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盡心章句,上篇,
第三十一章,
公孫丑曰:
伊尹曰:
予不狎於不順。
放太甲於桐,民大悅。
太甲賢。又反之,民大悅。
賢者之為人臣也,
其君不賢,則固可放與?
孟子曰:
有伊尹之志,則可;
無伊尹之志,則篡也。
公孫丑曰:
公孫丑,問孟子,說:
伊尹曰:
商朝,的名相,伊尹,說:
予不狎於不順:
我,
實在是,沒有辦法,
去侍奉,
一個,
不遵,禮義,違背仁德,的君王,
放太甲於桐,民大悅:
商朝,
成湯王,死了,
太子,
未立,也死了,後繼無人,
嫡孫,
太甲,繼位,
傲慢,
無禮,不遵,仁義,百姓受苦,
所以,
伊尹,
放逐,太甲,到桐縣,悔過,
這樣,
伊尹,就受到了,百姓的歡喜。
太甲賢。又反之,民大悅:
等到,
太甲,長大了,
真實的,
改過了,而且,變的,賢明有禮了,
伊尹,
就把他,迎接,回來,
讓他,
繼續,祖業,成為,天下的王,
伊尹,
又再次,受到,百姓,的讚賞,
賢者之為人臣也:
所以,
一個,真正的,賢者,
作為,
一個,大臣,
其君不賢,則固可放與?
如果,
碰到,
昏庸,愚昧的君王,的時候,
是不是,
應該,就要起來,放逐他呢?
孟子曰:
孟子,回答,說:
有伊尹之志,則可:
如果,
一個,
賢者,大臣,真的,能有,
像似,
伊尹,這樣的,忠貞,節操,
當然,
那是,可以的,
無伊尹之志,則篡也:
但是,
如果,
不是,像伊尹,那樣呢?
那麼,
這個,大臣,
恐怕,
只是,
一個,貪心,想要篡位的人,罷了。
往往,
一件事,在剛剛開始的時候,
到底,
誰是,誰非,誰也,說不定,
那麼,
要到,什麼時候,
我們,
大概,才可以,評斷呢?
俗話說: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小事,
只要,等待,一些時日,
大事,
可能,就要,等待,久一點了,
像是,
若要,
評斷,一些,政客的政績,
一定,
不是,他們,在位的時候,
因為,
在位,的時候,
我們,
所能,看到的,還只是,因,而已
果,
通常,是要,
等到,
他們,下了台,或更久,才會顯現的,
有些事,
甚至,
還要,等到,蓋棺,才能論定,
我們,
真的,想要,評論,一個人,
有時候,
真的,
還得要,等到,他死了,才行,
所以,
我們,又何必,急著,評斷是非呢?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是來早與來遲,
這個,
就是,古人的智慧,
那麼,
善惡之報,誰來受呢?
到頭來,
還不都是,自作自受,嗎?
俗話說:
我們,人,在做,天,在看,
您,信不信呢?
唉~
這件事,還真的是,需要智慧啊!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8-10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