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第三,八佾,第三章,
子曰:
人而不仁,如禮何?
人而不仁,如樂何?
孔子,看到了,
禮崩樂壞,越演越烈,
但是,孔子知道,
這,都還只是「表相」,
更嚴重的是,
人,失去了「人」的根本,
「人」,的根本,是什麼呢?
孔子說:「仁」,
仁,是什麼呢?
仁,
是「果仁」,
是「核」裡面的東西,
核,是「核心」,
果核,是果的「核心」,
核心裡面的核心,就是「仁」,
所以,
仁,的另一個寫法是「天」,
仁,乃萬事萬物的天心本性也,
仁,
藏著,看不見,摸不著,
但是,
仁,是一切的中心,萬物的根本,
舉個例子,
仁,就是一顆「種子」,
一顆米粒大小,不起眼的「種子」,
有的,甚至,小到風一吹就跑了,
可是,不論「種子」有多小,
祂,卻含藏了一切,
您,看到了嗎?
一顆小小的種子,不論多小,
祂,
就是一棵樹,一棵千年大樹,對嗎?
祂,
具足,一切樹,的一切特質,對嗎?
祂,
可以,開無數的花,結無數的果,
而且,無數的果裡,有無數的種子,
不是嗎?
您,看到了嗎?
一顆種子的無量無邊,不生不滅,
這,就是孔子說的「仁」,
仁,在萬物的身上,完美的表現,
仁,當然也在「人」的身上,
仁,這個字,
就是「人」的真義,
人,一陰,一陽也,
上下兩橫,上為天,下為地,
說明,
人,乃陰陽和合,天生地養之靈,
人,
是仁的表相,人,這個「肉體」有限,
但是,
人,的「真實生命」,這個「仁」無窮,
中庸云:天命之謂性,
天命,
人的命,自天而來,就叫天命,
天命,之謂性,
天命,
是我們每個人本有的「良心本性」,
人,就是「良心本性」,
人,就叫做「仁」,
人,而不仁,
人,失去了,人的本性「仁」,
人,就不是「人」了,
一個失去了「仁」的人,
就只是一個「人」的軀殼罷了!
所以,孔子,感嘆地說:
人,而不仁,
人,一旦失去了「仁」,
如禮何?
禮,將會如何呢?
人,而不仁,如禮何?
人,
一但失去了「仁」這個基礎,
禮,將會如何呢?
禮,將不再是「禮」,
而變成了一種「形式」,
人而不仁,如樂何?
人,
一旦失去了「仁」這個基礎,
樂,將會如何呢?
樂,將不再是「樂」,
而變成了一種「娛樂」,
禮門義路,
禮,是入「仁」的門,
義,是行「仁」的路,
樂,是「仁」,「和」的表現,
孔子要說的是,
禮崩樂壞的「重建」,
不只是,在於禮樂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
在於「仁」的覺醒,
人,
找回自己的「仁」,叫做求道,
人,
堅持自己的「仁」,叫做修道,
人,
相信眾生是「仁」,就會辦道,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1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