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1年10月4日 星期一

天佛院遊記 讀書會筆記 第十四回之五

 天佛院遊記 讀書會筆記 第十四回之五


六祖云:「不識自本心,學法無益。」
佛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心者,修道之重點。
若明此心,見此本性,
則淨土自在,逍遙極樂有望也。

心是萬化之主宰,
儒曰:存心,道曰:修心,釋曰:明心,
皆不離乎以心為道。

但心有道心、人心、血心之分。
天有理天、氣天、象天之別。

後世不得心傳者,
只知道在心中,不知心在何處?
或執臟腑氣質之心,以為心者。
是以守其心而執相,虛其心而著空,
制其心則理欲交馳,聖凡不分,理氣莫辨,
無怪勞其心而無成也。

蓋天命之性,
人人固有,個個無缺,
因拘於氣稟,
蔽於物慾,大都有而不知其有。

代代祖師,
聖聖傳心,即傳其固有之心也。
此固有之心,
即本然之性,本能之性,即天之所命。

天者人人統體之性,
性者人人各具之天也。

故孟子曰: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

天人本自一貫,天統四時,心統四端,
天之所具者,人性悉具,特患人不能盡性耳。

《本節筆記》

六祖云:「不識自本心,學法無益。」
佛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心者,修道之重點。
若明此心,
見此本性,則淨土自在,逍遙極樂有望也。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
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所以,
六祖,云:不識《自本心》,學法無益。

三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

性、心、身,
體、相、用,三界同元,本是一體,

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

所以,
佛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這個,
佛心,本性,

才是,
我們,修道的,起點,重中之重,

所以,
我們,活佛師尊,

一再的,

教導,
我們,《修道修心,辦道盡心》。

那麼,

我們,
修道,是修,什麼心?

再則,

我們,
辦道,又是,盡的,什麼心?

若明,
此心,見此,本性,

自然,
淨土,自在,逍遙,極樂,有望也。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說的,

不就,
正是,我們,此心,未明嗎?

因為,
此心,未明,

所以,
我們,才會,依然,

還在,
這個,假的世界裡,受苦,不是嗎?

心是萬化之主宰:

這個,
天心,本體,

正是,
宇宙,一切萬化,的,總主宰,

所以,

三教,
聖人,的教導,也都,不離此心,

儒曰:存心,
道曰:修心,釋曰:明心,

中庸,
首章,說: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我們,
身心,言行,

能夠,
不離,這個,本性,叫做,有道。

但心有道心、人心、血心之分。
天有理天、氣天、象天之別。

不過,

三界,
雖然,一體,卻有,層次,

天,
有,理天、氣天、象天,之分別,

我們,
這個,存心,

也有,
道心,人心,血心,的不同,

後世不得心傳者,
只知道在心中,不知心在何處?

我們,
這些,後來的人,學道,

雖然,

也講,
修心,盡心,

但是,
其實,我們,絕大部分的人,

還是,
依然,不知道,自己的心,到底,在哪?

或執臟腑氣質之心,以為心者。
是以守其心而執相,虛其心而著空,

有人,
以為,這個,臟腑、氣質的心,

才是,
我們,生命,的,心,

請問,
這個,心臟,能夠,思考,嗎?

心臟,
不能,思考,

那麼,
我們,所謂的,人心,在哪裡?

人心,
在腦,不在,心臟,

這個,
可以,稱為,第一層的,《破相》,

再來,

我們,
試著,了解,人心,是什麼?

人心,
其實,是,我們,

每個人,
生活的,經驗,個人專屬的,記憶,

這裡,
就是,我們,

一切,
是非,判斷的,基礎,

滿是,
我們,個人的,執著,與,妄想,

如果,
我們,守著,這個心,

我們,
也就,逃不開,自己的,固執與恐懼,

如果,
我們,放下,這個心,

則又,
因為,無明,

落入,
恐懼,而又生出,貪求,執著,

一個,
以為,的,清靜,

然而,
卻是,空蕩無物,一無所有,的世界,

制其心則理欲交馳,聖凡不分,理氣莫辨,
無怪勞其心而無成也。

所以,
如果,我們,

執著,
這個,人心,來修道,

必然,
會在,個人情理,欲望之中,掙扎,

這樣,
所謂,聖與凡,

常常,
我們,還是,分不清楚的,

所以,
儘管,修辦了,很久,

但是,
實在,可惜,

因為,
始終,還是,徒勞,卻是,無功,

蓋天命之性,人人固有,個個無缺,
因拘於氣稟,蔽於物慾,大都有而不知其有。

本來,

這個,
天命,本性,

我們,
人人,本有,個個,無缺,

那麼,
又是,為什麼?

現在,
大家,卻是,有而不知其有呢?

大概,
我們,都被,

自己,
宿世,的,業識,習染,所困,

然後,
又再,加上,

這個,
有情,世間,感官之欲,所引誘,

所以,
現在,還能,

發現,
或是,想要,保有,

這個,
天命,本性的,實在是,少之又少了,

代代祖師,
聖聖傳心,即傳其固有之心也。

然而,

代代,
祖師,相承,聖聖,相傳的,

不過,
也就是,這個,

我們,
人人,本有的,天心、本性,罷了,

此固有之心,
即本然之性,本能之性即天之所命:

這個,
所謂,本心,

就是,
本性,就是,我們的,天命,本能,

天者人人統體之性,
性者人人各具之天也。

其實,
我們,跟天,的,關係,

一直,
都是,這樣的,

就是,
我們,都在,天,的裡面,

而同時,

天,
也,一直,都在,我們的裡面,

現在,

我們,
再以,這個,身體,做個,比喻,

《天》,

就是,
我們,這個,《人》,

《我們》,

就像,
這個,身體裡,的,《細胞》,

我們,
所有的,細胞,

共同,
組成,我們這個人,這個,天,

我們,
全都是,這個天,的,一個部分,

然而,
同時,每一個,細胞,

當然,
也都,會有,這一個,天,的存在,

因為,
如果,這個,天,不存在了,

那麼,

我們,
這個,細胞,也就,死了,

故孟子曰: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所以,
孟子,說:

能夠,
善盡,本心,的人,

自然,
也就,能夠,發現,自己的本性,

能夠,
發現,自己本性,的人,

就是,
一個,知天,了解,自己天命的人,

存其心,
養其性,所以事天也。

所以,
如果,我們,

能夠,
存養,自己的,本心、本性,

這樣,
就是,一個,

善於,
事天,能夠,存養,自己天命的人,

天人本自一貫,天統四時,心統四端,
天之所具者,人性悉具,特患人不能盡性耳。

天人,
本來,就是,一貫,

就像,

天統,
四時,春、夏、秋、冬,

心統,
四端,仁、禮、義、智,

所有,
天心,所具備的,一切,

人的,
本心,本性,裡面,

自然,
也是,通通,都有,什麼,都不缺,

我們,
本是,佛子,

天,
的,一個,《分靈》,

只是,
我們,大部分的人,不知道,罷了,

這一節,

我們,
活佛,師尊,已經,對於,

我們,
到底,是誰?,

為何,
需要,修道,辦道,

還有,

如何,
修道,辦道,實在是,講得太清楚了。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21-100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