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論語第二,為政篇,第四章,

論語第二,為政篇,第四章,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這是孔子的生命自述,

吾十有五,是十五歲,
而「志於學」,
是立下了學習的志向,
一生,不曾改變,

志於「學」,學什麼?
學「道」,「大學之道」,

在明明德,在親親,
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何以見得?

從三十而「立」,來看,

「立」者,「立身行道」也,故知其學,

四十而「不惑」,
四十歲時,人生,已不再有疑惑,

佛家講,八正道,
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
正命,正精進,正定,正念,

正而無邪,謂之「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中庸云:
天命之謂性,
我們的良心本性,
自天而來,謂之天命,

知天命,
是悟道了,是見性了,
是佛心,本性覺醒了,

祖祖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
孔子,
五十歲問禮於老子,而傳承天命,

六十而「耳順」,
六十歲了,還聽力很好嗎?非也,

耳順,
是心已清靜,沒有執著,妄想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此「心」,是天心,是佛心,是本性,

從「心」所欲,
是真人做主,是天心流露,是佛心現前,

不踰矩,
是率性而行,是心即佛,覺行圓滿的境地,

是因為,

正己,是為政的基礎,
所以,編者,
把孔子的這一段生命自述,
放在為政篇中,

或者,另一個意涵是,

為政,其實是,
一項生命的成長工程,
所以,編者,
欲以夫子的生命歷程,
為這項工程,寫下階段標示,

我們不可考,

不過,為政者,
如果,能以聖人為榜樣,
而正己,而推己及人,
使社會一片,效聖法賢之聲,
豈不快哉,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51220,參班夜歸,今晨有班,疾書一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