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12月19日 星期六

論語第二,為政篇,第三章,

論語第二,為政篇,第三章,

子曰:
道之以政,齊之以邢,民免而無恥,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為政者的目標,
決定了,為政的方向,
為政者的方向,
決定了,為政的策略,
為政者的策略,
決定了,為政的結果,

孔子的目標是;大同世界,

大同世界和現下的執政者有何不同呢?

現下的社會,

道之以政,齊之以邢,民免而無恥,

道,唸導,是引導,領導,帶領的意思,
近,則,一身,一家,
遠,則,一國,乃至天下,

以政,
以,是用,
政,是政策,政令,法規,

齊之以邢,
齊,是整齊一致,
邢,是刑罰,嚴刑峻法,
民免而無恥,

民,是被帶領的人,家人,國人,或天下人,
免,是避免,是逃避,是害怕,
恥,是羞愧之心,
恥,是人面對自己的良心時的覺醒,

道之以政,齊之以邢,民免而無恥,

當「民」:被引導的人,
在因為害怕邢罰而守法的同時,
法和罰,便自動取代了,
「人」,應有的良心和本性的美好,

現代的社會,重「法」而不重「人」,
法很多,很細,多到數不清,
更不要說弄清楚,
法律,是高專業領域,律師,是很貴的,

法,到底保障了誰?
立法的,懂法的,用「法」欺負不懂法的,
法律的精神,
是維護利益,而不是道德良心,

所以,道之以政,齊之以邢,民免而無恥,

那麼,安和社會,大同世界,怎麼做?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德,是道德良心,
道之以德是:
引導百姓,回歸自己的良心本性,

人,最重要的是良心本性,
人,一旦,失去了良心本性,
就失去了做人的基礎,
人,就不像人了,

道之以德,

為政的目標,為政的方向,為政的策略,
是幫自己,幫家人,幫國家,幫人類,
找回人人本有的「良心本性」,

是要讓「人」在良心本性的紅綠燈口,
停車,不是因為法令,
更不是因為害怕罰錢,

而是因為,
人人本有的「常德」,
仁,義,禮,智,信,

禮,禮者,理也,
禮,是合於人之常德的行為,
禮,是謙虛,辭讓的心,
人,用這樣的心,來走天下的路,

有恥且格,

有恥,
「良心本性」找回來了,
人,對於犯過錯,感到羞恥,慚愧,

格,是格除,改過;是放下,永不再犯,

社會的安和樂利,
不能建立在嚴刑峻法之上,
人心腐壞了,法有何用?
人放棄自己了,怎麼可能尊重別人?

為政者,責無旁貸,
是一身,一家,一國,甚至天下的領導者,
您帶領自己,帶家人,帶國家,帶天下,

要往哪裡去?

面對自己,面對天下蒼生,
您,是選擇法令,還是道德呢?

這是,孔子對「為政者」的提醒,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51219

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

論語第二,為政篇,第二章,

論語第二,為政篇,第二章,

子曰: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詩,詩經,
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共有詩歌305首,故此稱「詩三百」

一言以蔽之,
用一句話來總括它,

曰:思無邪,
那就是,敦厚純樸,心正無邪也,

詩經的作者,
絕大部份,已經無法考證,

漢朝,毛亨,毛萇,注釋詩經,
因此詩經,又稱「毛詩」,

詩經,是陸續輯成的,
最早的作品,起於周朝初期,
而最晚的作品,則成於春秋中葉,
前後跨越600年,

詩經的分類,有四始六義之說,
四始,指的是:風,大雅,小雅,頌,
六義則是:風,雅,頌,賦,比,興,

風,雅,頌,是音樂類型的分類,

風,是十五國風,計有160篇,
是表現十五個地區風俗民情的詩歌,

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
小雅,是迎宴賓客的音樂,
大雅,則是朝庭教化的音樂,

頌,有40篇,是祭祀的詩歌,
演奏時,常搭配以舞蹈動作,

賦,比,興,是詩的表現方式,

賦,是直言其事,
比,是藉事諷俗,
興,是托物聯想,

孔子,對詩的評價,
將來,在論語中會看到,
孔子教子,
不學禮,無以立;
不學詩,無以言,
又云:
詩,可以興,可以觀,
可以群,可以怨,
邇之事父,遠之事君,
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本章總括詩經一句,思無邪,
什麼意思?

放在為政之第二章,道理何在?

孔子感嘆:六百年了,為政之心,不正矣,

心不正,如何能思無邪?

心不正,「國風」如何能正?
心不正,如何登得「大雅」之堂?
心不正,如何面對列祖列宗?

人,學習「詩」,用「詩」
但「詩」的本質卻失落了,

文,不再是文,禮,不再是禮,
深是可嘆,

今日文人,自以為才高,著文論述,
舉例詩經,多有粗俗,以貶孔子,
不禁,讓人感嘆,
文人,俗子啊,
心不正,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不能志為聖賢,稱什麼「文人」?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51218,天寒,請加衣

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

論語第二,為政篇,第一章,

論語第二,為政篇,第一章,

子曰: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論語的篇名,
雖然是,取自每篇首章,
章首的兩個字,或是人名,代表,
但是其編序,其實非常的嚴謹,
不難看出其宗旨,及修學的次第,

首篇,學而,是入道,
次篇,為政,是行道,
學而,是正己,為政,不可不為學,
為政,是成人,為學,不可不為政,
學而為政,一體兩面,
蓋正己成人之道也,
學而是,大學前半,格致誠正之道也,
為政是,大學後半,修齊治平之路也,

為政以德,

為政,是治國,是執政,
昨天講,當自己的國王,
前篇之尾,此章之首也,

什麼是「政」?

論語,顏淵篇,第十七章,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
孔子對曰: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所以,為政,
是正心誠意的問題,
為政者的心,正不正的問題,
為政者心正,謂之有道,有道明君,
為政者心不正,謂之無道,無道昏君,

為政是,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為政者是,走到哪裡,「正」就到哪裡,
為政,是率領天下人,歸於正道,
所以,為政是,
近則修身齊家,遠則治國平天下,
治一身,如治一國,其理一也,
一身,尚且不治者,何以治國乎?

故為政首章,開宗明義的說:

為政以德,

道,無形無相,一般人,不容易明白,
但「道」表現於人,則有「五常之德」,
道者,德之體也,德者,道之用也,
故謂之「道德」,「道以德宏」,

「為政」的中心,圓心,是「有道」,
而其表現為,圓,是「有德」,

所以說,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北辰,狹義的說是「北極星」,

北極星,就在地球自轉軸線的正上方,
所以,從地球的角度來看,
北半球的人們,
以它為方向,以它為依歸,

廣義來說,
北辰,並非指星體,而是指天之中心也,
故眾星球,皆以「祂」為運轉之中心,
當然,從地球的角度看,
北極星,正是眾星所共之處也,
今日,早有科學照片為證矣,

此章為首,點明了,為政之道,

為政,非是佔有天下,
為政,是牧天下以正,使天下歸於正道也,

這是,我們學習第二篇的基礎了,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51217,天冷,手僵,

2015年12月16日 星期三

論語第一,學而篇,第十六章,

論語,學而篇,第十六章,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患,是憂患,

人之不己知,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很多人,活了一輩子,都為別人活,很傻,

陽明山下,住了一個開心的老婆婆,
環境清幽,庭院裡有四時的花草,
老婆婆一個人住,總難免,讓人擔憂,
但是,
老婆婆,倒是挺開心的,
她說:
小時後,她有一個國王,
那就是他的父親,
可是,這個國王重男輕女,
他怎麼努力,也做不好,

長大了,她換了一個國王,
這個國王是自己選的,
她的先生,是個愛她的國王,
她認真的配合他的國王,
不過,這個國王,愛的人比較多,
愛她,也愛別人,

她只好,選擇第三個國王,
那是她的兒子,自己生的,自己養的,
離了婚,
兒子,幾乎是她生命裡的最重要,
可是,
第三個國王,還是,離開了她,
因為,他有他的王國,需要照顧,
而那裡,並不那麼需要她,

最後,她醒了,她決定要,
當自己的國王,
這幾年,她學道,
清心寡欲的,自在的不得了,
看著山下,忙碌的人群,
她感嘆的說,還是早點學道好,

當自己的國王,
老婆婆,花了一輩子,才發現,
做自己,有多重要,

所以,孔子說,不患人之不己知,

別人不懂您,沒關係,
每天,您有沒有跟自己好好相處呢?
有疼祂,關心祂,照顧祂嗎?
還是,常常忘了祂?
有管管他,教教他嗎?還是,任他使壞呢?

患,不知人也,

我們要憂患的是,不懂別人,
不懂,就是做白工,
不知道,才是真正的問題,
知人,才能相處,知人,才能善任,
知己,不知人,是活在自己的框框裡,
知人,不知己,是活了一輩子也糊塗,

人生,學什麼?
孔子說:兩件事,知己和知人,

不知不覺,論語第一篇,
學而,已經講完了,

講,只是幫助大家理解,
更重要的是,
每天一章的學習習慣,
文言文的好處,就是,
短,而意義深遠,
如果,
大家能慢慢的朗朗上口,
那麼,將來就能,
上下中華文化五千年,與古聖先賢為伍,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51216,台灣天涼,請大家加衣,

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論語第一,學而篇,第十五章,

論語,學而篇,第十五章,

子貢曰: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
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
「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謂與?
子曰:
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貢,複姓端木,單名賜,
孔門十哲之一,
是個會說話,會做生意的好學生,

這天,子貢有點得意,問老師說:

貧困,卻不諂媚;富貴,也不驕傲,
這樣的人,怎麼樣?

孔子聽了,回答說:
很好啊,不過,比不上那個,
貧困,而樂於道,富貴,又好禮的人,

子貢,聽了這話,很開心的說:

老師,那麼,「詩經」裡面說的: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說的,就是這個吧?

孔子,笑笑的說,
賜啊,子貢啊,
現在我們可以來談談「詩」了,

告諸往而知來者,

有往有來,棋逢對手,
往是拈花,來是微笑,
這是,孔子對子貢的肯定了。

從這一章,我們看到了,
孔子的「教」,
也看到了,學生的「學」,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這是,以雕刻為例,

首先,老師父,上山尋才,
選定了,一棵好的樹木,把它帶回來,

「切」,是選其材料,去其枝節,

「磋」,是基本架構,完成粗模,

「琢」,是精準雕刻,慢工細活,

「磨」,是使之發亮,產生質感,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是精進,是精益求精的過程,

一塊「上好的材料」,
如果,能夠,
碰到「上好的師父」,
從切,從磋,
去其枝節,除其雜蕪,
從琢,從磨,
展其長才,現其光華,

那真是,世上最美好的事了,
不是嗎?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51215

論語第一,學而篇,第十四章,

論語,學而篇,第十四章,

子曰: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謂好學也已,

君子,是什麼?

論語,堯曰篇,最後一章,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知命,是君子的條件,
命,是什麼?
命,是天命,孔子,五十而知天命,
中庸首章,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所以,
知天命,率性有道之人,謂之君子,

世間人,總是忙忙碌碌,汲汲營營,
忙什麼?求什麼?
無非是,求食溫飽,求居安適,而已,
但是,君子於此,卻是無求的,

飽暖,安適,
固然是~生活的需要~,
卻不是~生命的目的~,

飽暖思淫慾,

安適中,埋葬了多少英雄豪傑,

君子,明白自己,
天命是真,肉體是假,藉假修真,
生命是主,生活是輔,
所以,君子,
堅持生命的價值,更勝於生活的安飽,

敏於事而慎於言,
敏於事,是敏捷,勤快的把事做好,
慎於言,是不多說,不亂說,

事,是本分,是職責,是使命,

有些人,光說不做,
有些人,做少說多,
有些人,做很多,也說很多,
君子是,做,少說,甚至,不說,

就有道而正焉,

還沒有~道~的人,這句,這樣解,

就,是~去親近~,
就有道而正焉,是:
去親近,有道的人,事,物,來端正自己,

而「君子」,已經~有道了~
那麼,這句,怎麼解?

就,是~用~
就有道而正焉,是:
用自性之道,來端正自己的身心,

道,是主動,自覺,自修,自正,

君子,要時時迴光返照,
違道,有過,改就是了,
端正自己,何假外求,

自己,不做佛,到處找佛,
看到佛,牽了佛手,又如何?
拜佛為師,又如何?

可謂,好學也已,

能夠做到這樣的人,就算是「好學」了,

這一章,我們看到了,
孔子,又把「學」,說個明白,

真正的儒學,儒者,
絕對不是,做知識學問的探討者,
而是,力求道的實踐與完成者,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51214

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

論語第一,學而篇,第十三章,

論語,學而篇,第十三章,

有子曰: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
恭近於禮,遠恥辱也,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有子,姓有,名若,字子有,
有學問,善教學,
孔子死後,很多人跟他學習,
故稱有子,

信,
信,是說到做到,
禮門義路
禮,是道之門,人,從禮入道,
義,是道之路,人,行道由義,
義,是義理,是道義,是仁義,
復,是實踐,是完成,
信,是說到做到,謂之守信,
但是,
守信,有一個先決條件,~義~,
信近於義,言可復也,
答應、在先,
後來,卻發現,
所行者,不合乎,道德,仁義,
這時候,
應,以「義」為先,「守信」為後,
不可,
因~守信~,而行不義之事,
復,是回覆,是答應;
信,
人言也,說話要算話,
人,守信,很重要,
所以,
要答應別人之前,
請一定要,考慮清楚,
不違背,道德仁義的,才可以答應,

恭,近於禮,遠恥辱也,
恭,是恭敬,
但是,
表達恭敬,有一個先決條件,「禮」
過猶不及,
過恭,則諂,不恭,則慢,
這樣,
就會招來,別人的輕視或辱罵,
所以,
「恭」,要能合乎「禮」的要求,
           這樣,才能「遠」恥辱,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因,因為,
宗,本也,
宗親,同宗之親也,
不失其親者,
不忘其本也,不離其宗也,
從這幾章,我們看到了,
有子講學,非常重視本末,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禮之用,和為貴,
但是,禮是本,和是末,
此章,也說明了,
義,是守信之本,
禮,是恭敬之本,
宗,是親親之本,
本固枝榮,源遠流長,
樹,能發達,是因為根很紮實,
水,能流長,是因為他的源頭充沛,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51213

論語第一,學而篇,第十二章,

論語,學而篇,第十二章,

有子曰:
禮之用,和為貴,
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
亦不可行也,

有子,姓有,名若,字子有,
有學問,善教學,
孔子死後,很多人跟他學習,故稱有子,

禮之用,和為貴,

禮,有三個過程,

一開始,

禮,指的是部族祭祀的儀式,

在一定的時間,有一定的過程,
人員,服飾,物品,都有一定,嚴格的要求,

然後是,在天下統一之後,

禮,就成了,
安定這個社會的,典章制度,

所以,非天子,不議禮,
禮,是天子,治理天下的典章制度,

後來,
因為中央沒落了,禮崩樂壞,

孔子,為了維護古禮,
便進一步,闡揚禮的精神,

這樣,
就把禮,從典章制度的層次,
提升到,道德層面的層次,

用,是作用,

和,
中庸云: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中,是圓中心一點,不偏不倚,
和,是圓,圓融十方,

和,是和諧,平衡,和樂,中節有度,

貴,重也,
和為貴,和為重也,

禮之用,和為貴,

是說,禮,的重要,在於,

透過~禮~的作用之後,
可以產生~和~的結果,

先王之道斯為美,

因為這樣,所以,先代的明君帝王,
都透過制禮作樂,來創造美好的社會,

小大由之,

讓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建立在禮的制度上,

易經上說,
禮者,履也,
履,是鞋子,足之所依也,
足,是行動,
足,依履而行,意思是說,
任何行動,都要依禮而行,

有所不行,

當然,也有許多地方,沒有被規範到,

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

因為,和,是禮的結果,
所以,有人主張,
和,就好了,何必管禮不禮呢!

亦不可行也,

有子說,不可以啊,
禮,是本啊,和,是末啊,
沒有本,哪裡有末呢?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51212

論語第一,學而篇,第十一章,

論語,學而篇,第十一章,

子曰: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可謂孝矣,

孔子說:
父在觀其志,
父在,
父親在世時,跟父親在一起的時候,
觀,
是觀察,仔細的看,以求發現,
其志,父親之志向,
明白了,才能輔助幫忙,
明白了,才能分憂解勞,
明白了,才能微言勸諫,

父沒觀其行,
父沒,
父親別世了,不在了,
觀,
檢視,詳察,
其行,父親一生,所有之德行,
明白了,才能遵循發揚,
明白了,才能繼志了愿,
明白了,才能扶圓補缺,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有些人,父親一走,
除了,繼承遺產,立刻清空一切,
父親,彷彿昨日,不存在了,
樂的當王了,這是不孝,

三年,
三年,是父母的褓抱之恩,
人,不像牛,
才出生,沒多久,就能跑能跳,
若無父母,三年褓抱呵護,
人,哪裡能,安然長大,
無改於父之道,
是依循著父親的持家之道,不急著改變,
父親不在了,換你持家了,
藉著,不改父親在時的舊家風,
一是為了追思,
一是為了,弄明白,

第一年,
以親身體驗一年,父親持家時的辛勞,

第二年,
就更能明白,父親在世時,
每年的憂患,與父親持家的細節,

第三年,
對父親持家,有了真實的明白,
才能真正的~開創與守成~

可謂孝矣,

能做到以上三件事,
這樣的人,才能算是懂得孝之道了,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51211

論語第一,學而篇,第十章,

論語,學而篇,第十章,

子禽問於子貢曰:
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
求之與?抑與之與?
子貢曰:
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
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禽,姓陳名亢,是陳國貴族,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並沒有將他列入,
所以,應該是孔子晚期的學生,
或是,孔子學生的學生,

子貢,複姓端木,單名賜,
孔門十哲之一,以言語聞名,
有幹才,辦事通達,善於經商之道,
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
是儒商的初祖,後世有人奉為財神,
孔子去世時,子貢未能趕到,
孔子死後,在墓旁,為師守喪六年,

子禽問子貢說:
夫子至於是邦也,
孔子周游列國,到了一個國家,
必聞其政,
一定會和這個國家的君王大臣討論政事,
那麼,這件事,是,

求之與?
與是疑問辭,~嗎?~
是求人的嗎?

抑,或者是,

與之與?
第一個與,是別人主動徵詢,
第二過與,還是疑問辭的~嗎?~
是別人主動邀請的嗎?
這樣的問話,其實是看不起孔子的,
有點唐突,沒有禮貌,

子貢回答他,
我的老師孔子,有五種美德,與眾不同,
當他們一遇到了我的老師,他們就會發現,
溫,溫和,
老師的道,總是給人溫暖,而且非常柔軟,
良,善良,
老師的道,總是非常的善良而美好,
恭,恭敬,
老師的道,總是既謙卑,又有禮,
儉,儉約,
老師的道,總是非常的儉樸又實在,
讓,讓賢,辭讓,
老師的道,尊賢禮讓,不頑固,不執著,
夫子之求於人也,
我們周游列國,當然有求於人,
但是,
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老師周游列國,是求大道之施行於天下,
是求政治之清明,是求天下人之福,
這樣的求,跟一般人求名,求利,
那可是天差地別了!

各位前賢,這一段,
像不像我們渡人求道?
我們求人求道,求人參班,求人修行,
像個傻瓜,被人瞧不起,
但是中心常告訴我們,
老前人說:傻瓜,傻瓜有錢買不到呢!
前賢啊,我們渡人,成全人,
能不能學孔子,
溫,良,恭,儉,讓,呢?
大家加油囉,
渡人,成不成,在其次,
重要的是,
我們溫,良,恭,儉,讓,了嗎?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51210

論語第一,學而篇,第九章,

論語,學而篇,第九章,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曾子,名參,以孝行聞名,
悟一貫之道,獨傳孔門心法,世稱宗聖,
著有大學,孝經傳世,繼孔子衣缽,
為前東方第十六代祖,

慎,是謹慎,小心,
終,是終點,人之死也,

世人,重生不重死,
但是,生與死何者為重呢?

世人,重生,追求的是生活,
要的是,功名利祿,榮華享受,

為了生活,錯過了生命,

世人怕死,聞死色變,
但從來不曾,認真的面對,
總是,等到要死的時候,
才驚覺,
怎麼是我?怎麼那麼快?
所以,曾子提醒大家,慎終,

慎終,
是,勇感面對生命中的死亡,
而不是,好好辦喪事,(有人如是解)

人,總有一死,但是,死是什麼?

探索死的意義,叫做追遠,
追者,求也,探索,尋找,發現也,
遠者,高也,廣也,深也,

慎終追遠,是告訴大家,
生活,要為生命負責,
生,要為死負責,謂之慎終,
死,是生的總結,
追求生命的真相,謂之追遠,

莊子,
在路上,看見一個鬼,
拿著鞭子,在打一個屍體,打的很兇,
就上前問他,為何打他?
鬼說,
這個身體是我,生前做了不好的事,
現在,我要因為他,去受罪了,
所以,在這裡打他,

不久,莊子在路上,
又遇到了一個神,服儀莊嚴,
但卻對著一個屍體,猛叩首,
大家猜猜看,為什麼?

生,是靈跟身體的結合,
死,是靈跟身體的分離,
性在人在,性去人亡,

人,有生死,
靈性,沒有生死,只有來去,

明白了,生死的意義,
活出生命的價值,
叫做,慎終追遠,

為什麼有我?因為有父母,
為什麼有父母?因為有父母的父母,
一層一層,追上去,

才發現,
生命的不曾斷滅過,
只要有一層斷滅,就沒有了我,

才發現,
人,的偉大,自己的不生不滅,

才發現,
自己,是一個多麼神奇的存在啊!

然後,生活不再膚淺,
民德歸厚矣,

民,人也,
德,道之用也,人有道,故有德,
歸厚,是達本還原,

民德歸厚,
是每個人都明白了生命的真相,
回歸生命中的本來真,善,美,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51209

論語第一,學而篇,第八章,

論語,學而篇,第八章,

子曰: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
過則勿憚改,

君子,是什麼?
君者,王也,君王,
君者,主也,君主,
子者,種子也,
君子者,王之子者也,將來之君也,
君子者,有君之質,而無君之位者,素王也,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命者,天命也,人之本性也,
不知命者,沒有求道的人,
知命者,得道的人,
得道,有道的人,稱為君子,
君子者,
原胎佛子也,將來成佛者也,
所以,各位前賢,您,
白陽修士,就是君子,

君子,不重則不威,
重,則沉,沉則穩,
不重,則輕,輕則浮,浮則不穩,
修道之人,要莊嚴穩重,不可輕浮,
威,風也,風行草偃,
修道之人,要有威儀,自然可以服人,
修道人,如果輕浮,不穩重,
就沒有威儀,就無法使人信服,

學則不固,
人,若輕浮,學道,就不堅固,
學,若不堅固,將來就不能成就高樓,

主忠信,
主,是主人,是真君做主,真人本性,
忠,是主敬,信,是存誠,
忠,是對道恭敬,信,是對君真誠,
忠,是對自己誠實,所以,盡己謂之忠,
信,是對別人誠實,所以,有信謂之信,

無友不如己者,
友,是友愛,
無友不如己者,是要~愛人如己~
不是,
不交不如我的朋友,(有人如是說,錯了)

過則勿憚改,
每個人都有良心本性,像一條準繩,
人起了邪心,
有了念頭,叫做~錯~,
錯,而不改,一錯再錯,謂之~過~,
過,是超過了基準線,超過了良心本性,
過,而不改,那就是~罪~了,

修道人,有過,怎麼辦?
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覺,是迷途知返,是覺醒,不再沉迷,
有過,是越了線,超過了,
過了,怎麼辦?回來就好,
過,則勿憚改,
憚,是害怕,
人有過,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改過,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51208

論語第一,學而篇,第七章,

論語,學而篇,第七章

子夏曰:
賢賢易色,
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雖曰未學,
吾必謂之學矣,

子夏,姓卜名商,
孔門十哲之一,善於文學,
是孔子之後,有名的儒學教育家,

賢賢易色,
第一個賢字,是效法,是學習,
第二個賢字,是賢能的人,聖賢也,
易,是交換,是代替的意思,
色,是美色,好色之心,人皆有之,

賢賢易色,
是有一個人,
他用效法聖賢的心,來取代追求美色的心,
像道場裡的點傳師,或清修的前賢,
他們為道,為救眾生,
化自己的情愛,為佛菩薩的大愛,

世間人,
總是重視外表的成就,表現,
而不重視內在的本質,涵養,

賢賢易色,
是一個人,停止外在的追求,
回歸內在的自性涵養,
道場說:~重聖輕凡~,的意思,

事父母能竭其力,
竭盡一切力量,來孝順父母,報答父母恩,

事君能致其身,
忠君之道,忠臣之道,
古時候,明君有道,君臣有義,
所以,
臣為君盡忠,犧牲性命,奮不顧身,

現在道場,也有很多前賢,
為道忘軀,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令人動容,令人感佩,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朋友交往,最重要的就是,
信任,信用,說到一定要做到,
沒說,也要做,那就夠朋友了,

雖曰未學,
這樣一個人,雖然他沒讀書,不識字,
沒進過一天教室,沒聽過一堂課,

吾必謂之學矣,
我確定要讚嘆他的學問啦,
他可真是一位大儒了,

道場裡,不是有很多這種前賢嗎?
懂的不多,可是,
默默的犧牲奉獻,可不少,
您們知道嗎?
後學,現在說的就是您們,
後學,因為想向您們學習,
所以,才敢每天在這裡發言,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51207

論語第一,學而篇,第六章,

論語,學而篇,第六章,

子曰:弟子,
入則孝,出則悌,
謹而信,
汎愛眾,而親仁,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何謂儒家,何謂孔門弟子?
何謂白陽修士?

孔子說:
既然跟我學習,成為我的弟子,
那麼,請大家要做好幾件事,

入則孝,
入,進了家門,在家裡,
則,就是,要,
孝,孝順父母,做一個孝子,

出則弟,
出,出了家門,在外面,
則,就是,要,
弟,悌,稱人為兄,稱自己為弟,
弟,恭敬尊長,謙遜自己,做一個弟弟,
道場,尊人為前賢,遜己為後學,

謹而信,
謹,幾乎不說話,
嘴巴很緊,好像打不開似的,

沉默是金,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團體生活中,
多做事,少說話,
林媽經典:做,就對了,

信:
是說到做到,
您,所做的事,才是,您,真正說的話,
一個人,說一套,做一套,別人如何能信呢?

信,是正信,不是迷信,
一個人迷而不正,別人如何能信呢?

謹而信,
孔門弟子,白陽修士,少說多做,
說話,至少要考慮,信,這件事,

汎愛眾,
汎,是平等心,
一性圓明,十方平等,

眾,是眾生,
眾生平等,皆具佛性,

汎愛眾,是博愛大眾,

愛,是相信,
相信自己的佛性,也相信別人的佛性,

愛,是清靜的付出,不求回報,
愛,是慈,悲,喜,捨,

汎愛眾,而親仁,
愛眾,是推己及人,
親仁,是自覺正己,

親,是靠近,親近,接近,
仁,是人人本有的天心佛性,
親仁,
是親近自己的佛心本性,
是親近有仁德的人,事,物,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以上,這些事都做好了,
如果,還有能力,還有時間,
那麼就努力的學習文章典籍吧,

文,是文章,是經典,是聖訓,
好的文章,增益人好的心性,稱為~文~
壞的文章,傷害心靈,
其實,沒有資格稱為~文~,

本章,孔子闡明了,儒家學習的重點,
可見,儒者,並不只是一個學者,
儒者,其實是一個,學道修行的人,
是入世修行的人,
所以白陽修行,以儒家為主,
叫做,真儒復興,
因為,現代的儒者,道不見了,
人們以為有學問的人,叫做大儒,
錯了,錯了,
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
汎愛眾而親仁的,才是大儒,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51206

論語第一,學而篇,第五章,

論語,學而篇,第五章,

子曰:
道千乘之國,
敬事而信,
節用而愛人,
使民以時,

道,在這裡,唸導,
是領導,治理,帶領,管理的意思,

千乘之國,是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

孔子說:
做為一個領導者,
帶領一個千乘之國,
要注意做好五件事:

第一是,敬事:

敬,是誠心,敬意,
是恭恭敬敬,是戰戰兢兢,

敬事,是知職盡責,是責任負起,

一個領導者,幾點起床,幾點休息,
服裝儀容,行住坐臥,都要規矩到位,

領導者,晚一分鐘,
被領導的,就晚十分鐘,
為什麼?
因為,領導者,不夠~敬事~
實實在在的人,才能使人信服,跟從,
團隊越大,領導者的自我要求越高,

第二是:信,

昨天講了,
信,是中心思想,
信,是正信,
信,是說到,做到,沒有折扣,

久了,
別人,就信任我們了,
愿意,跟隨中心思想,
有正信,而且,說到做到,不打折扣,

第三是:節用,

節用,是節省支出,節省資源,
勤儉,是美德,
勤,是開源,儉,是節流,
入大於出者,富,
出大於入者,窮,

藏富於民,國家不窮,

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第四是,愛人,

愛人如己,
同體大悲,無緣大慈,
愛人,是造福人群,
愛人,是為天下人謀福利,

慈,悲,喜,捨,
但愿眾生得離苦,
不為自身求安樂,

第五是,使民以時,

在百姓農閒的時候,
要辦理教育,訓練,
要磨礪大家的身心,
以防,敵人來攻打,

戰馬,
在平時,就要訓練,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好馬不練,上了戰場就完了,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51205

論語第一,學而篇,第四章,

論語,學而篇:第四章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曾子,名參,孝子,
繼顏回之後,成為孔子的傳人,
前東方十八代,一代祖師,

吾日三省吾身,

反省自己,才是真正的修行

祖師,
每天反省自己,檢視自己,
三件事,

第一件是忠,

忠,是中於心,中於什麼心?

天心,

為人做事,要時時不忘天心,
很多人做事,忘了做人,忘了心,

沒有心,怎麼畫圓,
所以忠,很重要,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所以祖師常自省,
為人謀而不忠乎?

第二件是信,

信,是信心,信念,
信,是從心生出來的,叫做,信心,
信於心,叫做正心,
哪個心,佛心,天心,
有佛心,有天心,就叫做正信,

信,是人言,
人,說了話,就要做到,叫做信,
說了,做不到,則人不信,

與朋友交往,
別人信任我們嗎?
為什麼?

朋友,長上,
不能信任我們?
為什麼?
因為,我們常常做不到,

人,無信不立,

一個人,自己沒有信心,沒有正信,
說話,不能守信,做事,不能完成,
生活,就會失去方向,
生命,就會失去價值,

第三件是,傳,不習乎?

老師傳給我的道,
我把祂放在哪了?

有人,把道當生命,
有的人,可有可無,
前賢啊,
大部分的時候,
老師傳給我們的道,在哪呢?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5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