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是走出來的。
天佛院遊記 讀書會筆記 第十六回之十三
《十行位》:
《菩薩因行五十二階位》,
之,
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階,
十種,
菩薩,用來,
自覺,
覺他,正己,成人,的,進階之行,
所以,
又名:《十行心》。
(一)歡喜行:
菩薩,
善用,無量如來之妙德,隨順十方。
(二)饒益行:
菩薩,
善能,利益,一切眾生。
(三)無瞋恨行:
菩薩,
善修,忍辱,能離,瞋怒,
謙卑,
恭敬,不害,自他,對怨,能忍,
(四)無盡行,又名,無屈撓行:
菩薩,
善能,大精進,
發心,
度眾,令至,大涅槃,永不鬆懈,
(五)離癡亂行:
菩薩,
常住,正念,
而不,
散亂,於一切法,絕無,癡亂,
(六)善現行:
菩薩,
已知,《無有法》,
《三業寂滅》,
無縛,
無著,而亦,不捨,教化眾生,
(七)無著行:
菩薩,
歷諸,塵剎,供佛求法,心無厭足,
然而,
自始,至終,
仍以,
寂滅,觀諸法,故於一切,無所著,
(八)尊重行:
尊重,
一切,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
(九)善法行:
菩薩,
已得,四無礙陀羅尼門,等法,
成就,
種種,化他,之善法,
以此,
守護,正法,以令,佛種不絕,
(十)真實行:
菩薩,
成就,第一義諦,之行,
如說,
能行,如行能說,語行相應,色心皆順,
《四加行位》:
菩薩,
十行,階位,之後,
再加,
修行,煖地、頂地、忍地、世第一法地,
這裡,
稱為,《四加行位》。
楞嚴經,
放在,
清淨,《四十一心》,
資糧位:
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之後,
菩薩,
進階,《十地階位》,之前,
成就,
菩薩,之位的,四種,「妙圓加行」,
煖地:
日出,春生,稱為,《煖》,
頂地:
日中,夏長,稱為,《頂》,
忍地:
日昃,秋收,稱為,《忍》,
世第一法地:
日成,冬藏,稱為,《世第一法》,
《四妙圓加行》:
意思,
就是,
再加,一次,《循環》,
作為,
菩薩,行者,最後,真實的,《領悟》,
《後記》
嘿!
我最,
親愛,的,白陽修士,
世間,
最是,真實的,《菩薩行者》們,
我們,
一起,來檢視,一下吧:
(一)歡喜行:
修道,
辦道,我們,都還,歡喜,嗎?
那麼,
這個,歡喜,
它是,
來自,外在的,《成就》,嗎?
還是,
其實,祂是,
我們,
內心,幸福時,自然的,流露,呢?
所以,
重點,就是,現在,
我們,
內心,深處,是否,清靜,有道,嗎?
(二)饒益行:
我們,
認真,檢查一下,
我們,
每個,起心,動念,
每個,
言行,舉止,對眾生,有好處,嗎?
(三)無瞋恨行:
請問,
我們,心中,
還有,
哀傷、埋怨、瞋恨、怨懟,嗎?
(四)無盡行,又名,無屈撓行:
對於,
修道,辦道,
我們,
還有,很多,藉口,理由,嗎?
我們,
真的,覺得,
忽進,
忽退,繞來繞去,這樣,比較好嗎?
(五)離癡亂行:
我們,
還有,很多,癡迷,執著,嗎?
我們,
修道,辦道,
還是,
我行,我素,不願意,照著規矩,嗎?
(六)善現行:
我們,
講的,道理,
別人,
真的,能夠,聽得,明白,嗎?
我們,
能夠,將心比心,
體諒,
別人,各種,不如法的,行為,嗎?
《應事》,
我們,
會是,活潑的,嗎?
還是,
我們,
寧可,古板守舊,也不,跟上,嗎?
(七)無著行:
我們,
修辦,到底是,
為了,
拿起,還是,為了,放下,呢?
《三輪體空》,
這個,
我們,知道,嗎?
我們,
明白,一切,緣起,不離,性空,嗎?
(八)尊重行:
我們,
真的,相信,
萬物,
平等、一切萬法,平等,嗎?
我們,
知道,自己是,《一切萬有》, 嗎?
或者,
我們,承認,
一切,
萬有,就是,《自己》,嗎?
如果,
我們,
做人,少了,《尊重》,
恐怕,
我們,
真的,就是,忘了,自己是誰,了吧?
(九)善法行:
四無礙陀羅尼門:
於法無礙、
於義無礙、於詞無礙、樂說無礙,
自覺,
覺他,是道則進,
克己,
復禮,正己成人,非禮則退,
智仁,
勇行,菩薩,六度、四攝、四無量心,
(十)真實行:
我們,
相信,自己,是佛,嗎?
我們,
愿意,如實承擔,自己,是佛,嗎?
我們,
是否,已經,認真,
而又,
勇敢,的,踏上這條,成佛之路,了嗎?
我們,
已經,肯定,
這場,
我們,修辦的,終點,
自己,
將來,必然,成就佛果,無疑,了嗎?
當然,
這個,《十行》,
還是,
需要,煖、頂、忍、成,再加行的,
《藉假修真》
藉事,
煉心,藉眾,修己,
藉以,
加強,我們,真實的,《道行》,
《加行》:
就是,
道場,修道課程,所謂的,火候,啊~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22-100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