難明白,

孔子,「示」天下,而指其掌也,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道,真理,

顯其大,愚夫愚婦可知也,
及其微,雖聖賢仙佛,亦難明也,
示其易,如反掌,愚夫愚婦可行也,
及其難,雖聖賢仙佛,亦難盡也,

上帝,在哪?天,在哪?

您知道了嗎?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性在,人在,性去,人亡,

道,在自身,身外,無道,

禪,是什麼?佛,是什麼?

我心自有佛,我佛是真佛,
我若無佛心,何處覓真佛,

孔子,
指掌,示天下,又藉此說「禘」,

讓我們就更明白了,

原來,
孔子的「吾不欲觀之矣」,
並不是禮不對,也不是對誰有意見,

而是,
從「降神」的那一刻起,
我們就應該,
收攝視聽,迴光返照矣,
因為,這才是真正的「禘」啊!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120,節氣,大寒,

2016年1月19日 星期二

論語第三,八佾篇,第十章,

論語第三,八佾,第十章,

子曰:

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禘,有三種:
一、時禘:
春祠,夏禴(禘),秋嘗,冬蒸也,
二、殷禘:聚合各家廟祭之於太祖廟也,
三、大禘:禘之大者,祀天於郊也,

灌:
是用濃郁的香草,混和黍釀之祭酒,
其氣芬芳,以之獻「尸」,

「尸」,是天地神明之代表者,

尸,
接受祭酒後,會把酒,澆灌於地,

既灌,
既,是完成了,
灌,是獻酒,降神,灌地的過程,

孔子說:
舉行「禘祭」的時候,
從「獻酒灌地」的儀式之後,
我就不想再看下去了,

為什麼呢?

從「時禘」來看,

禘,是四季大典,

禘,祭祀的對象,應該是上帝,
那麼,這就不是一般的祭祀了,
昭告上天,當時應是天子之職分吧!

魯,是周公封地,
周天子,感念叔父周公之恩德,
故,魯有禘嘗之祭,

孔子觀「禘祭」
應在,魯定公,昭公,哀公之時,
而「三家」跋扈,違禮作亂,
禮,看似禮,實非禮,
所以,孔子實在看不下去,

從「殷禘」來看,
殷禘,是盛大舉行的家祭,
所以,集合各家廟代表,
聚於太廟,合祭,太祖,
家族之間,就難免有
興衰老弱,輩份排行的問題,
禘,本不應是家廟之祭,
殷禘之祭,違禮在先,
子孫之爭,祭祖又不能盡其誠,
所以孔子自獻供,請神之後,
就看不下去了,

但,孔子之嘆,
應該不是,以上兩者,

最大的問題是「大禘」,
禘嘗之義,郊社之禮,

禘,應是昭告上帝靈前,

禘,應是傳承上帝之心,
禘,應是,帝傳帝,心傳心之禮,

但看今日,
王道式微,天子,沒落了,
帝王,禪讓之道,早已不可考,

道統,不在君王,而暗轉師儒,

孔子,問禮,得道以後,
完全明白了,「禮」之始末,

孔子觀禮,
了知其道,而不能言,
所以,孔子說,吾不欲觀之矣,

大家,想一想,

禘,是大祭,這麼重要的禮,
沒有理由沒落,為何沒落了呢?

只有一個原因:

禘,已不再是「禘」了,

禘,不再是昭告上帝之禮了,
而是家廟之禮,
禘,不再是明君,天子之禮了,
而是諸侯家臣之禮,
禘,不再是道統薪傳之禮了,
而只是祈福儀式之禮了,

禘嘗之義,

經夏,商,周,三代,
至周朝末年,就已經失傳了,
所以,我們看到後代帝王,
並無所謂,禘嘗之祭,
若有郊祭者,
也只是,剩下獻供的空架子而已,

理義不明,道統已墜,三千餘年矣,

禘,是什麼?哪裡看?

灌禮,
簡單的說「獻供禮」也,

尸,是這個假體,
尸,是藉指望月,藉假修真,

時禘:
今只有道場才有的,
四季老母大典也,

殷禘:火宅中的先天佛堂也,

大禘:
更是只有道場才懂的,
請壇,辦道之禮也,

得道之人,細參此章,能否感受?

禘,禮拜上帝,
禘,是去體會上帝之心,

此章,
藉禘,的式微,
看道統,道運的轉換,

否則,
孔子,個人之不欲觀,
又何須載之於書呢?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119,

2016年1月18日 星期一

論語第三,八佾篇,第九章,

論語第三,八佾,第九章,

子曰:
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
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文獻不足,故也,
足,則吾能徵之矣,

夏,商(殷),周,史稱「三代」

因為,
自夏禹,商湯,乃至文,武,周公,
雖然,「朝代」有更替,
但是,「道統」始終是一脈相承,

所以,雖然「三代」已遠,
文,武,周公也已經不在了,

但是,孔子說:

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

夏禮,夏代的禮法,禮義,

吾能言之,我能為大家闡述,

杞,是杞國,
是周武王給「夏禹的後裔」的封地,
封,是祭天的儀式,
封地,
是一族祭天之所在,後引申為國家,
不足徵也,
徵,是證據,證明,

不足徵也,證據不足也,

殷禮,
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殷禮,
殷,是商湯的祖先封地,
所以商朝,又稱殷商,
殷禮,是商代的禮法,禮義,

宋,是宋國,
是周武王給「商湯的後裔」的封地,
在為政篇二十三章,我們讀過,

孔子說:
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
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這一章,孔子要說的是,

縱使是,朝代更替,時光已遠,
但是,周禮,一直是,
夏禮,和殷禮的正統傳承者,
其禮法,禮義,從來不曾偏離,

所以,孔子說,

夏代的禮法,禮義,
我能,為大家「說其真實」,
可惜的是,
杞國,這個「夏的後裔」,
卻無法為我做證明了,

同樣的,
商代的禮法,禮義,
我也能為大家,「說其真實」,
可惜的是,
連宋國,這個「商的後裔」,
也無法為我做證明了,

文獻不足,故也,

那都是因為,
杞,宋,不能重視自己的根啊!
以致於,「文獻不足」,

文,是文章典藉,
獻,是指賢者,
獻,是通曉典範掌故的賢人所獻,
獻,是口頭傳述的史料也,

足,則吾能徵之矣,

如果,文獻足夠了,
那麼,就一定能證明我所說的了,

孔子,說這話,
從來都不是「表功自己」,

孔子,感嘆的是,
世人,一旦忘卻了自己的根,
有一天,甚至,連他的子孫,
也都會忘了他呢!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

當世人爭權奪利,忘禮背義之時,
可曾想過,
現在,所毀棄的,
可能是,後世子孫的根啊!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118,這兩天台灣很冷哦!

2016年1月17日 星期日

論語第三,八佾篇,第八章,

論語第三,八佾,第八章,

子夏問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
何謂也?
子曰:繪事後素,
子夏曰:禮後乎?
子曰:
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子夏,
子夏,是字,姓,卜,名,商,
小孔子44歲,15歲拜入孔子門下,
追隨孔子,周游列國14年,
孔門「十哲」之一,專長是文學,

孔子,回天後,
子夏西行,培育了大批的良才,
開創了「西河學派」,
是後世,學習儒學的主流之一,

子夏,學「詩」,
有感而發,就問老師說:

「詩經,衛風,碩人」裡的詩句: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

何謂也?
這是,在說什麼呢?

<碩人>,
是一首,讚美,
衛莊公的夫人,莊姜,的詩,

莊姜,賢美,
但衛莊公,卻迷惑於小妾,
而疏遠了,莊姜,
衛國人,憐閔莊姜,故有此詩,

莊姜,有多美呢?

巧笑倩兮,

她,輕輕的對你一笑,
這個美麗的倩影,
你,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美目盼兮,

她,淡淡的看你一眼,
這一點點的柔情,
你,一輩子,都會去追尋,

素以為絢兮,

配上她,白淨的臉龐,
她的美,就更燦爛,更絢麗動人了!

年青的子夏,問著老師,

這樣的詩句,
是要告訴我們什麼呢?

子曰:繪事後素,

繪事,是作畫,

後素,有兩個爭議,

一是,後於素,
要作畫前,先整理好素淨的白底,
這樣,作畫時,才能,正其色彩,

二是,素於後,
作畫,完成後,
再用素白描襯,使主體,更出色,

後學,比較支持前者,

素白,是畫之底,
作畫,應在素白之後,

子夏曰:「禮」後乎?

子夏對老師的回答,
有了啟發,
於是,接著問,
老師,那麼「禮」之前呢?

子曰:

聽到,子夏,有所啟發,
孔子,高興的,笑了起來說,

起予者,商也,

子夏啊!你也啟發我了!

始可與言詩已矣,

現在,我們可以一起來學詩經了!

子夏說:「禮」後乎?

這一對師生,在一答一問間,
到底,說的是什麼呢?

繪事,後素,

那麼「禮」在什麼之後呢?

素以為絢兮,

因為白淨的臉龐,
讓巧笑,美目更為絢麗動人,

那麼,是什麼東西,
才能,讓「禮」更燦爛呢?

是「仁」啊!

仁,才是「禮」之本也,

仁心,本性,
才是「禮」最美的基礎啊!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117,明天法會,今晚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