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1年11月1日 星期一

天佛院遊記 讀書會筆記 第十四回之九

 天佛院遊記 讀書會筆記 第十四回之九


此心之初,
以降衷而言謂之「命」;
以稟受而言謂之「性」;
以應酬萬事而言謂之「心」;
以其感於萬事而生喜怒哀樂愛惡欲而言謂之「情」,

合而言之,一「理」也。

此理以覆育萬物而言謂之「天」;
以主宰萬物而言謂之「帝」;
以孕育萬物,生天生地而言謂之「中」;
以萬物始終共由而言謂之「道」;

以無聲無臭,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體物不遺,
兩在不測,至費至隱,至顯至微,

無生萬有,
虛含至實,無終無始,無在而無所不在,

無物不理,
各得其理,至真無妄,

寂然不動,
感而遂通,不行而至,不疾而速,無為而成而言,

謂之:
至理、至神、至誠、至善。

故天有天理,地有地理,
人有性理,物有物理,事有事理。

得理則治,失理則亂;
明理則安,昧理則苦。

知禮(理)之節文,可以制禮,
知氣之清濁,可以作樂,

教民由此謂之政;
禁民違此謂之刑(戒)。

師以教之,賞以輔之,罰以弼之,
有始有終,本末不紊,先後有序,
而聖賢之能事畢矣!

哈哈。

《本節筆記》

我們,
修道,修心;辦道,盡心,

但是,
到底,心,是什麼?

這裡,
老師,要給我們,講個,清楚,

此心之初,
以降衷而言謂之「命」;
以稟受而言謂之「性」;
以應酬萬事而言謂之「心」;
以其感於萬事而生喜怒哀樂愛惡欲而言謂之「情」,

合而言之,一「理」也。

我們,
這個,心,原來,是這樣的,

心的,
起點,叫做,命,

因為,
由天,而來,所以又叫做,天命,

這個,
天命,落在,萬物的身上,

各有,
稟受,各有,作用,

這時,
這個,心,

就是,
萬物,本質之性,稱為,本性,

有了,
這個,本性,之後,

隨著,
這個,本性,

面對,
周遭,環境,應對,種種的,變化,

這個,
就是,我們,所謂的,心,

然後,
這個,心,

經歷,
一個,又一個的,事件,之後,

也就,
有了,經驗,這個經驗,叫做,知識,

有了,
這個,識,之後,

我們,
這個,心,就變得,複雜了,

開始,
有了,喜、怒、哀、樂、愛、惡、懼,

這樣,
這個,心,

到了,
這個,時候,也就,落入了,情,

所以,
這個,命、性、心、情,

其實,
都是,同一個,《理》,

也都,
稱為,《心》,

問題,
在於,我們,通常,落於,哪個心,

因為,
我們,落於,什麼,

我們,
自然,就會,是什麼,成為,什麼,

此理以覆育萬物而言謂之「天」;
以主宰萬物而言謂之「帝」;
以孕育萬物,生天生地而言謂之「中」;
以萬物始終共由而言謂之「道」;

另外,
這個,理,

因為,
表現,各有,不同,

所以,
這個,心,還有,不同的,稱名,

以能,
創造,涵蓋,一切萬有,叫做,《天》,

因為,
祂是,一切萬有的,本源,主宰,

所以,
叫做,《帝》,

萬有,
既在,祂之內,

而祂,
又在,天地,一切,萬物之中,

放之彌綸六合,
退之卷藏於密。

這個,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一,

處於,
中心,一點,叫做,《中》,

這個
中心,運作,一切萬有,叫做,《道》,

所以,
這個,道,

講的,
就是,一切萬有的,《心》,

以無聲無臭,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雖然,
這個,中心,

無聲,
無息,看不見,也,摸不著,

體物不遺,
兩在不測,至費至隱,至顯至微:

但是,

大無,
不包,小而無內,無所不在,

不在,
兩端,而,包含兩端,

祂是,
最為,彰顯,

最是,
巨大、深,廣、遠,的,相,

又是,
最為,隱藏,

最是,
精緻、細微、玄妙,的,理,

無生萬有,
虛含至實,無終無始,無在而無所不在:

祂的,
數學,定位,是,

(0、0、0、…、…、……)

本身,
是無,但是,能生萬有,

最是,
清虛,無有,

然而,
卻又是,最純然,真實的存在,

不知,
起於,何時,更不知,終於何處,

看似,
無有,其實,無所不在,

無物不理,
各得其理,至真無妄:

世間,

無有,
一物,不具其理,

萬物,
因為,具備,這個,理性,

才能,
顯現,其,真實,

否則,
一切,萬物,恐怕只是,一個假體,

寂然不動,
感而遂通,不行而至,不疾而速,無為而成而言:

應該,
如何,形容,祂,呢?

不動,

祂是,
一種,寂靜,《定》,的狀態,

感而遂通:

靈敏,
而又,通達,無感不應,

就像,
是在,照鏡子,如實,呈現無遺,

不行而至:

好像,

本來,
祂就,已經,在那裡,

因為,
祂是,《此》,同時也是,《彼》,

既在,
這裡,也在,那裡,

不疾而速:

也許,
我們,看不到,

祂的,
移動,快速的,變化,

但是,
其實,物換星移,從來,不曾停止,

無為而成:

祂既,
無是,也,無為,

然而,
一切,萬有,

無一,
不是,根於此,不是,成於此,

謂之:
至理、至神、至誠、至善。

因為,
這樣,所以,

我們,
敬稱,祂是,無上,

至尊、
至聖、至理、至神、至誠、至善,

故天有天理,地有地理,
人有性理,物有物理,事有事理。

聖人,
賢哲,發現,祂,

在天,為天理,在地,為地理,
在人,為性理,在物,為物理,
在事,為事理,

得理則治,失理則亂;
明理則安,昧理則苦。

世人,
若是,能夠,

明白,
此理,則,心正,身修,

失去,
此理,則,家敗,國破,天下亂;

智者,
明順,此理,

無不,
安然,自在,逍遙,

愚者,
迷昧,此理,

難免,
落入,無明,恐懼,煩惱,苦海之中。

知禮(理)之節文,可以制禮,
知氣之清濁,可以作樂,

所以,
自古,聖王,有,禮樂之教,

制禮:

就是,
調節,入理,的方法,條款,

作樂:

就是,
表現,此理的,清濁,升降,流轉,

教民由此謂之政;
禁民違此謂之刑(戒)。

能夠,
教導,百姓,依歸,這個理,

這樣,
叫做,《為政》,

禁戒,
百姓,莫違此理,叫做,《用刑》,

師以教之,賞以輔之,罰以弼之,
有始有終,本末不紊,先後有序,
而聖賢之能事畢矣!

古往,
今來,所有,《聖賢的事業》,

沒有,
別的,就是這個,

師以教之:

採用,
教導,的方式,

引導,
啟發,眾生,發現,明白,這個理,

賞以輔之:

採用,
獎賞,的方式,

鼓勵,
成全,眾生,走向,正道,對理的路,

罰以弼之:

採用,
刑罰,的方式,

幫助,
眾生,遠離,邪道非理,苦難的路,

有始有終,本末不紊,先後有序:

就像,
大學,所說的:

物有本末,
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哈哈:

這樣,
大家,是否,

已經,
都能,明白,這個心,這個道,呢?


哇!

實在,
讓人,讚嘆!

接連,
幾天,我們,研讀了,

活佛,
師尊,天然古佛,

在這,
遊記,第十四回,之初,這篇慈悲,

其中,

精闢,
獨到,之處,實在,太多了,

聖言,
精深,博大,

真的,

不是,
我們,粗淺之學,能夠,表達萬一,

所以,

只能,
厚顏,恭請,大家,

自行,
再去,深入研究,好好,體會再三,

好嗎?

實在,
真的,很不好意思。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21-11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