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清靜經第八章》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
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
慾既不生,即是真靜。
首先,
要談,這一章,之前,
我們,
得要,已經,
進入,
前章,具足,所謂,空,的境界,
否則,
我們,又如何,
深入,
觀察,這個,空、無、寂、靜,呢?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
首先,
我們,觀察,
我們,
如何,進入,這個,空,的,過程,
此時,
我們,應該,
已經,
能夠,《內觀其心,心無其心》,了,
但是,
請問,《心無其心》,
是說,
我們,的,「心」,消失了,嗎?
不是的。
其實,
這個,心識,一直,還在,
所以,
所謂,《心空》,
並不,
表示,心識,真的,消失,不見了,
而是,
我們,終於,
明白,
這個,心識,只是,一個,假象,
所以,
這個,假象,
自然,
就會,失去,它的,力量,
因此,
我們,也就,
不再,
被這,心識,所欺瞞,或是,禁錮,
這樣,
就是,所謂,
內觀,
其心,而又,《心無其心》,了,
外觀其形,形無其形:
形:
就是,
我們,這個,身體,
形無其形:
當然,
這也,不是,
我們,
這個,身體,突然,消失,不見了,
而是,
我們,很明白,
身體,
只是,一個,《工具》,
一個,
表象,的我,而不是,《真正的我》,
一旦,
明白,這個,
我們,
就能,重新,定義,自己,
真正,
成為,我們,這個,身體,的,「主人」,
不再,
只是,奴僕,
這時,
自然,我們,也就,
能夠,
外觀,其形,而,《形無其形》,了,
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物:
是,
指,身外,的,一切,
世間,
一切,萬有,
或是,
至今,
我們,所有的,經驗,和,成就,
這些,
都是,外在的,我,
或是,
過去,的,我,
雖然,
曾是,我們的,努力,和,成就,
但始終,
它都,
只是,身外,之物,而不是,真正的,我,
另外,
所謂,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就是,
一切,萬有,
必然,
都會,《生、住、異、滅》,
全都,
只是,一個,《無常》,的,現象,
一切,
只是,緣起,
《成、住、壞、空》。
《萬有》,
全都,
來自,這個,空性,
所以,
一切,萬有,最後,必也,歸於,空,
這個,
一切,本空,
這是,
關於,《物無其物》,
最後,
我們,必然的,發現,因而,不再執著,
這樣,
我們,也就,
自然,
進入,這個,《空無所空》,的境界了,
所以,
這個,空,
絕對,
不是,什麼,《頑空》,
不是,
什麼,都沒有,反而是,一切萬有,
空:
是,《空性》,
性,
就,代表,一種,《存在》,
所以,
雖然,《性空》,
但是,
真實,存在,所以,才叫做,《空性》,
否則,
只要,一個,空,字,就好了,
何必,
叫做,《空性》,呢?
這樣,
大概,也就,
明白,
這個,觀空亦空,但是,空無所空,了。
《所空既無,無無亦無》:
無無:
其實,
就是,《有》,
好了,
雖然,我們,已經,
發現,
這個,《空》,不是,無,而是,有,
但是,
這個,《有》,
難道,
真的,就是,《有什麼》,嗎?
看看,
我們,
能否,再進入,
這個,
層次,《所空既無,無無亦無》?
《無無亦無》?
意思,
就是,
我們,現在,
就連,
那個,有,的心,也都,沒有了,
無極,是無,是,零,
太極,是有,是,一,
當初,
從無,到有,《一本散萬殊》:
無極一動太極生,
兩儀四象八卦成,
現在,
從有,歸無,《萬殊歸一本》:
這樣,
叫做,《無無亦無》:
一切萬有,
回歸於無,太極返一,一返無極,
這樣,
我們,也就,
自然,
回到,我們,本來,這個,空性,
進入,
這個,狀態,
那麼,
這個,當下,就是,《無無亦無》,了,
無無既無,湛然常寂:
湛然:
照見,
五蘊,皆空,
清澈,
而且,深、遠、廣、大,的樣子,
常:
不垢、
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
我們,
謂之,「常」,
寂: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色空一體,
真假明白,了了分明故,不為所動。
寂無所寂,慾豈能生:
這種,
真正的,寂靜,
不是,
因為,什麼,都沒有,反而是,
因為,
一切,本自具足,
因為,
飽足,什麼都有,所以自然,無欲無求,
慾既不生,即是真靜:
這種,
自然,無欲,
也就
回到,我們,本來,清靜,的狀態,了。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22-08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