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書會,八佾篇,第十九章,
定公問:
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對曰: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本節筆記》
魯定公:
周朝,
魯國,國君,姓姬,名宋,
他是,
昭公,之弟,
兄長,
死後,弟繼,君位,
成為,
魯國,第二十五任國君,在位,十五年,
某日,
朝上,定公,藉機,詢問,孔子:
有關,
君臣,之義,相處,之道,
君,
該,如何,用臣?
臣,
該,如何,事君?
當時,
三家,跋扈,
君臣,
相處,一直都是,魯君之痛,
所以,
朝上,定公之問,
看似,
平常,恐怕還是,意有所指,
好像,
是在,「閒談」,卻又帶點,「盼想」,
朝堂,
之上,這個,問題,
恐怕,
是要,說給,「三家」,聽的,吧?
孔子,對曰:
對,
是,臣答君問,
古人,
有云:「伴君如伴虎」,
這個,
人臣,答君之問,真是,大學問啊!
君,使臣以禮;
臣,事君以忠。
文章,
幾乎,就是,「大白話」,了,
可是,
這個,回答,
不慍,
不火,而又,實在,恰到好處,
既是,
回答,國君,
同時,
孔子,幾乎,也回答了,三家,
孔子,
重點,在於:
君權,
衰落,但是,「禮」,絕不可廢,
君,還是,「君」,
禮,還是,「禮」,
《君使臣以禮》:
一、使臣以禮:
為君,
自己,本身,得先,重視,「禮」,
凡事,
都得,依禮,而行,
為君,
自重,於禮,則能,「立威」,
有威,
自然,臣服,
其實,
君臣,相處之道,真的,沒有別的,
首要,
就是,立,「禮」,
然後,
君臣,皆要,「重禮」;依禮,而行,
二,以禮使臣:
為君,
用臣,一定要,以禮,有道,
不可,
任性,胡為,
為君,
能夠,時時,敬臣,以「禮」,
為臣,
豈能,不從?
《臣事君以忠》:
為臣,
事君,憑的,就是,一個,忠,字,
忠,
是,「中心」,
就像,
一個,圓,中於,圓心,一點,
忠,
是,中於,自心,本性,
所以,
就是,「誠」,
因此,
盡己之心,恪忠職守,謂之「忠誠」,
忠,
是,「中心」,是,「公心」,
這個,
就是,「信」,
所以,
曾子,自律,三省,有云:
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孔子,
這個,忠字,
應該,
就是,公心,所在,無私,無我,
《君臣有義》,
以前,
後學,不明白,
君臣,
何以,作為,「五倫之首」?
求道,
以後,弄懂了,一句話,「禮門義路」,
所以,
也才,明白,
什麼,
叫做,君臣,之,「大義」,
其實,
君臣,的結合,
乃是,
為了,推行,「大道」,於天下,
君臣
所以,結合,
就是,
為了,要能夠,造福,天下百姓,
所以,
君臣,之義,
絕對,
不是,狼狽為奸,為了,謀財取利,
因為,
君臣,謂之:「大義」,
所以,
這個,君臣之義,才能大於,父子之親,
大於,
夫婦,之情,而為,五倫之首,
因此,
這個,「事君以忠」,
其實,
是要,
忠於,大我,忠於,道義、大業,
我們,
就以,「行船」,為例:
國家,
就是,「船」,
那麼,
國君,就是,船長,負責,掌舵,
群臣,
就是,水手,
這個,
君臣之義,在於載眾,從此岸到彼岸,
所以,
君者,使臣,豈能,《無道》?
當然,
豈可,《無禮》?
再則,
事君,以忠,
其實,
這個,忠,字,是,有層次,的,
忠君,
不能,只是,忠於人,
所以,
除了,
聽話,配合,也要,忠貞,諫言,
否則,
等到,「船」,沉了,
再來,
怪君,無能,那樣,又有何益,呢?
所以,
這個,忠,字,
不但,
愛君,而且,也要,愛船,愛國,
既要,
盡忠,職守,
也要,
愛護,船上,所有的,百姓,
更要,
確保,航線,能夠,安全,抵達彼岸,
臣事君以忠:
幾乎,
可以,推斷,
當時,
三家,應該,也都,在場,聽著,
我們,
不看,別的,
單看,
孔子,這段,臣答君問,之精準,
恐怕,
就要,《嘆為觀止》,了,
因為,
短短,兩句話,
但是,
既答,君問,又能,傳君,之言,
上諫,
其君,下勸,其臣,
不但,
言之,在理,而且,兩相,不得罪,
不禁,
讓人,想起,
子思,
中庸,裡的,一段,名言:
一個,
有道,君子,
總是,
動而,世為,天下道;
行而,
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
所以,
世人,
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
真乃,
修道,之,典範,
感謝,
昔日,群弟子,記其言,
使能,
流傳,至今,
今日,
又勸,你我,哈哈,真是,妙哉!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22-12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