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1年5月3日 星期一

問答

 問一:


請問經理,您對「真常應物」這部分的説明,可否再敍明一下?後學對呂法律主的百字銘中,「真常需應物,應物要不迷」一直覺得很值得深究,正好看到您今天的貼文,甚是法喜充滿,所以,不好意思,直言向您請益,望請見諒!

答:

《真常需應物,應物要不迷》

例如:

我們,
都有,愛、智慧、和,勇氣,

需要,
挫折、困難,才能顯現,

但是,
常常,我們,忘了,

反而,
卻被,挫折,困難,的事物,所迷惑,

或者,
我們,需要鏡子,才能,看見自己,

但是,
鏡子,裡面的,我,

始終,
卻都,不是,真正的,我自己,

世間,
是個,我們練習,做佛,的地方,

但是,

仍然,
還有,很多佛,卻被世間,給迷住了,

所以,
呂祖,說:

《真常需應物,應物要不迷》

問二:

方便,
再就,「真常丶應物丶不迷」做定義嗎?

真常:

我們,
先從,字面看,

其實,
就是,真實,平常,而已,

雖然,
這個,真實,平常,也不容易,

但是,
真常,還有一個,更深的定義,

真,是,不變,
常,是,永恆。
 
那麼,
這個,問題,就會,落在,

什麼,
東西,能夠,永恆,能夠,始終不變,

我們,
能不能夠,超越一下,思想,

如果,
天地,有盡,請問,什麼還在?

這樣,

我們,
自然,就會,回到,天地創始之初,

或者,
生命,開始之前的,我們,

那麼,
這個,真常,我們能夠,體會,明白嗎?

《應物》

這個,
我們,用現在的語言,叫做,關係,

佛性,
無形,無相,看不見,摸不著,

那麼,
如果,祂要,作用,

就會,
需要,一個,相對的,存在,

例如:

如果,
沒有,《死》,

我們,
就不能體會,《永生》,是什麼?

死,
是,假相,

只是,
為了,證明,《永生》,的存在,

諸如,此類,

所有,
困難,挫折,問題,境遇,

也都,
只是,為了,

證明,
我們,本來的,智慧,勇氣,和,愛,

所以,

關係,
就是,一種,《相對存在》,

關係,
像是,一面,鏡子,

我們,
與人,或是,與事物,的關係,

只是,
真實,的反應,讓我們,看到自己,

這個,
叫做,《應物》,

我們,
只有,從孩子的身上,

才能,
知道,自己,做父母,做得,如何?

再來,
我們,談談,什麼叫做,不迷,

《迷》,

這個字,
基本上,就是,《無明》,

不知道,自己是誰?
不知道,自己在哪裡? 

走在,
路上,站在,十字路口,

當然,
也不知道,自己將往哪裡去?

請問,
這樣,我們,是什麼狀態呢?

惶惶不安,
認假為真,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然後,

我們,
迷於,外界,各種,人、事、物,

然而,

最大,
最大的,問題,就是,找不到自己,

所以,
如果,找不到,《真常》,

請問,
我們,如何,《應物》?

如果,
我們,沒有,找到,自己,

那麼,
我們,又如何,能夠,《不迷》呢?

希望,
這個,註解,
對妳,有所幫助,謝謝妳,晚安。



感謝,
讀者,對於,昨天,文章的迴響,

讓我們,
有機會,針對,

天佛院遊記 
章句導讀,第十二回之六,再做補述,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21-04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