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離婁章句,下篇,
第三十二章,
儲子曰:
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異於人乎?
孟子曰:
何以異於人哉?堯舜與人同耳。
儲子曰:
齊國,
有個人,叫做,儲子,
有一天,
好奇的,問孟子,說:
王使人瞷夫子,果有以異於人乎?
齊宣王,
特別的,派人,暗中,觀察夫子,
是不是,
您跟一般人,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嗎?
孟子曰:
孟子,回答,說:
何以異於人哉?堯舜與人同耳。
我,
跟,一般人,
哪裡,
會有,什麼不同的呢?
就算是,
堯,舜,那樣的,聖賢,
難道,
跟我們,又有什麼,不一樣嗎?
本章,
孟子,的意思,是,
我們,看人,
怎麼,
可以,只看,他的外表呢?
齊宣王,
想要,
透過,別人的報告,來瞭解我,
這樣,
又能夠,了解什麼呢?
別人,
真的,就了解我了嗎?
然後,
你問我,跟別人,有什麼不同嗎?
難道,
你問的,是長相嗎?
我,
實在的,告訴你吧,
你,
想一想啊!
人,
跟,堯,舜,有什麼不同呢?
堯,舜,禹,湯,文,武,周公,
他們,的偉大,
是,
他們的,外表,還是,存心呢?
一個,君王,
是派人,
觀察,我的生活,比較重要呢?
還是,
接受,我的,建言,
以仁,存心,
廣行,德政,
親親,愛民,這個,更為重要呢?
本章,
幾乎是,
離婁篇,的結論之章了,
藉著,
齊人,儲子,之問,
孟子,
再次,強調的是,
人,
跟,堯,舜,沒有不同,
以其存心也,
唯一,
不同的,就是,
我們,
存的是,聖賢的心,還是,凡夫的心,
雖然,
人人,皆可以,為堯舜,
但是,
志為聖賢,為聖賢,
願為凡夫,成凡夫,
我們,
以健康,為例,
身材,
是,我們,練出來的,
病體,
也是,我們,養出來的。
瞯:
是窺視,暗中觀察。
但是,
與其,看人修行,
不如,
我們,自己,好好修行。
想一想,
我們,
求道,以來,
修道,
辦道,也有,一段時間了,
我們,
聽了,很多,看的,也很多,
但是,
重點,還是,
我們,自己,有道了嗎?
道,
有在,我們的身上,作用嗎?
二六時中,
道,
在我們的生活裡,
道,
在我們身上的時間,有多長呢?
我們,
真正,該在乎的,
是,
自己,有道,
還是,
別人,有沒有道呢?
我們,
老是,看著別人,成聖,成賢,
那麼,
我們,自己呢?,
我們,
什麼時候,才要,成聖成賢呢?
到底,
看人,
做佛,比較重要,
還是,
我們,
自己,努力做佛,比較重要呢?
入道,
時間,越久,
我們
看得,多了,聽的,也多了,
那麼,
道,
在我們的身上,
有沒有
越來越多,越來,越精純呢?
有沒有,
越來,越光亮,越來,越圓明呢?
為什麼,
有人,
反而,越修,越無明呢?
為什麼,
有人,
越走,越不自在。
越辦,
反而,離道,越來,越遠呢?
是不是,
我們,
把心,都用到外面去了呢?
求道,
不就是,
讓我們,把道,找回來嗎?
修道,
不就是,
讓道,在我們的身上,作用嗎?
辦道,
不就是,
為了,讓我們,人人身上有道嗎?
我們,
修道,辦道,
怎麼會,
辦到,讓自己,離開了道場呢?
有人說:
我們的,心,還在。
我們,
一直,沒有離開啊,
但是,
這句話,是真的嗎?
為什麼,
我們,
好久,都沒有,看到曾經的你呢?
問一下,
此時此刻,
現在的你,到底,在哪裡呢?
不在,法會裡,
不在,道場裡,不在,佛堂裡,
請問,
到底,你,在哪裡?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8-05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