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3月8日 星期二

論語第五,公冶長篇,第七章,

論語第五,公冶長,第七章,

子曰: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從我者,其由與?
子路聞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仲由,
字子路,又稱季路,
春秋時期,魯國卞縣人,
小孔子,九歲,
孔門「十哲」之一,善長「政事」,

二十四孝中,
以「負米養親」聞名,
無宿諾,聞過則喜,正直好勇,
做事果斷,尊師重道,講信重義,

子路,
追隨孔子,周游列國,
堪為護法,事師最久,如父如兄,

六十三歲時,
為救家主,勇敢赴難,
子路戰敗,殉職時,正冠而死,
其死後,遭受「醯刑」,
孔子,在魯,聞之,哀慟難忍!

子曰:
孔子說: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道不行:
如果,「道」,推不動了,

桴:是竹筏子,是小木船,

浮於海:海上浮沉,任其漂盪,

乘桴浮於海:
不問世事,雲游四海,歸隱山林也,

從我者,其由與?

那時候,
還追隨我的,
大概,只有子路了吧?

子路,聞之喜:

聽到了,
老師,這麼說他,
子路,開心的不得了,

子曰:
孔子知道了,就說:

由也:子路啊!

好勇過我:真是,比我勇敢啊!

無所取材:

不過,
子路啊,
可能要,等我一下了,
因為,那造小船的材料,
到現在,我還不知道在哪裡呢!

孔子,
詼諧的,
想告訴子路的是,

咱,有道的人,
是不可以,乘桴浮於海的,
我怎麼可能,放棄大道的推行呢?

本章,
自然流露出,
孔子,和子路的關係,
亦師,亦友,如父,如兄之情,

子路之死,
孔子,深受打擊,
子路死後,第二年,孔子死,

子路,
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就算是,無道,
全世界,都已經,混亂了,

就算是,危險,
乘竹筏,而浮沉於大海,

只要,還能,
跟隨著老師,一起行道,

他,依然是,
開心的,歡喜的很呢!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3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