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第二,為政,第二十三章,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
子曰:
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
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子張,
姓,顓孫,名,師,字,子張,
小孔子48歲,跟子游,子夏一樣,
才十幾歲,就跟隨孔子周游列國,
博學好問,好交友,
言行,常不拘小節,而有過之,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
十世,
一世,是三十年,十世,是三百年,
但因後文,孔子的回答,是以三代為例,
所以,也有人解文說,
世者,世代也,易姓換主,朝代也,
十世,可知也?
十世,可以預知否?
子張問老師:
三百年後的事,可以預先知道嗎?
或是,老師,
可以說說看,三百年後會怎樣嗎?
本章的用字,又一次讓我們看到了,
年青的子張,
那個,常常不按牌理出牌的個性,
孔子的學生,
子夏,個性比較保守,
子張,則比較跳脫,比較奔放,
就像為政,永遠要面對的兩件需求,
那就是,「傳統」與「創新」,
有句台灣話說:
「新例沒設,舊例沒滅」,
意思是說,
在「新制度」還沒有創建好之前,
一切行事,
還是要依照「舊制度」來實行,
子曰:
孔子,當然知道,子張想跳脫的個性,
所以,孔子以夏,商,周,三代為例,
回答子張說:
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
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殷,是商朝,
因,是根據,
損,是刪減,
益,是增加,
夏,是夏朝,
周,是周朝,
以前,「商朝」的禮樂制度,
是根據前代「夏朝」的禮樂制度,
以適合於「商」時代的需要,
或刪減,或增加,而制定的,
而現在,我們「周朝」的禮樂制度,
也是參考前代「商朝」的禮樂制度,
並考量「周」現代的需求,
或刪減,或增加,而制定的,
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所以,子張啊,
將來,繼「周朝」之後的,
不論,十世還是百世,十代還是百代,
三百年,還是,三千年,
這「道統」的傳承,是永續不滅的,
而禮樂制度,
只是隨著時代的需求,或增或減罷了!
為政篇,快讀完了,我們了解,
孔子主張:
禮樂制度的「創新」,不能憑空想像,
所以,「為政」一再強調:
為政是,「溫故,而知新」,
為政是,「周,而不比」,
為政是,「學思並行」,
為政是,「攻乎異端斯害也矣」,
為政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為政是,「多聞闕疑」,是「多見闕殆」,
本章幾乎是為政的總結,
萬變,不離其宗,
為政,如果失去了「道」,
就失去了它的「正統」性,
所以,孔子,藉機提升子張的視野,
為政,最怕失去了「道統」
為政,如果,連「根」都沒有了,
那就不是「創新」,而是「變種」了,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1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