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讀書會,人間世,筆記一之三,
顏回曰:
吾無以進矣,敢問其方。
仲尼曰:
齋,吾將語若!
有而為之,其易邪?易之者,皞天不宜。
顏回曰:
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
若此,則可以為齋乎?
曰:
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
回曰:
敢問,〈心齋〉?
仲尼曰:
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
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
聽止於耳,心止於符,
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虛,
虛者,心齋也,
顏回曰:
回之未始得使,實自回也;
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謂虛乎?
夫子曰:盡矣,吾語若!
若能,入遊其樊而無感其名,
入則鳴,不入則止,
無門,
無毒,一宅而寓於不得已,則幾矣,
絕迹易,無行地難。
為人使,易以偽;
為天使,難以偽。
聞以有翼飛者矣,未聞以無翼飛者也;
聞以有知知者矣,未聞以無知知者也。
瞻彼闋者,
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夫且不止,是之謂,〈坐馳〉,
夫徇耳目,
內通而外於心知,鬼神將來舍,而況人乎!
是萬物之化也,
禹舜之所紐也,伏戲几蘧之所行終,而況散焉者乎!
〈本節筆記〉
顏回曰:
吾無以進矣,敢問其方:
顏回說:
我已經,沒有,更好的,方法了,
還請,
老師,教導我吧,
仲尼曰:齋,吾將語若:
孔子說:
好的,
你先,齋戒,
然後,
我們,再來,談談,這個,事情,
有而為之,其易邪:
一切,
變化,的,開始,
在於,
我們,從無,到有,的,這一念,
有了,
這個,一,
也就,
有了,陰陽,對待,變化,就開始了,
易之者,皞天不宜:
這個,
陰陽,的,變化,稱為,太極,之天,
兩儀,
四象,八卦,……
緣起,
一切,萬有,彌綸六合,無窮無盡,
但是,
這些,
還都,不是,本來,
顏回曰:
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
若此,則可以為齋乎?
聽到,
齋戒,顏回,報告,孔子,說:
學生,
因為,家貧,
沒有,
喝酒,不沾葷腥,已有,好幾個月了,
這樣,
不就,已經,齋戒,了嗎?
曰:
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
孔子,
回答,顏回,說:
不喝酒,
不葷食,只能,算是,祭祀,的齋戒,
不能,
叫做,〈心齋〉,
回曰:敢問,〈心齋〉?
所以,
顏回,請教,說:
那麼,
應該,怎樣,才叫做,心齋,呢?
仲尼曰:
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
孔子,
告訴,顏回,說:
若一志:
如果,
能夠,置心一處,(守玄),
無聽之以耳:
關閉,
我們,外在的,視聽,
而聽之以心:
觀察,
自心,之中,每個,細微的,起心動念,
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
試著,
這樣,練習,做個,〈觀察者〉,
首先,
數息,觀察,呼吸,
然後,
觀察,心念,而不是,被心念,帶著走,
最後,
就是,覺醒,
接軌,
本性,如來,覺醒,我們的,真人,
聽止於耳,心止於符:
外在,
聲音,不入於,耳,
內心,
沒有,任何,妄想,或是,執著,之像,
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
只是,
如實,存在,
有如,
一只,空杯,待物,
有如,
一面,鏡子,事來則應,事去則靜,
〈唯道集虛〉:
唯道:
就是,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集虛:
則是,太極返一,一歸無極,
虛者,心齋也:
這個,
歸於,虛(零),
歸於,
無極,如來,的狀態,就叫做,心齋,
顏回曰:
持了,
幾天,心齋,
顏回,
再次,回來,請教,老師,說:
回之未始得使,實自回也:
之前,
在我,還沒,持此,心齋,之時,
那些,
想法,念頭,
大都,
只是,來自於,自己的,業識(無明),
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謂虛乎?
我持,
心齋,之後,
發現,
如今,我已經,放下了,這些,業識,
這樣,
我能,算是,
歸零,
入虛,回到,這個,無極,了嗎?
夫子曰:盡矣,吾語若!
孔子,
回答,說:
這樣,
大概,就很,接近,本心,了,
坐吧,
我來,告訴你,
若能,入遊其樊,而無感其名:
若能,
進入,悠遊,這個,無極、太虛之境,
自然,
也就,發現,
這個,
玄妙,之門;自然,之道,
恰如,
老子,道德經,所言: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故而,
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入則鳴,不入則止:
(入則鳴):
就像,
太上,清靜經,所說的,能遣之者,
內觀其心,心無其心,
外觀其形,形無其形,
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三者既悟,唯見於空,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
所空既無,無無亦無,
無無既無,湛然常寂;
寂無所寂,慾豈能生?
慾既不生,即是真靜,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
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
既入真道,名為得道,
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為化眾生,名謂得道;
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自己,
能入,聖道,所以,可傳,聖道,
這樣,
叫做,〈入則鳴〉,
〈不入則止〉:
夫,
人神好清,而心擾之;
人心好靜,而慾牽之。
常能,
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
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所以,
不是,不能,
實是,
因為,我們,心未澄,慾未遣,也,
〈不入則止〉:
試想,
一個,自身,尚還不能,入清靜,的人,
如何,
能夠,勸化,別人呢?
所以,
當止,則止,
無門無毒,一宅而寓於不得已,則幾矣:
無門:
門是,
出入,之用,
無門,
就是,本來如是,無入、無出,
無毒:
毒是,
污染,有害,
無毒,
就是,心無雜染,無住、無念、無妄,
一宅而寓於不得已:
雖然,
一切,〈 本自具足 〉,
難免,
還是,得要,
用捨,
行藏,藉假修真,實是,不得已也,
則幾矣:
這樣,
大概,可以,
稱為,
開悟,有道,歸於,本性,如來,了,
絕迹易,無行地難:
〈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
其實,
人的,心念,也是,如此,
所以,
難就,難在,
我們,
如何,能夠,〈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呢?
為人使,易以偽;
為天使,難以偽,
業識,
人心,容易,使人,認假為真,
天心,
本性,智慧,真愛,
則是,
光明,遍照,而容不得,一點,虛假,
聞以有翼飛者矣,未聞以無翼飛者也;
聞以有知知者矣,未聞以無知知者也。
因為,
鳥有,翅膀,所以,才能飛,
如果,
人無,〈智慧〉,
我們,
怎能,明白事理,分辨是非,呢?
瞻彼闋者:
如果,
我們,能夠,明白,這個,空性,
發現,
這個,緣起/性空,之道,
虛室生白,
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謂坐馳:
虛室生白:
空的,
房間,才顯得,通透,明亮,
所以,
心的,清靜,
我們,
才能,更加,明白事物,掌握變化,
吉祥止止:
所有,
一切,吉慶,祥瑞,
全都,
發端,於此,當然,必也,回歸,於此,
夫且不止:
如果,
我們,不能,
回歸,
我們,這個,清靜,本性,如來,
是之謂:坐馳,
這樣,
就是,所謂:〈 馳於心物 〉,
外表,
看似,安靜,
然而,
其實,精神,始終,馳於,外物,
夫徇耳目,內通而外於心知,
鬼神將來舍,而況人乎!
如果,
耳目,不是,工具,
反而,
成為,我們,身心,的,主人,
我們,
疲累,身心,
卻是,
一直,只是,盲目,跟著,外物,跑,
善念,
惡念,神神鬼鬼,是是非非,
佔滿,
我們,心房,
這樣,
我們,還是,我們,自己,嗎?
是萬物之化也:
所以,
這個,清靜,空性,
才是,
世間,一切,萬有,變化,的所在,
禹舜之所紐也,伏戲几蘧之所行終,而況散焉者乎!
禹舜之所紐也:
禹舜,
用以,治理,天下,的,樞紐,
伏戲几蘧之所行終:
上古,
帝王,伏羲、几蘧,
終其,
一生,所堅持,奉行的,真理(大道),
而況散焉者乎!
不論,
古今,聖人,帝君,尚且,如此,
何況,
我們,一般人,不就,
更是,
應該,回歸,
我們,
這個,至善,本來,清靜之地,嗎?
(後記討論)
〈人間世〉,
這是,
先天,還是,後天,呢?
莊子,
本章,此篇,
實在,
用意,深遠,企圖,要為,
這個,
戰亂,苦難的,世間,尋找,一條出路,
困在,
後天,〈業識的路〉,
其實,
只是,一條,昏暗,無明,的道路,
不論,
我們,多麼,聰明,
或是,
我們,多麼,努力,想要,改變,
其實,
幾乎,無解,
因為,
只有,返回,先天,才是,唯一,的路,
就像,
我們,這個,雜染的,心,
如果,
不能,清靜,
那就,
像是,我們,用一個,髒污的,容器,
去裝,
飲品,或是,清水,
飲品,
終究,還是,被染汚,不能,食用了,
世界,
之亂,之苦,
其實,
在於,我們,這顆,(心),
不能,
歸於,清靜,
所以,
這裡,孔子,教了,我們,一個,方法,
就是,
修持,心齋,
收視,
返聽,置心,一處,
時時,
迴光,返照,
明德,
新民,回歸,我們的,至善,寶地,
(心齋),
當然,
就是,管理,我們的,心,
我們,
不懂,管理,
坐馳,
外物,任它,貪、瞋、癡、慢、疑,
疲於,
奔命,而不,自知,
這是,
一場,顛倒,
我們,
生命,之苦,生命,之痛,
如果,
我們,想要,打破,這個,世間,黑暗,
那就,
趕快,求道,
點亮,
我們,生命,這盞,智慧,的燈,
如果,
我們,想要,離苦,
那就,
好好,持齋,修道,守護,這道,光,
如果,
我們,想要,救人,出苦,
那就,
辦道,渡人,
恢復,
我們,先天,愿力,如來,真心,本性。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23-02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