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3月10日 星期四

論語第五,公冶長篇,第九章,

論語第五,公冶長,第九章,

子謂子貢曰:

女與回也孰愈?

對曰:
賜也何敢望回!
回也,聞一以知十,
賜也,聞一以知二,

子曰:
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子貢,
春秋,衛國人,
姓端木,名賜,字子貢,
天性至孝,資質聰穎,
三歲,能知人善惡,
十七歲,游於魯,拜入孔子門下,

子貢,
尊師重道,勤學好問,
論語中,問學,以他為最,
能「詩」,善長「言語」
是孔門「十哲」之一,

子貢,
追隨孔子,周游列國時,

有一天,
孔子,聽說,
齊國大夫,田常,
將要,出兵,攻打魯國,
就,召集學生,商量「救魯之策」,

孔子說,
魯,是我的母邦,我得救,
你們之中,有誰可以解此危難呢?

於是,
群弟子,展開了救魯之行,

子貢,
奉命後,出使了,
齊,魯,吳,越,晉等五個國家,

這次,
子貢,一出,
不但,說服了,齊國的田常,
同時,也說服了,四國的國君,
全部,都採用了,他的主張,

子貢,
一舉,而撼動了「五國之政」,
不只,救了「魯國之危」,
同時,他也改變了,各國的形勢,

司馬遷「史記」,評價說:

子貢一出,
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

子貢一使,
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

這就是,
子貢,驚人的才華,
孔子,稱其為「瑚璉之器」也,

子謂子貢曰:
孔子,有一次,問子貢說,

女與回也孰愈?

女:同汝,

回:是顏回,

姓顏,名回,字子淵,
小孔子三十歲,比子貢大一歲,

愈:是勝出,是更能,

孔子,閒談中,
突然,話題一轉,問子貢,
賜啊,你跟顏回比,誰比較勝出呢?

對曰:
子貢,回答說:

賜也,何敢望回也!
老師啊,我怎麼敢跟顏回比呢?

回也,聞一以知十,
賜也,聞一以知二,

一:是數之始也,

十:是數之全也,

二:是相對,推「此」至「彼」也,

顏回,
他聞「一」,能知「十」,
聞其「始」,能知其「終」,
聞其「一」,而能知及於「一切」,

我,子貢,
聞「一」,只能知「二」,
聞「此」,只能知「彼」,
實在不能像他一樣,了知一切啊!

子曰:

聽到了,
子貢的回答,
孔子,也很感嘆,孔子說:

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是啊!
比不上呢!
我,跟你一樣,
我們,都比不上顏回啊!

看到,這段對話,實在感動,

首先是,
顏回的「德性」,
竟然,到了這種境界!

再來是,
子貢的「智慧」,「才能」,
能自知者,「明」,
子貢,不但善長知己,更能知彼,

最後是,
孔子的「教學示範」,
老師與學生,融合為一,教學相長,

聆聽,這一場,師生的互動,
我們看到,孔子的團隊,
是多麼的強大,多麼的和諧啊!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3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