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2年1月14日 星期五

論語讀書會,為政篇,第十章,

 論語讀書會,為政篇,第十章,


子曰: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本節筆記》

子曰:
政者,正也。

一個,
為政;領導之人,有,兩件大事,

一、
是,正己,端正自己,

二、
是,成人,成就別人,導人以正,

前章,
孔子,說:「退而省其私」,

那麼,
孔子,怎麼省?

《視其所以》:

首先,

看看,
他在,做什麼?怎麼做?

觀其所由:

再來,

看看,
他的,原由,動機,是什麼?

察其所安:

最後,

看看,
他的,存心?以及,目的,何在?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焉,是,如何,
廋,是,躲藏,

如果,
能夠,這樣,去了解,一個人,

有誰,
還能,躲藏,呢?

視,
是,用眼睛看,

但是,
也要,「聚焦」,才能「見」,

對於,
別人,的,行動,

請問,
我們,是否?

看得,
仔細,而又,《清清楚楚》,的,

觀,
是,《洞悉》,

這是,
屬於,心,的,對談,

有時,
甚至,還得,用,嘴,問一問,

當然,
最是,重要的,

還是,
我們,得要,用「心」,去「了解」,

察,
是,體察,

透過,
體察,發現,而,明白,

這是,
一個,「總合判斷」,

憑的,
就是,觀者的,經驗、胸襟、和智慧,

本章,
講的,其實,就是,

一個,
為政,領導者,最基本的,能力,

大概,
孔子,感嘆,

實在,
還有,太多,太多的,領導者,

始終,
只是,《一意孤行》,

他們,
不看,不聽,

當然,
也就,更不會,去問,去體察了,

所以,

不是,
沒有,眼睛,

卻是,
一個,有眼睛,也看不到的,瞎子,

不是,
沒有,耳朵,

而是,
一個,有耳朵,卻聽不到的,聾子,

小心!

我們,
都有,一顆,心,

它的,
名字,叫做,《自以為是》,

會讓,
我們,永遠,只看,我們,想看的,

永遠,
只聽,我們,想聽的,

這樣,

我們,
就會,永遠,看不見,也,聽不到,

當然,
我們,也就,

永遠,
也都,不會,想問,或是,去體察了。

但是,
如果,我們,

為政,
或是,身為,領導,

那麼,

恐怕,
我們,就必須,得要,《問》了,

因為,

世間,
有誰,會願意,跟著瞎子,聾子走呢?

這個,
人心,向背,

永遠,
都是,「為政」,領導,的,核心,

本章,

孔子,
有心,送了個,大禮,

我們,
為人,父母,為政,領導,豈可不慎,

知己,
知彼,何不?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這個,
實在,太重要了,不是嗎?

如果,
不能,知人,

請問,
我們,如何,善任?如何,領導?

所以,
孔子,還說:

不患,
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22-0113,

2022年1月12日 星期三

天佛院遊記 讀書會筆記 第十四回之十八

 天佛院遊記 讀書會筆記 第十四回之十八


悟緣:
原來如此!

方才祖師,
所提到之,事淨土、相淨土、真淨土,

弟子愚昧,不能盡然會心,
可否,請師尊,略為開示,以錄遊書?

師尊:
善哉!
吾徒好問,吾就應爾之請,略為解釋:

事淨土者:

分為,
求有,之淨業所感者(如諸天),

及求,
出世,之淨業所感者(如安樂國),兩種。

相淨土:

則分,
二乘土,及,地前菩薩土,兩種。

真淨土:

則有,
離妄真土(十地菩薩所居)與純淨真土兩種,

而,純淨真土,
又細分,真土,與,圓應土,

如法性土(法身佛所居)
實報土(報身佛所居)即屬真土之意義。

而法應土(淨土三昧法門所現)
及報應土(大悲願力所現),
則屬,圓應土,之意義。

總之,
凡夫,有漏業力,所感之事相莊嚴,

則屬:「事淨土」。

二乘,
以及,地前菩薩,所感之妙相莊嚴,

則屬:「相淨土」。

十地菩薩,以及,佛所居住者,

則為:「真淨土」。

真淨土中,
十地菩薩所居者,名「離妄真土」。
佛所居者,名為「純淨真土」。

而佛所自享者,名為「真土」;
示現給其他有情者,名為「圓應土」。

然而,
以上,都是,解脫者,

隨其,
三僧祇劫之淨業,所自然感得之清淨依報。

其實,
未解脫前之「菩薩因行」

方是,
天運,之重點。

在「菩薩因行」當中,

隨著,
菩薩,所發下之「本願」,

而建立,
成佛後,之諸種淨土,

才是,
大乘,行者,廣談宏揚淨土之本意。

例如,
西方,極樂淨土,

就是,
阿彌陀佛,依四十八願,所建,

而,
彌勒佛,之兜率陀天淨土與人間淨土,

更是,
依著,彌勒之宏慈大願所建,

此點,
乃是,白陽弟子修行,不可不知之重點。

在此,
吾亦,特別一提,
以示,修道,發大願,之重要也!

《本節筆記》

首先,
何謂,事淨土、相淨土、真淨土?

應該,
不難,理解,

這是,
一種,層次,分類,的教學,

《淨土》

可從,
所求,所事,來看,

或是,

從其,
境界,層次,及其,真實所在,來看,

《事淨土》:

從其,
所事,所求,來看,有兩種:

第一,

就是,
世人,《求有》,

這是,
往生,《諸天》,之,淨土,

第二,

就是,
修行,《求出世》,

則將,
往生,《安樂國》,之,淨土。

《相淨土》:

則分,
二乘土,及,地前菩薩土,兩種。

二乘土:

是指,
小乘,成就,聲聞乘,之羅漢,

以及,
中乘,成就,緣覺乘,之,辟支佛,

地前菩薩土:

是指,
成就,十地菩薩,以前的,菩薩位階,

共計,
約有,四十五個,大乘位階,

乾慧地,
十信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

《真淨土》

指的,
就是,十地菩薩,以上,

等覺,
妙覺,諸佛如來,所居住,之淨土,

如果,
再要,細分,《真淨土》,

則還,
可以,分為,十地菩薩,所居住者,

此處,
名為:「離妄真土」。

或是,
諸佛,所居者,名為:「純淨真土」。

所以,

諸佛,
菩薩,自享者,名為:「真土」,

若是,
示現,給其他有情者,則名為:「圓應土」。

這些,
都是,我們,

累世,
以來,修行清淨業,的,清淨依報,

但是,
現在,不管,

曾經,
我們,來自,哪一個,佛國,淨土?

就算,
我們,都是,佛,菩薩,再來,

現在,
這個,元會,

我們,
已又,再次,走到了,《菩薩因行》,

這是,
我們,最後,證果,的時候,

我們,
大家,都要,加油了,

這樣,
才能,無愧於,我們,自己的,本來,

或者,
這樣,說吧,

這是,
我們,再次,賡新,證果,的時候了,

我們,
怎麼,可以,還不努力呢?

我們,
又該,如何,

才能,
對得起,自己,六萬年來,的辛苦,呢?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2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