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2月19日 星期五

論語第四,里仁篇,第十五章,

論語第四,里仁,第十五章,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曾子曰,唯,
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子,名參,字子輿,
夏禹後代,春秋,魯國人,
小孔子四十六歲,
十六歲,拜入孔子門下,

魯哀公,十六年,
孔子去世,曾參,二十七歲,
事若父喪,而無服,守孔子墓,

三十八歲,
武城大夫,聘曾參為「賓師」,
設教,於武城,

曾參,五十歲時,
齊,聘以相,
楚,迎以令尹,
晉,迎以上卿,皆,不應命,

六十歲,
與子夏,段干木等,
設教於,「西河一帶」,

享年,七十一歲,
以「孝」聞名,
著有,大學,孝經,傳世,

曾子,
嫡傳,孔子之道,以傳子思,
子思,又傳孟子,此為「道統」,
世稱,「宗聖」,

孔子,
顏回,曾參,子思,孟子,
道統之傳承者也,世為「聖」人,

孔門,
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
皆稱賢,不稱聖者,概未入道也,

道,「從上以來」,
禪讓傳承,聖王相續,明君有道,

待天下「世襲」,
君王無明,漸失其道,

道,暗轉師儒,明師應運,
六耳不傳,拈花微笑,以心印心,

尊師,重道,代代相承,
祖祖,惟傳本體,師師,密咐本心,

本章,可觀一二,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傳道時,孔子說,

參啊!
「吾」,「道」,「一」以「貫」之,

吾,

道之「體」,
中心一點「無」,零,實相無相,

及其「有」,道之「用」,
畫個圓圈,代表「一」,一,即一切,

「一」以「貫」之,

舉個例子,

一,是,中心,是太陽,
貫之,是「及於一切」,
貫之,是,圓,是整個太陽系,

沒有太陽,就沒有太陽系,
沒有「一」,就沒有「一切」,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曾子曰,唯,

曾子,
說了一個字,「是」,
是,是明白,是入「道」了,
是,是「承諾」,是「信受奉行」,
是,傳,承,就完成了,

這一段,
猶如,禪門公案,

世尊,
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
眾,皆默然,
唯迦葉,破顏「微笑」,

世尊云,

吾有,正法眼藏,
涅槃妙心,實相無相,
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付囑,摩訶迦葉,

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

傳了道,孔子,
走出來,出門,離開了,
門人,弟子,都來請教曾子,
到底老師傳的,道,是什麼呢?

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傳道,
一個字,「一」也,
曾子,答眾問,
兩個字,「忠恕」,而已矣,

道體,
無形無相,不可說,
悟者能用,曰,「忠恕」而已矣,

忠,中心一點,圓心,道之體也,
恕,如心,
恕,依著中心運行,圓,道之用也,

忠,「一」也;
恕,「一切」也,

「一」,以「貫之」,

「一」,

忠,是,「一心一德」, 
是「盡己」,謂之「忠」

「貫之」,

恕,是,「及於一切」,
是「推己及人」,謂之「恕」

如此,明證,
曾子「得授真傳」,無誤也,

門人弟子,錄之於書,

二千五百年來,
讀之者眾,數不勝數,
賢人雅士,博學大儒,不知凡幾,

但是,
這真「道」,有誰,知道?
這真「道」,幾人,能聞?

子貢說,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
夫子之「言性」與「天道」,
不可,得而聞也,

今日,
明師降世,大道普傳,
我輩中人,三生有幸,幸受真傳,

讀此文章,略有體會,實在感恩,

皇母慈憫,

祖師鴻慈,師尊,師母大德,

十五代祖遺訓,

我等皆是蓬草士,寒門草舍掌道權,
天道幽深更玄遠,中下焉能看得穿,
大人不見小人過,宰相肚內臥海船,
分金爐內走一遍,纔知天外還有天,
海內海外道為祖,天上天下道為先,
財要明來色要遠,千苦受盡有萬甜,
果然真心持經懺,逢凶化吉保平安,
大道本是天上事,俺代天行天助咱,
人叫人死天不肯,天叫人死有何難,
狂風有起還有落,起由天來息由天,
大眾莫違菩提愿,整理身心再向前,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2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