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5月14日 星期六

論語第七,述而篇,第十八章,

論語第七,述而篇,第十八章,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

子路,不對,

子曰:

女奚不曰: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葉公,

楚國大夫,
姓沈,
名諸梁,字子高,
為楚國,葉縣,縣長,

楚國國君,自稱為「王」,
楚國之縣令,也自稱為「公」,

問孔子於子路,

葉公,問子路:

你的老師,孔子,是個怎樣的人呢?

子路,不對,

子路,
不說話,沒有回答他,

子曰:

後來,孔子,告訴子路:

女奚不曰:

女:同「汝」,同「你」,

奚:為何,奚不:何不,

你,何不告訴他,

其為人也:

我的老師,

孔子,他,是這樣的一個人,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當他,發憤學習時,

常常,勤奮的,

忘了,肚子餓,忘了,要吃飯,

當他,悠遊於「道」時,

常常,

喜樂的,連憂愁,煩惱,也全忘了,

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有時候,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經老了,

發憤忘食,

元神的飽足,

可以照見,四大假合,五蘊皆空,

樂以忘憂,

得「道」之樂,遠遠大於,修道之苦,

不知老之將至, 

人,

身體,會老,

但是,「心」,祂,永遠不會老,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道,

實在,是

沒辦法「要求」,沒辦法「教」的,

聖人,

只能,選擇,

用盡「一生」,以「身」示「道」,

這三個,「標準」,

學道,孔子,發憤忘食,

行道,孔子,樂以忘憂,

辦道,孔子,不知老之將至,

其實,這應該說是,

每一個,

學道,行道,辦道者,

當「他」,「入」於道時,的經驗,

我們,從,

子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看到了,一個字,「忘」

忘,祂,是一種境界,

魚,忘,海,

坐忘, 
坐入其中,而忘了,祂的存在, 

孔子,似乎特別強調,

忘:

是完全的專注,完全的投入,

我們修道,辦道,

總是,有太多的「不忘」,

孔子,

這個「忘」字,

我們,小器,一下,

此字,只對,真修,真辦者講,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514,

2016年5月13日 星期五

論語第七,述而篇,第十七章,

論語第七,述而篇,第十七章, 

子所雅言:

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子所雅言:

雅言:

優雅的語言,

正語,周朝的「官」語,

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詩:詩經也,

書:尚書也,

執禮:禮官,司儀,

孔子,
在唱「詩」,
教「書」,執「禮」的時候,
都使用,雅言,周朝時的官方正語,

語言,

除了,彼此溝通,

應該,還有學道,和演禮的成份,

言者,
心,之聲, 
心正,則其「言」正;

言「正」,

執雅言,可使,心,不邪妄,

雅言,正語也,

人,

薰習於雅言,

真積力久,則能,

言言,皆有節度,句句,都成文章,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513,

2016年5月12日 星期四

論語第七,述而篇,第十六章,

論語第七篇,述而,第十六章,

子曰:

加我數年,

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子曰:

孔子,

在教學中,

一直,致力於「六經」的修整,

六經,是:

詩,書,易,禮,樂,春秋,

孔子,

晚年,好「易」,

為易經,做注解,共有十篇,

彖,象,說卦,文言,,,,等等,

當孔子,注解到,

易經,第二十八卦,「大過」卦時,

孔子,

回首往事,感嘆的說:

加我數年,

多給我幾年的時間,

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五十歲,

我,承受「天命」以來,

若能,加上,「易經」的學習,

在這,行道的路途中,

也不致於,

犯下,那麼多,「過剛」的錯了,

大過:

是易經,第二十八卦,

大過卦,

是「陽」大過於「陰」,謂之大過,

大過:

太過也,

過於「陽剛」也,

九二爻,
本身,不當位,且與九五爻,不相應,

孔子,
有「素王」之「志」,
但最根本的問題是,「不當位」,

而且,
從卦相看,
九二爻與九五爻,也不相應,

居內,而無外應,居下,而無上援,

初六爻,

起點,基礎,

過於陰柔,軟弱,而且,也不當位,

雖然,

與九四爻之「使命」相應,

但是九四爻,本身,也是不當位,

當註解,至此,

孔子,思前想後,不禁歎言:

加我數年,

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512,

2016年5月11日 星期三

論語第七,述而篇,第十五章,

論語第七,述而篇,第十五章,

子曰:

飯,疏食飲食,曲肱,而枕之,

樂,亦在其中矣,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子曰: 

孔子,自述說:

飯疏食飲食,曲肱而枕之, 

我,

以粗茶淡飯,為飲食,

睡覺時,彎曲手臂,可以當枕頭,

樂亦在其中矣!

在簡約中,生活的悠遊自在!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那些,

不合道德仁義的富與貴,

對我來說,

就像是,天邊飄過的,幾片浮雲,

這就是,

一個真儒者,

一個修道人的寫照吧! 

現下,

有些,修士,

有些道場,太富貴了,這樣不太好,

太物質化了,

太注重,場面了! 

真正的「道」,反而,不見了,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511,

2016年5月10日 星期二

論語第七,述而篇,第十四章,

論語第七,述而,第十四章,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

子貢曰:諾,吾將問之,

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

曰:古之賢人也,

曰:怨乎?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為也,

孔子,

再一次,來到了,衛國,

衛靈公,已經死了,

太子蒯聵,因刺殺南子,不成,

被衛靈公,驅逐出境,逃往晉國,

衛靈公死,

夫人南子掌權,

立蒯聵的兒子,輒,為新君,

是為,衛出公,

蒯聵,藉助晉國的力量,

想要回國,奪回衛國國君的地位,

所以,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

冉有,
急著來見孔子,
因為,他想知道,
孔子,這時候,回到衛國來,

是不是?
想要幫助,衛國的國君衛出公呢?

子貢曰:諾,吾將問之,

子貢說:

好,你坐一下,
我進去,幫你,問問看,

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

進門後,

子貢,問孔子說:

老師,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呢?

曰:古之賢人也, 

孔子,回答說:

伯夷,叔齊,是古時候的賢人啊,

他們,兄弟倆,為了盡「孝」,

讓出了,自己的國君之位,

默默的,離開了,自己的國家,

曰:怨乎?

子貢又問:

那麼,他們會埋怨自己的父親嗎?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孔子,回答說:

他們,
想盡孝道,而完成了孝道,

對於,
這樣的自己,
有什麼,好後悔的呢?

對於,
父親的決定,
又有什麼,好埋怨的呢?

出曰:夫子不為也,

子貢,明白了,
退出來,告訴冉有說:

老師,
不是來,幫助衛出公的,

因為,
老師,絕不會,幫兒子,
去跟自己的父親,爭奪國君之位,

從這裡,

我們隱約看到,

冉有,對於,孔子的了解,

顯然,不及子貢, 

因為,

冉有的問,

是一種,懷疑,不信,

子貢的問,

則是一種「確認」,

裡面,是一種「了解」,

是「相信」,而不是一種「懷疑」,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510,

2016年5月9日 星期一

論語第七,述而篇,第十三章,

論語第七,述而,第十三章,

子,在齊聞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子在齊聞韶:

孔子,

在齊國,學習韶樂,

不知不覺,進入了虞舜,美好的世界,

三月不知肉味

三月:

三個月,將近百日,的學習裡,

孔子,
在韶樂裡,
專注,寧靜的悠遊,
幾乎,忘記了,肉食的味道,

曰:

食,而不知其味,

回頭,想起來,孔子說:

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不圖:

想不到啊!

為樂之至於斯也!

學習韶樂,

竟然,可以,美好到這種地步啊! 

所以,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

孔子說:

韶樂啊,

真是,純真,良善,又好美啊! 

後人,

常說:「韶光易逝」,

就是形容:

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的快啊,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509,

2016年5月8日 星期日

論語第七,述而篇,第十二章,

論語第七,述而,第十二章,

子之所慎,齊,戰,疾,

子之所慎:

孔子,

對三件事情,非常的謹慎,

齊:
唸,「齋」,義,同「齋」,

齊:持齋,守戒也,

齊:
是祭祀之前,
持齋守戒,整齊其身,以正其心,

戰:是戰爭,

攸關,國家,百姓之存亡,

豈可不慎乎?

疾:
是疾病, 
攸關,個人之生死,更要,小心!

健康,是養出來的,
疾病,也是養出來的,

我們,平時,是養生,還是養病?

孔子,

身教,大於言教,

這是,對我們,所有人的提醒,

齊:

敬天地,禮神明,

能夠,持齋,守戒,的人,

明,心中之鬼神,

不敢,自大自是,胡作非為,

戰: 

原本是,

替天行道,正義之師,

不應淪為,私怨,私利的征伐,

疾:

病也,

對於,我們的錯誤,

對於,我們的脾氣,毛病,

我們,有兩種態度:

大部分的人,

選擇,
掩飾錯誤,找理由,找藉口,

不肯認錯,不肯改,

其結果是,繼續,活在錯誤裡面,

只有少數的人,

會選擇,
承認錯誤,改正自己,當下解脫,

此乃,孔子之慎也,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