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第三,八佾,第十六章,
子曰:
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古代射箭的「靶」,稱為「侯」,
有布做的,也有皮做的,
或是,
在布的中心,貼一個圓皮,叫做鵠,
鵠,就是目標,標的也,
孔子說:
射,是一種「禮」,
但是,現在「射禮」不見了!
以「鄉射禮」為例,
揖讓而升,有三次射箭的機會,
第一箭,讓射,
是觀察射箭者的「身」,
儀態,表情,
每一細節,是否「中規中矩」,
也就是,射箭者的「禮儀」,
第二箭,是主皮,
是觀察射箭者是否「中的」,
射禮,
主張「中的」即可,
不主張「貫穿鵠皮」,
中的,也只是用來,觀察:
射箭者的「心」及「藝」,專精否?
第三箭,是樂射,
射箭者的境界,更高了,
射,要和於樂,以觀其「品性」,
第三箭,是觀性,
是總合,是圓滿,是反璞歸真,
古之道也,
這就是,古「射禮之道」也,
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
觀「射」之於禮,
射,不主皮,
選「士」的重點,在於「人品」,
射,「中的」即可,不主張貫穿鵠皮,
甚至,
中的,也不是重點,「藝」,才是,
就像「品茶」,「品酒」,
品人,也一樣,淺嚐即知,無需牛飲,
為力,不同科,
科,是科目,類別,
科,是科考,科選,
這是指「軍射」選「才」,
兵射,選士,是選「力」,
不但,要求中的,
而且,主張貫穿皮革,越多張越好,
不同科,
射之於「禮」,射之於「軍」,
這是,不同類的,科考舉士,
孔子,說的是,
射禮,
以「禮」,選士的精神,
今,已不見了,
世人,窮兵黷武,
重視的「不是禮,而是力」,
禮崩樂壞,講霸道,不講王道,
射,
是「中的」分數的「比賽」,
射,
比的是,力道的「狠,穩,準」
射,離「道」了,
不是禮,不是藝,不是技,
射,離「道」了,
從「禮」變成「殺人」的比賽了,
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這是孔子,多麼沉痛的呼籲啊!
同修們,
修道,辦道,根本何在?
有多少人,已「掉入陷阱」呢?
千萬不可,
把道場,也淪為,
道名,道利,道權的比賽啊,
感謝天恩師德,謝謝大家,
20160125,
好冷啊!昨天,培聖宮下雪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