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
有人,問印度的哲學家,詩人泰戈爾,三個問題:
一,世界上,什麼最容易?
二,世界上,什麼最困難?
三,世界上,什麼最偉大?
泰戈爾,回答說:
指責別人,最容易;
認識自己,最困難;
為愛付出,最偉大,
論語讀書會,八佾篇,第三章,
子曰:
人而不仁,如禮何?
人而不仁,如樂何?
《本節筆記》
本章,
孔子,
想要,談的是,
當人,
失去,仁心,本性,的時候,
不論,
多麼,盛大的,禮樂,
對於,
人們,又有什麼,真實的,好處呢?
比起,
外在,的,禮樂,
顯然,
還更,重要的,不就是,
我們,
仁愛,慈悲的,仁心,本性,嗎?
那麼,
這裡,孔子,所,主張的,
仁,
是,什麼,呢?
仁,
是,種子的,核心,《生命體》,
我們,
叫做,《果仁》,
果子,
裡面,有核,核的裡面,有仁,
《仁》,
既是,
果的,起點,也是,終點,
同樣,
這個,《仁》,
也是,
我們,
做為,人,的起點,也是,終點,
其實,
這個,《仁》,
另外,
有個,寫法,就是,《天》,
所以,
這裡,
孔子,所說的,仁,
就是,
我們,
人人,本有的,天心、本性,
《人而不仁,如禮何?》
一個,
失去,根本,
沒有,
仁德,仁愛,的人,
在那,
盛大,排場,的,後面,
到底,
內心,能有,多少,謙和、恭敬,呢?
《人而不仁,如樂何?》
一個,
失去,根本,
沒有,
仁德,慈愛,的人,
在那,
悠揚,熱鬧的,音樂,之中,
到底,
內心,還有,多少,真實,喜樂,呢?
其實,
不難,理解,
試想,
一個,
壓根,不愛我們,的人,
就算,
她對,我們,彬彬有禮,有意義嗎?
或者,
我們,
與人,相處,
但是,
這裡,我們,根本,找不到,愛,
就算,
再多的,音樂、美景,
又能,
帶給,我們,多少,快樂,幸福,呢?
所以,
比起,禮樂,
看來,
孔子,希望,我們,
還更,
需要,認真,去找回來的,是,愛,
種子,
長成,一棵樹,
最後,
長出,
果子,最最重要的,還是,《仁》,
我們,
做為,人,也是,這樣,
人,
是,仁,的軀體,
孔子,
這個,仁,才是,我們的,本來,
如果,
沒了,這個,仁,
恐怕,
我們,
就連,是個,人,也都,不是了,
如果,
真愛,不見了,
對不起,
禮,
是,假的,
恐怕,
就連,快樂,幸福,也是,假的,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22-04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