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8年6月4日 星期一

孟子,萬章章句,上篇, 第六章,

孟子,萬章章句,上篇,


第六章,


萬章問曰:

人有言:

至於禹而德衰,不傳於賢而傳於子。

有諸?

孟子曰:

否,不然也。

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

昔者,

舜薦禹於天,十有七年,

舜崩。

三年之喪畢,禹避舜之子於陽城。

天下之民從之,

若堯崩之後,不從堯之子而從舜也。

禹薦益於天,七年,禹崩。

三年之喪畢,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陰。

朝覲訟獄者不之益而之啓,

曰:吾君之子也。

謳歌者不謳歌益而謳歌啓,

曰:吾君之子也。

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

舜之相堯,禹之相舜也,

歷年多,施澤於民久。

啓賢,能敬承繼禹之道。

益之相禹也,歷年少,施澤於民未久。

舜、禹、益相去久遠,其子之賢不肖,

皆天也,非人之所能為也。

莫之為而為者,天也;

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匹夫而有天下者,

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薦之者,

故仲尼不有天下。

繼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廢,必若桀紂者也,

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

伊尹相湯以王於天下。

湯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

太甲顛覆湯之典刑,伊尹放之於桐。

三年,

太甲悔過,自怨自艾,於桐處仁遷義;

三年,

以聽伊尹之訓己也,復歸於亳。

周公之不有天下,

猶益之於夏,伊尹之於殷也。

孔子曰:

唐虞禪,夏後、殷、周繼,其義一也。



萬章問曰:

萬章,繼續追問,說:


人有言:


我們,

常常,聽到,有人,這樣說:


至於禹而德衰,不傳於賢而傳於子:


曾經,

堯,傳舜,舜,傳禹, 


但是,


到了,

大禹,就沒有這樣的德性了,


帝位,

天子,之位,


不是,

傳給賢人,而是,傳給兒子了,


有諸?


那麼,

請問,這件事,是正確的嗎?


孟子曰:

孟子,回答,說:


否,不然也:


不是,

當然,不是,


這個,

事實,的真相,不是這樣的,


這一切,

全都是,天意,自然,的安排,


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


上天,

要把,天子之位,交給賢能的人,


那麼,

賢能的人,就能承繼,天子之位,


但是,如果,


上天,

要把,天子之位,交給,天子之子,


那麼,

天子之子,就能承繼,天子之位,


昔者,舜薦禹於天,十有七年:


舜,

其實,在還很早的時候,


就,已經,

把,大禹,推薦,給上天了,


這個,

時間,長達,十七年,之久,


舜崩:


等到,

大舜,殯天,以後,


三年之喪畢,禹避舜之子於陽城:


禹,

帶領,天下,守喪,三年,


三年,

守喪,之後,


禹,

就,退出了,政治的舞台,


把帝位,

交給了,舜的孩子,商均,


然後,


自己就,

隱居到,陽城,的山裡去了。


天下之民從之:


但是,


天下,

百姓,做了什麼選擇呢?


若堯崩之後,不從堯之子而從舜也:


這個,

情形,就像是,


當時,

堯,殯天以後,一樣,


上天,

並沒有,選擇,堯的兒子,丹珠,


最後,

還是,選擇了,舜,


這一次,


上天,

和百姓,也是,一樣,


全都,

選擇了禹,而沒有,選擇商均,


禹薦益於天,七年,禹崩:


大禹,

繼位,以後,


一樣,

也向,上天,舉薦了接班人,益,


不過,

只有,七年,禹,就死了,


三年之喪畢,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陰:


益,

帶領,天下,守喪三年,之後,


把帝位,

交給了,禹,的兒子,啟,


然後,


自己,

隱居,到了,箕山之北。


朝覲訟獄者不之益而之啓:


天下的,

諸侯,回來,朝覲的時候,


他們,選擇了,

朝拜,啟,而不是,去朝拜,益,


天下的,

百姓,有了,爭訟,的時候,


他們,

去找,啟,為他們,主持公道,


而不是,

去找,益,來幫他們,論理,


曰:吾君之子也。


他們說:

這正是,我的君王之子啊!


謳歌者不謳歌益而謳歌啓:


天下,

到處,聽到的,歌頌之聲,


讚揚的,


也都是,

禹的兒子,啟,而不是,益。


曰:吾君之子也。


他們說:

這正是,我的君王之子啊!


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


所以,

這個,真相,就是,


一、


不論,堯之子,丹珠,

或是,舜之子,商均,


他們,

根本,的問題,


在於,

德行,事功,還不足以,為天子,


再則,


舜之相堯,

禹之相舜也,歷年多,施澤於民久:


二、

則是,因為,


舜,輔佐堯,二十八年,

禹,輔佐舜,十七年,


他們,

輔政,的時間,非常長,


所以,

他們,對於天下的貢獻,也多,


這樣,

兩相,比較,


當然,

天下,百姓,也就會,有了選擇,


啓賢,能敬承繼禹之道:


禹之子,啟,

跟丹珠,跟商均,就不一樣了,


啟,

是,一個,


賢明,

能夠,繼承,大禹之道的人,


益之相禹也,歷年少,施澤於民未久:


加上,


益,

輔佐大禹,的時間,也不夠長,


對於,

天下,百姓,的貢獻,有限。


所以,

天下,百姓,


自然的,


就會,

選擇了,啟,而不是,益。


舜、禹、益相去久遠,其子之賢不肖:


比較,

舜,禹,益,三個人,


他們,

輔政,的時間,相差,很遠,


他們,

各自,面對的,主君的孩子,


或賢,或愚,

情況,其實,也都不一樣,


皆天也,非人之所能為也:


所以,


這一切,

可說是,全都是,上天的安排,


並不是,

個人的,能力,所能夠,決定的。


莫之為而為者,天也:


像是,這樣,

沒有,想要,爭什麼,成為什麼,


最後,

還是,成了,什麼,


這個,

就是,自然,就是,天意。


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像是,這樣,

本來,就沒有,想要,得到什麼,


最後,

卻還是,得到了,


這個,

就是,每個人的,命。


匹夫而有天下者:


一個,

匹夫,普通的人,


而想要,

擁有天下,成為,天下的,共主,


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薦之者:


首先,


必須,

要有,像是禹,舜,一樣的德性,


再則,


必須,

要有,天子的肯定,提拔和推薦,


故仲尼不有天下:


所以,

就算是,孔子, 


雖然,

具備,像是,聖人,一樣的德性,


但是,

終究,還是,不能,擁有天下,


繼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廢,必若桀紂者也:


我們,

再看,夏朝,之後的天子,


他們,

因為,繼承,祖宗之志,而有天下,


但是,

不論,什麼時候,


只要,他們,

違背了,天意,忘記了,祖先的聖德,


天下,

就不再是,屬於,他們的了,


就像是,

夏朝的,桀,和商朝的,紂王,


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


所以,

夏朝的,益,


就像是,

商朝的,伊尹,周朝的,周公,


就算,


他們,

具備,有如,天子,一般的聖德,


但是,


始終,

還是,不能夠,成為真正的天子,


伊尹相湯以王於天下:


商朝,

名相,伊尹,輔佐商湯,稱王於天下,


湯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


商湯王,

殯天,駕崩,以後,


接著,

太丁,還沒登基,就死了,


然後,

外丙,在位二年,仲壬,在位四年,


最後,

太甲,登位,


太甲顛覆湯之典刑,伊尹放之於桐:


但是,

太甲,無道,


竟然,

顛覆,破壞了,成湯的常法,


伊尹,

就把他,放逐在,桐,這個地方,


三年:

讓太甲,在那裡,悔過,三年,


太甲悔過,自怨自艾,於桐處仁遷義:


三年,之後,


太甲,

終於,明白,自己錯了,


自己,

責備,自己的魯莽,過錯,


並且,

在那,放逐之地,桐,


找回了,

自己的,仁德之心,義理之路。


三年:


然後,

太甲,又用了,三年的時間,


以聽伊尹之訓己也,復歸於亳:


努力的,

向伊尹學習,聽從,伊尹的教導,


伊尹,

再次,察看,


太甲,

已經,可以是,一個天下明君了,


所以,

就又,把他接回了,商都,亳,


然後,

再次,把商朝的天下,交給了他,


周公之不有天下:


周朝,

周公,也是,一樣,


從來,

不曾,把天下,佔為己有,


猶益之於夏,伊尹之於殷也:


就像是,

夏朝的,益,商朝的,伊尹,一樣,


孔子曰:

孔子,說:


唐虞禪,夏後、殷、周繼,其義一也:


唐堯,虞舜,

把天下,把王位,禪讓給賢人,


或是,

夏朝,末年,夏桀無道,商朝繼立,


或是,

商朝,末年,紂王無道,


西岐,

文王,武王,的繼起, 創建了周朝,


這所有,

一切的,一切,


全都是,

天意,不離,天心,不離,民意啊!


本章,

又是,一篇,


孟子,


非常,獨到,

既完整,而又精闢,的論述,


天命:


天,是,整體的,

命,則是,個人的,使命,


我們,

個人,的使命,


還得要,

能夠,配合,天,整體,的運作,


除了,


能夠,

上得天心,還得要,下得民意,


這兩者,

幾乎是,缺一,不可,


這個,


絕不是,

個人的,能力,或是,德性的問題,


有的人,

使命,是君王,所以,做君王,


當然,


君王,

做得,好不好,另當別論,


有的人,

使命,是宰相,所以,做宰相,


一個人,

當宰相,能夠,做得很好,


但是,

讓他,站到,前面,當君王,


恐怕,

他仍然,還是一副,幕僚,模樣,


因為,


君王,


本來,

就不是,他,這輩子,的使命,


命,

就是,使命,


我們,

每一個人,


是否,

都已經,認清楚,


自己,

在天意,在整體中,的使命了嗎?


莫之為而為者,天也,

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我們,

能不能,真的,明白「天意」呢?


什麼,

是,天心?


什麼,

又是,民意呢?


如果,

我們,不能,承上,


請問,

如何,能夠,邀得天心呢?


如果,

我們,不能,啟下,


請問,


我們,

又如何,能夠,獲得民意呢?


如果,

我們,當位,


但是,

卻又,不能,獲得,天心,民意,


我們,

憑什麼,能夠,長治久安呢?


請問,


我們,

又憑什麼,能夠,鴻圖大展呢?


恐怕,


能夠,

不滅亡,已經是,僥倖了吧,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8-0604,

昨日,事忙,

今日,乃得完稿,實在,對不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