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書會,八佾篇,第十七章,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
子曰:
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本節筆記》
子貢:
複姓,
端木,名賜,字子貢,
孔門,
十哲,之一,而以,言語,聞名,
子貢,
善於,經商,
很有,
幹才,處世,圓融,辦事,通達,
曾經,
擔任,魯,衛,兩國之相,
他是,
孔門,弟子中,之首富,
取財,
有道,自詡,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後世,
有人,奉之為,財神,
今人,
也常,見於,敬輓,商界名人時,
或見,
題字,曰:「端木遺風」,
孔子死,
子貢,
未能,及時趕到,
孔子,
死後,子貢,於墓旁,守喪,六年,
告朔:
朔,
是,每月,初一,
依據,
周禮,周天子,於每年,歲末,
頒發,
來年,每月之,朔日,遍告於,諸侯,
諸侯,
受而,藏之,於其,始祖之廟,
每逢,
月朔,之時,
各國,
國君,再將其,請出,
舉行,
祭祀,並且,頒告國人,使之奉行,
這個,
典禮,就稱為,《告朔》,
餼:
古人,
繫養,牲畜,曰:牢,
烹而,
熟之,曰:饗,
若是,
殺而,未烹者,曰:餼,
餼羊:
就是,
殺而,未烹,之生羊,也,
天子,
頒朔,告之於,諸侯,國君,
國君,
頒朔,告之於,國人,
這樣,
天下,百姓,就能,《農作有時》,
告朔時,
以餼羊,祭祀天地,以求,豐順平安,
但是,
王室,衰微,
東周,
天子,自從,幽王,厲王,之後,
已經,
不再,行告朔,於諸侯,
然而,
魯國,祭司,
依然,
還於,每月,朔日,餼羊,以供,
此禮,
上從,天子,下到,諸侯,
各國,
不行,已久,
早已,
形同,虛設,虛而不實,
所以,
這裡,子貢,想要,把它,廢除,
但是,
孔子,反對,
所以,
這裡,孔子,勸告,子貢說:
不可以啊,
賜也,
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子貢啊!
你所,
將要,廢棄的,
恐怕,
不是,羊,而是,禮,啊!
本末,
倒置,了呀~
雖然,
我們,平心,而論,
因時,
制宜,通權達變,子貢,錯了嗎?
但是,
這個,問題,
實在,
值得,我們,深一層,思考,啊!
子貢,
錯在,「忘本」,了,
錯在,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了,
君王,
朔日,不告,
這是,
君王,懈怠了!君王,失禮了!
但是,
為人,臣子的,
不是,
去幫,君王,把「禮」,找回來,
卻是,
反而,順勢,
幫著,
君王,把「禮」,給廢了!
所以,
孔子,才說:
賜也,
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啊!
我們,
處在,今日,
這個,
所謂,多元,善變的,社會,
順應,
潮流,求新,求變,
幾乎,
已是,社會生活,必備的,條件了,
可是,
我們,是否,認真的,想過,
世間,
變來,變去的,
那麼,
那個,始終,不變的,是什麼?
我們,
跟著,潮流,
彷彿,
浮萍,無根,這樣,飄來,蕩去的,
到底,
我們,要去哪?
當我們,
想要,
通權,達變,之時,
那麼,
我們,有條,不變的,經準,嗎?
多元,
這個,元,
是,
一,還是,二,呢?
如果,
它是,二,
那麼,
它是,對立,還是,一元,呢?
今日,
這個,社會,
不但,
多元,而且,還加上,快速,變化,
如何,
能夠,想像,不亂,呢?
但凡,
想要,治亂者,
那麼,
我們,要不要,找回這個,元,呢?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22-11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