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8年8月4日 星期六

孟子,告子章句,下篇, 第六章,之一,

孟子,告子章句,下篇,


第六章,之一,


淳于髡曰:

先名實者,為人也;後名實者,自為也。

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實未加於上下而去之,

仁者固如此乎?

孟子曰:

居下位,不以賢事不肖者,伯夷也;

五就湯,五就桀者,伊尹也;

不惡污君,不辭小官者,柳下惠也。

三子者不同道,其趨一也。

一者何也?曰:仁也。

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



淳于髡曰:


齊國,

學者,淳于髡,博學,善辯,


問孟子,說:


先名實者,為人也:


一個,

重視,名譽,


而以,

事功,實業,為先,的人,


是個,

能夠,做事,造福別人,的人,


後名實者,自為也:


一個,

輕視,名聲,


不以,

事功,實業,為重,的人,


是個,

淡泊,知足,獨善其身,的人,


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實未加於上下而去之:


先生,

您在,齊國,


位列,

三卿,可以,說是,國之大臣吧,


但是,

你的,名位,事功,


上,

不足以,匡正,君王,


下, 

不能夠,造福,百姓,


現在,

你又,選擇,辭職,離開,


仁者固如此乎?


難道,


一個,

君子,有道的人,是這樣的嗎?


孟子曰:

孟子,說:


居下位,不以賢事不肖者,伯夷也:


寧可,

選擇,當一個,平民,百姓,


也不要,

去當官,事奉,不肖的君王, 


伯夷,

就是,這樣的人,


五就湯,五就桀者,伊尹也:


曾經,

五次,輔佐,商湯,


也曾經,

五次,離開,投奔夏桀,的人, 


那個,

就是,商湯,的名相,伊尹,


不惡污君,不辭小官者,柳下惠也: 


不討厭,

不嫌惡,不良善,的君王,


也不在乎,

自己,官位的大小,


更不會,

推辭,低下,卑微,的工作,


這個人,

就是,君子,柳下惠,


三子者不同道,其趨一也:


我們,

看看,這三個人,


雖然,


他們,

選擇,事君的方式,不一樣,


但是,

他們的,取向, 


他們,

選擇,的標準,卻是,一樣的,


一者,何也? 


一樣,

這個,一,在哪裡呢?


曰:仁也。


一,

就是,仁,


他們,

全都是,有道,行仁,的人,


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


一個,

正人,君子,


一個,

真正,有道的人,就是,這樣,


也許,

他們的,行為,


做法,

表現,也都,跟別人,不一樣,


但是,

他們,行仁,


有道,

這個,本質,卻是,一樣的,




一個,

強烈,的質疑,


可以,

給人,帶來,一個,認真的反省,


我們,

做為,一個,君子,


有幸,


成為,

一個,有道,修道,辦道的人,


別人,


總是,

會以,一個,最高,的標準,


來,

檢視,我們,成就,我們,


我們,

也許,做得好,


或者,

也許,我們,真的,做不好,


那麼,

這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


應該,


藉此,

檢視,我們的,本來,


認真的,

好好的,問問,我們,自己,


我們,

是否,依然,


走在,

這條,行仁,有義,的路上,


我們,

可以,失敗,做不好,


但是,

就算是,死,


我們,

也要,無愧的,


躺在,


這條,

行仁,有道,有義,的路上,


有時,

考魔,最厲害的,就是,


明明,


我們,

已經,離道了,


但是,

我們,自己,還不知道。


我們,

甚至,還以為,那樣,叫做,成功,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8-0804,

2018年8月3日 星期五

孟子,告子章句,下篇, 第五章,

孟子,告子章句,下篇,


第五章,


孟子居鄒,季任為任處守,

以幣交,受之而不報。

處於平陸,儲子為相,

以幣交,受之而不報。

他日由鄒之任,見季子;

由平陸之齊,不見儲子。

屋廬子喜曰:連得閒矣。

問曰:

夫子之任見季子,之齊不見儲子,

為其為相與?

曰:非也。

書曰:

享多儀,儀不及物曰不享,

惟不役志於享。為其不成享也。

屋廬子悅。或問之。

屋廬子曰:

季子不得之鄒,儲子得之平陸。



孟子居鄒,季任為任處守:


孟子,

住在,鄒國,的時候,


季任,

暫代,哥哥,監督,國政,


以幣交,受之而不報:


季任,

派人,送了,許多,錢幣布帛,


希望,

能夠,與孟子,結交,


孟子,接受了,

但是,並沒有,立刻,前往答謝,


處於平陸,儲子為相:


後來,

孟子,住在,齊國,平陸, 


當時,

儲子,擔任,齊國,的宰相,


以幣交,受之而不報:


儲子,

也派人,送了,許多,錢幣布帛,


也是,

希望,能夠,結交,孟子,


孟子,

一樣,接受了,


但是,


同樣,

還是,沒有,立刻,前往答謝,


他日由鄒之任,見季子:


這樣,

過了,一些日子,


孟子,

有機會,從鄒國,到了任國,


孟子,

就去,拜訪,季任。


由平陸之齊,不見儲子:


後來,


孟子,

也從,平陸,到了,齊都,


但是,


孟子,

並沒有,去拜見,宰相,儲子,


屋廬子喜曰:連得閒矣。


孟子,

有個,學生,屋廬子,


很高興,

自己,能夠,發現,這件事,


他說:


現在,

我可,抓到,老師的問題了,


問曰:


於是,

屋廬子,跑來,問孟子,說:


夫子之任見季子,之齊不見儲子:


同樣,

都是,接受了,人家的禮物,


但是,

老師,到了,任國,


就去,

拜見,季任,


為何,

到了,齊都,


您卻,

不去,拜見,儲子呢?


為其為相與? 


難道,


您是,

因為,他只是,一個宰相嗎?


曰:

孟子,說:


非也。

不是,當然,不是這樣。


書曰: 

書經,裡,說:


享多儀,儀不及物曰不享:


比起,

禮物,更重要的是,禮儀,


如果,

只有,禮物,


但是,

誠意,禮儀,不夠, 


那麼,

這個,禮,也就,不算是禮了,


惟不役志於享:


儲子,

雖然,同樣是,送了禮來,


但是,

他的,誠意,和禮儀,不夠,


為其不成享也:


所以,

他的,禮物,


也就,

只能,算是個,禮物,而已,


所以,

我就,不用,再去,拜訪他了,


屋廬子悅。或問之:


屋廬子,

明白了,內心,非常喜悅,


因此,

更加,佩服,孟子了,


有人,


奇怪了,

就問他,到底是,怎麼了?


屋廬子曰:

屋廬子,忍不住,回答,說:


季子不得之鄒,儲子得之平陸。


季任,


暫代,

職務,為自己的哥哥,守國,


不能,

親自,前來,所以,派人送禮,


但是,

平陸,就在,齊國,


儲子,

做為,宰相,


如果,

真心的,想要,交往,


應該,

就要,親自的,前來,


而不是,

像這樣,禮到,人不到啊!


這個,

就是,為什麼,


孟子,

認為,不用,再去,拜訪他了,



後學,

真的,很喜歡,經典,


因為,

字裡,行間,


我們,


真的,

很容易,發現,聖賢的,嚴謹,


西方,

有句,諺語,說:


魔鬼,藏在細節裡。


細節,


就在,

我們的,起心,動念,之間,


有個,

公司,要請,司機,


主管,

出了,一個,考題,


測試,

每一個,前來,應試的人,


如果,

懸崖,邊,吊著一袋,黃金,


你會

選擇,距離,黃金,有多遠?


結果,

絕大部分,的人,


答案,

都是,盡量的,靠近黃金,


只有,


一個人,

選擇了,離黃金,越遠,越好,


懸崖和黃金,


很多人,


都會,

只看到,黃金,而看不到,懸崖,


很顯然,

這是,危險的。


面對,

厚禮,當前,


大概,

很多人,也只,看到了,禮物,


請問,

又有,幾個人,


能夠,


真正,

看到,禮物,的,禮,呢?


貪汙,

最大,的問題,在哪裡?


不就,


在我們,

每個人的,心裡,觀念裡,嗎?


請問,


我們,

貪,到底,汙染了,誰呢?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8-0803,

2018年8月2日 星期四

孟子,告子章句,下篇, 第四章,

孟子,告子章句,下篇,


第四章,


宋牼將之楚,

孟子遇於石丘。曰:先生將何之?

曰:

吾聞秦楚構兵,我將見楚王說而罷之。

楚王不悅,我將見秦王說而罷之,

二王我將有所遇焉。

曰:

軻也請無問其詳,願聞其指。說之將何如?

曰:

我將言其不利也。

曰:

先生之志則大矣,先生之號則不可。

先生以利說秦楚之王,

秦楚之王悅於利,以罷三軍之師,

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於利也。

為人臣者懷利以事其君,

為人子者懷利以事其父,

為人弟者懷利以事其兄。

是君臣、父子、兄弟,

終去仁義,懷利以相接,

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先生以仁義說秦楚之王,

秦楚之王悅於仁義,而罷三軍之師,

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於仁義也。

為人臣者懷仁義以事其君,

為人子者懷仁義以事其父,

為人弟者懷仁義以事其兄,

是君臣、父子、兄弟,

去利,懷仁義以相接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宋牼將之楚:

宋牼,將要,前往楚國,


孟子遇於石丘:

孟子,在石丘,遇到了他,


曰:

孟子,問他,說:


先生將何之?

先生,現在,要到哪裡去呢?


曰:

宋牼,回答,說:


吾聞秦楚構兵,我將見楚王說而罷之:


我聽說,

秦國,跟楚國,就要,打仗了,


現在,

我要,去見楚王,


希望,

能夠,說服他,不要打這一場仗,


楚王不悅,我將見秦王說而罷之:


如果,

楚王,不能夠,欣然,接受,


我就會,

前往,秦國,拜見秦王,


希望,

能夠,說服他,不要打這一場仗,


二王我將有所遇焉:


我相信,

在這,兩個王,之中,


會有,

一個,是願意,聽我的意見的,


曰:

孟子,說:


軻也請無問其詳,願聞其指。說之將何如?


我不敢,

請問您,詳細的,計劃,


但是,

可否,請您,告訴我,


您的,

宗旨,大義,


您大概,

打算,要怎樣,說服他們呢?


曰:

宋牼,說:


我將言其不利也:


我打算,

跟他們,談一談,這場戰爭的壞處,


曰:

孟子,說:


先生之志則大矣,先生之號則不可:


先生,

您的,志向,是偉大的,


但是,

喚醒,別人的方式,卻不高明,


先生以利說秦楚之王:


先生,

想用,利益,或是,壞處,


去說服,

秦王,或者是,楚王,


秦楚之王悅於利,以罷三軍之師:


假設,

秦楚的,國王,


因為,


接受,

這個,利益,的建言,而罷兵,


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於利也:


全體,

三軍,將士,


也都,

因為,利益,高興的,停戰了,


為人臣者懷利以事其君:


然後,

做人,臣子的,


懷著,利益,

想著,好處,去事奉,他的君王,


為人子者懷利以事其父:


孩子,

懷著,利益,想著,好處,


才去,

孝順,事奉,他的父母,


為人弟者懷利以事其兄:


做弟妹,

做人家,後學的,


也都,

懷著,利益,想著,好處,


才去,

事奉,他的,兄長,前輩,


是君臣、父子、兄弟:


像是,

這樣的,君臣、父子、兄弟,


終去仁義,懷利以相接:


最後,

都失去了,做人的,仁情義理,


然後,

大家,都以利益,互相交往,


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那麼,

自古,以來,


像這樣,

而想要,不滅亡的,恐怕,是很難的,


先生以仁義說秦楚之王:


所以,

我想,建議,先生您,


是否,

可以,改用,仁義,的方式,


前往,

說服,秦王,跟楚王呢?


秦楚之王悅於仁義,而罷三軍之師:


如果,

秦楚的,國王,


因為,


接受,

這個,仁義,的建言,而罷兵,


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於仁義也:


全體,

三軍,將士,


也都,

因為,仁義,而高興的,停戰了,


為人臣者懷仁義以事其君:


臣子

懷著,仁義,事奉,他的君王,


為人子者懷仁義以事其父:


孩子,

懷著,仁義,孝順,他的父母,


為人弟者懷仁義以事其兄:


弟弟,

懷著,仁義,敬事,他的兄長,


是君臣、父子、兄弟:


像是,

這樣的,君臣、父子、兄弟,


去利,懷仁義以相接也:


每個人,

全都,拿掉了,利益,的心,


而能,

懷抱著,人人,本來的,仁義,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像這樣,

而不能,稱王天下的,


這是,

自古以來,我們,不曾聽說的呀!


所以,


如果,

真的,想要,消弭,這場戰爭,


難道,

一定,要用,利益,嗎? 


我們,


是否,

可以,把,利益,改成,仁義呢?



我們,

俗話,常說: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起點,


我們的,

起心,動念,這是,很重要的,


佛家,說: 

如是因,如是果,一念,一輪迴,


偉大,是什麼?


其實,

我們,最偉大的,


是我們,

人,那個,不生不滅的生命,


有一天,


我們,

身體,壞了,躺下了,


才會,

發現,我們,還在。


這個,

就是,仁,真正的,我們,


仁, 

另一個,寫法,是,天, 


天,是什麼?


我們的,

天命,天心,本性也,


中庸,說: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天命之謂性:


我們的,命,

從天而來,就叫做,天命,


這個,

天命,就是,仁,


仁,

種子,有了,祂,


就可以,

生根,發芽,長樹,開花,結果,


我們,

給祂,一個名字,就叫做,性,


率性之謂道:


率,

是直接的,不假於物的,


從我們,

本性裡,直接的,自然流露的,


心念,

語言,或是,行為,


這個,

就是,道,


孟子,

所以,稱之為,義,


一個人,

如果,有道,就稱之為,有德, 


修道之謂教:


人,

離開,天心,本性,離開,道,


已經,很久了,


需要,

有人,教導,把人們,叫回來,


這個,

就是,聖人,之教,


聖人,


就是,

已經,覺醒,道德仁義的人,


我們,


求道,

就是,把道,找回來,


修道,

就是,修正自己,讓自己有道,


辦道,


就是,

幫助,別人,發現,道,


希望,


天下,

人人,都能,把道,找回來,


所以,

我們,講道德,說仁義,


講,

是,講求,是,注重,


我們,

生命,生活,要以,道德為重,


說:

是,闡揚,是,實踐,


我們,


需要,

顯現,我們的,仁心,本性,


更要,


堅持,

維護,我們的,仁德,義理。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8-0802,

2018年8月1日 星期三

孟子,告子章句,下篇, 第三章,

孟子,告子章句,下篇,


第三章,


公孫丑問曰:

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詩也。

孟子曰:何以言之?

曰:怨。

曰:固哉,高叟之為詩也!

有人於此,

越人關弓而射之,則己談笑而道之;

無他,疏之也。

其兄關弓而射之,則己垂涕泣而道之;

無他,戚之也。

小弁之怨,親親也。

親親,仁也。

固矣夫,高叟之為詩也!

曰:凱風何以不怨?

曰:

凱風,親之過,小者也;

小弁,親之過,大者也。

親之過大而不怨,是愈疏也;

親之過小而怨,是不可磯也。

愈疏,不孝也;不可磯,亦不孝也。

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公孫丑問曰:

學生公孫丑,問孟子,說:


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詩也。


齊人,

有位,高老先生,


評論,

詩經,小雅,小弁篇,說:


寫作,

這詩,的人,是個,小人,


孟子曰:何以言之?


孟子,說: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曰:怨。


公孫丑,回答說:

因為,這個,詩裡,含怨,


曰:固哉,高叟之為詩也!


孟子,說:

高老先生,講這個詩,有點執著了,


有人於此:


我們,

現在,拿人,做個比喻吧,


越人關弓而射之,則己談笑而道之:


如果,


有個,

越國人,拉弓箭,射傷人了,


我們,


大概,

只是,輕鬆,談笑的,說著,


無他,疏之也:


那麼,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

越國,的事,跟我們,是疏遠的,


其兄關弓而射之,則己垂涕泣而道之:


但是,

如果,今天,


拉弓箭,

射傷人的,是,自己的哥哥,


那麼,


我們,

談論,這件事,的時候,


恐怕,

就要,夾雜著,哭泣,的聲音了,


無他,戚之也:


那麼,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

哥哥,是我們的,親人,


所以,

我們,悲憫他,為他,難過呀!


小弁之怨,親親也:


詩經,

小雅,小弁篇裡,的,怨,


這是,

孩子,思念,父親,


想要,

親近父親,而做不到,的苦啊,


親親,仁也:


孩子,

想要,親愛,自己的父母,


這是,

我們,每個人的,天性,


固矣夫,高叟之為詩也!


所以,

高老先生,評論,這個詩篇,


應該是,


屬於,

自己,個人執著,的觀點吧,


曰:凱風何以不怨?


既然,

談到,詩經,公孫丑,又問,說:


那麼,

請問,詩經,邶風,凱風篇,


為什麼,

文羋,的七個孩子,不怨呢?


曰:

孟子,說:


凱風,親之過,小者也:


凱風,

詩裡,說的,是:


楚文王,

為了,要與,齊國,結盟,


將女兒,文羋,

作為,陪嫁,嫁給了,齊桓公,


王后,

王姬,沒有,生一個孩子,


文羋,

卻為,齊桓公,生了,七個孩子,


因為,

文羋,只是,陪嫁,


加上,

齊桓公,本身的霸氣,跟好色,


先後,

又娶了,第二任,第三任的王后,


但,

奇怪的,是,


連續,

兩個,王后,也都,生不出太子,


所以,

齊桓公,的後宮,就更亂了,


終於,

文羋,得罪了,王后,徐嬴,


齊桓公,

把文羋,和七個孩子,淨身出宮,


文羋,


只好,

帶著,七個孩子,回楚國去,


七個孩子,


對於,

父親,齊桓公,的無情,並不苦惱。


只是,


深深,

體會,母親的,善良和辛苦,


只恨,


自己,

無才,無德,害的母親,跟著受苦,


文羋,

和孩子,經過,一番辛苦,


終於,

回到,楚國,


後來,

這七個,孩子,


全都,

成材,成器,成為,楚國的上大夫,


小弁,親之過,大者也:


小弁,

詩裡,說的,是:


周幽王,

因為,寵幸,美女,褒姒,


所以,

罷黜,皇后,廢太子,


這個,

可就,不只是,親情,小事了,


太子,

憂國,思念,父親,


這個,憂思,

或是,這個,怨,這個,愛,


恐怕,

不是,小愛,而是,大愛了,


事實是,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最後,

真的,丟掉了,周朝的天下,


親之過大而不怨,是愈疏也:


父親,

有了,大過,而不,憂思其患,


這是,

不把,父親,當父親了,


親之過小而怨,是不可磯也:


因為,

母親,小小的過錯,


所以,

得罪了,處心積慮的,王后,


以致,失寵,


全被,

貶為,庶民百姓,淨身出門,


如果,


因為,

這樣,而,怪罪,


那個,


一直,

辛苦,養育,我們,


不停的,

照顧著,保護著,我們,的母親,


這樣,

不是,顯得,


我們,

實在,太小器,太不成材了嗎?


愈疏,不孝也;不可磯,亦不孝也:


一個人,


為了,

某種,原因,疏遠,自己的父母,


這是,

非常,不孝的,


一個人,


為了,

個人,得失榮辱,緊緊抓著,父母,


甚至,

還要,怪罪,自己的父母,


這個,

也是,不孝的,


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孔子,

曾經,讚嘆的,說:


大舜,

這個人,真是,一個孝子啊!


已經,

五十,幾歲了,


心裡,


還是,

念念,不忘著,自己的父母啊!


這樣,


難道,

大舜,的怨,是個,小人嗎?


孔子,

用,慕,這個字,


不是,

更加,貼近,舜,的真心嗎?


為什麼,


這位,

高老先生,卻要,說是,怨,呢?


本章,


對比,

詩經,裡面的,兩篇詩章,


闡釋,

一個,孝順,的道理,


疏親,


表面,

恭敬,配合,其實,越來越疏遠,


孤臣,

孽子,看似,委曲,有怨,


其實,


內心,

卻是,為父母,為君,憂心如焚,


請問,

哪個,有孝,哪個,是忠呢?


磯:

石磯,磯石,


父母,

也許,是我們,驚濤,駭浪中,


唯一,

可以,歇腳的,石磯,


但是,


我們,

有沒有,發現,石磯,本身,


早已,

受盡了,海浪,無情的,侵襲,


如果,

有一天,它,傾倒了,


難道,

我們,會怨恨,它的,無情嗎?


我們,

除了,依賴,它的存在,


是不是,

更需要,學習,勇敢,獨立呢?


我們,

孝順,父母,


不能,

繼續,置身事外了,


袖手,

旁觀,事不關己,己不關心,


這個,


就是,

我們,冷漠,的開始,


看看,

我們,父母的,苦,


其實,

早就,在我們的眼前,上演了,


怎奈,


我們,

還是,看不到,聽不到,


到底,


是什麼,

障蔽了,我們的,眼睛,耳朵呢?


如果,

我們,麻痺了,


甚至,

連,自己的,父母,兄弟,


我們,

也都,疏遠了,


這樣,


我們,

到底,還會,關心誰呢?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8-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