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八,微子,第一章,
微子,去之,
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
孔子,曰:
殷,有三仁焉!
微子,去之:
微子:
名,啟,商朝,紂王,的哥哥,
去之:
微子,
發現,紂王無道,屢諫不聽,
只好,選擇,
辭職,離開,作為,最後的勸諫,
箕子,為之奴:
箕子:
是,紂王的叔父,名,胥餘,
身為,太師,
因為,直諫,
所以,被紂王,囚禁,降職為奴,
箕子,
裝瘋賣傻,而躲過了,殺身之禍,
比干,諫而死:
比干:
也是,
紂王的叔父;封於,比,名,干,
紂王,無道,
比干,苦諫三日,不肯離去,
紂王,
發怒,要殺他,紂王,說:
我,聽說,
聖人,的心,有七個孔竅,
現在,
我要,剖你的心,來看看,
於是,
比干,被紂王,剖心而死,
孔子,曰:
孔子,告訴弟子,說:
殷,有三仁焉:
商朝,
有了,三個,有仁德的人啊!
殷:
就是,商朝,
商朝,
開創者,是,商湯,名,履,
但是,
自從,
盤庚,遷都,到,殷,以後,
商,
就,更改,國號,為,殷,
所以,
歷史,把商朝,稱之為,殷商,
三仁:
三個,仁人,
三個,忠臣,
三個,實踐,仁德,的君子,
本章,
說的是,忠臣,之道,
唐朝,皇帝,李世民,有一首詩:
《贈蕭瑀》: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知義,智者必懷仁,
意思,是:
只有,
狂風暴雨,才能看出,草的韌性,
只有,
時局動盪,才能發現,臣的忠貞,
只是,
匹夫之勇,的人,
如何,
能夠,看到,智者,的仁義呢?
每個人,
對於,仁,的認知,不同,
所以,
每個人,
對於,仁,的表現,也不一樣,
微子,去之:
微子,之仁,
是選擇,放下,離開不仁,
箕子,之仁:
是選擇,留下,面對挑戰,
比干,之仁:
是選擇,堅持,以身殉道,
這些行為,
我們,很幸運的,
都在,
人類的,歷史中,看到了,
曾經,有人,
這樣,為我們,做了,示範,
那麼,
在歷史,的洪流中,
現在,
我們,將扮演,怎樣的人呢?
或者說:
仁,
還在,我們的,心中,嗎?
當,我們,
面臨,選擇,的時候,
仁,
是,排行在,哪個位置呢?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7-052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