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第二,為政,第二十章,
季康子問:
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子曰:
臨之以莊,則敬,
孝慈,則忠,
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季康子,
是魯國三家之季孫氏,名,肥,
康,是別號,也是諡號,
世稱季康子,
魯哀公三年,繼承父位為季孫氏家主,
魯國,到了哀公繼位時,
王權,早已落在三家之手,
而季孫氏,一直是三家中,最強勢的,
到了季康子,成為家主後,
又因善用子貢,冉有,而屢建大功,
升為魯國正卿,封為魯國相,更為專權,
哀公十一年,齊國伐魯,
季康子,用冉有,善戰有功,
在冉有勸說下,
迎請孔子,從衛國,回到魯國,
季康子,為什麼要把孔子接回魯國呢?
第一,他發現,
孔子的學生眾多,而且,人才濟濟,
第二,他認為,
這樣的人物,這樣的實力,
若為衛國所用,將於魯國不利,
但是,請孔子回國,
對季康子而言,實在是一大威脅,
所以本章,
其實是,一個語帶要脅的政治對話,
季康子,手握權柄,
又是迎接孔子回國的操手,
他要的是,一個聽話的孔子,
所以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季康子,說話犀利,
一句話,問三件事,敬,忠,勸,
如之何?
是,要怎麼做?
敬,是使人民能尊敬我,
忠,是使人民能效忠我,
勸,是使人民善良不作亂,
使人民,三個字,
虛的是,問人民,實的是,問孔子,
您回來了,現在,
我該怎麼做,才能讓你敬忠以勸呢?
我們看孔子的回答,
臨之以莊,則敬,
臨,是面臨,君臨,上臨下時,
莊,是莊重,莊嚴,
居上,臨下時,
如果能莊重自己,莊嚴自己,則民敬,
孝慈,則忠,
在上位者,
視民之父母,如自己的父母,而孝,
視民之子女,如自己的子女,而慈,
能夠如此,則百姓,豈有不忠之理?
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舉,舉用,提拔,
善,事之能者,專家,專業有成者,
勸,是使民向善,和睦不亂,
舉善教不能,則勸,
比上一章,舉直錯諸枉,更上一層樓,
為政者,
如果想要建立善良的風俗,
敦厚樸實的民風,
那麼,舉善,用才,
善用「專家」是很重要的,
千萬不可,「外行指導內行」,
妙哉,孔子之答言,
也是一語雙關,而且,
言言中的,言言中肯,不慍不火,
既是為政之要,也答弦外之音,
妙哉,論語,妙哉,孔子,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10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