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佛院遊記 章句導讀 第十二回之十四
時間無多,
請仙吏再引導,吾們別處訪遊吧!
仙吏:
謹遵,古佛聖諭,
吾等,往,「白陽塔」,參觀吧......。
言畢,
三人,步出「順心室」圍牆,
直向「白陽塔」而去,
不久,
遙見,前方,一座巨塔,高數十丈,
塔頂,
豎一,黃旗,
旗面繡,
四大金字,曰:「三曹普度」,隨風飄揚。
塔下,
四週,有數個,塔門,寬約丈餘,
門前,
幾員,吏司,穿戴整齊,腰佩長劍,
巡梭,
塔前,來回監視。
塔前,
正面,高懸一直匾,書曰:
「白陽塔」,三大字,
門旁,
對聯,書曰:
重整三曹,另註格盤,
尊師重道,始終如一。
仙吏,
與看守吏司,敘禮之後,
吏司,
見過,師尊、悟緣,
三人,一同進入,塔內參觀。
悟緣:
此塔內,陰氣森森,不見光明,
依稀,
傳來,呻吟之聲,令人為之,毛髮直矗。
昏暗之中,
大約,
可見,塔內,寬幾十丈,
鐵條,
隔成,無數囚籠,押在,其間,
罪靈,
個個,披髮散形,俯伏哀泣。
仙吏:
塔內,之眾,
皆是,
在世,位尊,望重之人,
或為,
寺觀、善堂之主,
或為,
白陽法門,一方之領導前人,
始則,
辦道,勤苦,終則,見利忘義,
蔽賢,
絕良,圖己慾,而,昧大道,
為人上,
而不思,言行為則,
或是,
敗於,金錢、美色之中,
或是亂於,
槓高得志,自築門牆,師心自用,之上。
因其,
一生,功過相抵,功大於過,
又是,
悟道,有得,
故能,通過前面,各關口之考證,
但至,
本關,「順心室」之時,
則以,
老毛病復發,迷於假樂順考之中,
而被,
本關,「透明碑」,錄下心影,
又,
未能,及時悔悟,
故被,祖師,
判入,
此塔,受苦,這叫做「樂極生悲」也。
悟緣:
原來,
如此,但不知,
這些,
道長或前人,何時方能出塔,重見天日?
仙吏:
刑期,
屆滿,即可,放出,
然後,
再至,「順心室」,考證一番,
直到,
真能,自然「思之無邪,誘之無妄」,
《透明碑》,上,
一片,
光明,自然可以,通過本關也。
師尊:
天律,森嚴,
吾深,
盼望,在世辦道,位居領導之人,
能夠,
謹慎,以身作則,
切莫以,
一己之,私慾,而造,萬古之憾也。
悟緣:
敢問,仙吏,
透明碑,
究竟是,什麼樣子?
仙吏:
「透明碑」
其理,
如同,地府之,「孽鏡台」,
乃,
天地,陰陽二氣,所成,
舉凡,
修子,之,心念、行為,
若有,
污點,盡皆,難逃其記錄也,
論其,作用,
就連,無形之心態,均能記錄,
比起,
人間,之錄影設備,優良多多矣。
悟緣:
難怪,
神秀,要云: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但盼,
每一,修子,不但能如此而行,
更能,
達到,本覺清明,天真獨露,
而臻,
六祖,所云: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之,至上境界,也。
師尊:
今晚,
感謝,仙吏導引,參訪貴關實況,
時辰,
已屆,不便多留,
還請,
代向,祖師,致上萬分謝忱!吾等告辭。
仙吏:
不敢,多留,恭送,古佛與悟緣!
悟緣:
拜別,仙吏,感謝,勞力導遊。
師尊:
悟緣,快上蓮台。
閉眼,起......。
佛壇,
已至,悟緣,靈體還原。
有勞,
鎮殿將軍,護壇。吾回!
——————,
這是,
遊記,第十二回的,結論,
這場,
白陽,聖事,
我們,
辦的,是,什麼事?
《重整三曹,另註格盤》
所以,
幾乎,可以,猜猜,
巨大,
白陽塔,裡,關著,什麼樣的人?
不就是,
不能,
尊師,重道,
不能,《始終如一》,的人,嗎?
能夠,
通過,前面,
幾個,
關口,的考試,實在,不容易,
但是,
到了,
這裡,放榜,《仙才改註》,之前,
挖的,
就是, 我們,
潛藏,
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秘密,了,
透明碑,
簡單的,說:
就是,
一個,《照心鏡》,
既然,
名叫,透明,自然,《無處可藏》,
碑,
則是,形容,
記錄,
有如,鐫刻,一般,《 鐵證如山》,
看來,
要過,這一關,並不容易,
因為,
這關,是,失敗了,就重來,再重來,
一直,
要到,透明碑,純然,清淨,為止,
這個,
功夫,可以說,
就跟,
我們,現在生活,是完全,相應的,
現在,
所有,
我們,過不了關的,
將來,
到了,這裡,一定會,考得,很慘,
以前,
我們,老前人,說:
末後了,
好好,修修自己的,《內德》,
請問,
我們的,裡面,
那裡,
到底是,有德,還是,沒德,呢?
到底,
我們,能不能,耐得住,挖,呀!
將來,
我們,
自己,挖出來的,
會是,
驚喜,讚嘆的,《萬德莊嚴》,
還是,
觸目,
驚心,而讓,自己,萬般羞愧,啊~
最後,
我們,重複,仙吏,所說:
這個,
巨大,白陽塔裡,關的是,什麼人?
以做,
此回,最後,之,警醒。
仙吏,
如此,介紹,說:
在此,
塔內,之眾,
皆是,
在世,位尊,望重之人,
或為,
寺觀、善堂之主,
或為,
白陽法門,一方之領導前人,
始則,
辦道,勤苦,
終則,
見利,忘義,
蔽賢,
絕良,圖己慾,而,昧大道,
為人上,
而不思,言行為則,
或是,
敗於,金錢、美色之中,
或是,
亂於,《槓高得志》,
自築,
門牆,《師心自用》,之上。
我們,
老師,深深,期盼,
大家,
都要,記取警戒,不要,《自誤誤人》。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21-0527,第十二回,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